李银燕
- 作品数:36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严重创伤时效救治的护理策略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院内急救初始阶段进行时效管理时对护理的要求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3月~2011年12月374例(研究组)和2005年i月~2006年3月26例(对照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情况,对两组的护理策略、救治时间和其它临床资料予以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组374例死亡20例,死亡率为5.35%,对照组26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1.54%(P〈0.05)。研究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人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缩短了救治空间和时间,对护理急诊意识、急诊相应技术和多部门间(比如急诊科与手术室)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李银燕杨秀华姚元章
- 关键词:创伤救治护理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有文献报道,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死亡率高达9.6%。因此,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转运途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及防范能力,采取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能降低患者发生危险的概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社会满意度。本文分析了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几种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 李银燕杨秀华佘东
- 关键词:危重病安全管理院内转运
- 汶川地震转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汶川"5.12"地震(2008年5月12日至5月21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及重庆急救中心收治的196例创伤患者进行调查。对地震伤亡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地震创伤患者以60岁以上最多,占31.63%,职业以农民最多,占54.08%,受伤部位以多部位伤最多,占35.71%,其次为下肢伤,占33.67%,城镇与农村创伤严重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震创伤的救治与多因素有关,应特别重视受伤前5 d和高危人群的救治。
- 蹇华胜吕祖铭李银燕
- 关键词:创伤流行病学
- 对院前无助病人的护理管理被引量:1
- 2005年
- 李银燕
- 关键词:护理急救
- 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对策
-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模式中对护理的要求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了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后近3年来98例创伤患者急救情况,过去1年急救的2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
- 李银燕姚元章
-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护理对策
- 文献传递
- 一种四肢关节按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肢关节按摩装置,包括弧形壳体,弧形壳体的内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振动砝码;弧形壳体的一侧设有半圆凸起,半圆凸起的一侧设有加热层,加热层的一侧设有连接有橡胶层;弧形壳体...
- 王芳李银燕张敏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的进展被引量:15
- 2013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造成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死亡患者中,约50%在发病后1h内死于院外,多由于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颤)]所致。STEMI发病12h内、持续ST段抬高或新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者,早期药物或机械性再灌注治疗获益明确fll。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勤务系统(EMSS)的一个子系统,
- 李银燕佘东杨秀华
-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急救医疗服务护理
- 四川地震灾害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刨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5.12"地震以来我院和重庆急救中心所收治的196例地震创伤患者进行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损伤部位分布、地理分布及创伤严重度调查。对本...
- 蹇华胜李银燕吕祖铭
- 关键词:创伤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控制破伤风患者痉挛的疗效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成人破伤风患者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1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22例成人破伤风患者,采用经中心静脉通路持续微量泵入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复合镇静、镇痛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痉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张口大小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使用药物时间平均(13.5±3.2)d;Ramsay镇静评分平均(3.2±1.3)分;用药前后比较,痉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张口逐渐增大(P<0.05);用药后血压下降,心率明显减慢(P<0.05);呼吸及中心静脉压(CVP)在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2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监护下,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为破伤风患者痉挛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能达到理想的镇静、镇痛及控制痉挛效果。
- 丁茂乾姚元章屈纪富李银燕陈智李勇
- 关键词:破伤风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痉挛
- 严重创伤患者院前转运途中护理体会
- 李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