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课堂教学中“转氨基作用实验”的改进被引量:1
- 2015年
- 转氨基作用实验是高校生物学专业生化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转氨基实验常采用苯酚作为层析剂,由于苯酚的毒性和腐蚀性,限制了该实验在教学中的开展。笔者整合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转"氨基作用实验"的改进方法,总结出了安全、实用的转氨基作用实验方法,包括对该实验材料、试剂和步骤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方法中实验材料易于取材、并采用了对人体无毒性和腐蚀性的层析剂,层析与显色可同时进行,从而缩短了实验时间。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已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运用,学生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 李莲杜林于冰筠杨金娥
- 关键词:氨基酸实验教学
- 生物化学“实事求是的立体化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2023年
-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生物学本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知识点众多;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是众多生物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难题。这里笔者提出了“实事求是的立体化教学理念(FACT)”,以本院生物化学课程建设为例,分析该教学理念的内涵和实践。“立体化”来源于生物手性分子“看似相同、实则各异”的灵感,不仅体现了各个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课程建设,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也强调从多维度构建课程建设体系。笔者将该理念中蕴含的形式(form)、角度(angle)、内容(content)和团队(team)的“立体化”概念全方位地进行介绍,从授课方式、第二课堂、知识点逻辑、课程思政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同行教师进行生物化学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赖德华李莲时光刘峰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理念第二课堂
- 酿酒酵母中线粒体活性对甲酸处理下细胞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已知甲酸可抑制线粒体呼吸链末端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低浓度的甲酸可导致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氧的快速爆发并进一步杀死酵母细胞。因此,对可能影响酿酒酵母细胞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菌龄、低温预处理、还原剂、线粒体ATP酶基因突变等对甲酸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甲酸的抗性与线粒体活性密切相关,通过线粒体突变降低线粒体活性可增强酿酒酵母对甲酸的抗性。
- 杜林李莲
- 关键词:酿酒酵母线粒体活性氧
- 研究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8
- 2015年
- 高校研究型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基地,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随着高校实验室结构、功能、规模日新月异的变化,实验室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管理者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在不断探索与创新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发展的灵魂,注重从研究态度、传帮带的传统、自主发展的环境三方面强化实验室文化建设;完善学生值日、安全检查、废物回收、新生培训、卫生包干区等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利于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学习、培训、安全器材配备、安全责任落实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通过师生共建共管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 于冰筠杨金娥李莲
- 关键词:研究型实验室管理
- 外源荧光蛋白表达和荧光染色检测内质网形态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2023年
- 将带有内质网信号肽的DsRed蛋白表达载体(ER-DsRed)转入HeL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发出红色荧光的DsRed定位于内质网上,从而检测细胞内内质网的定位情况。同时,应用荧光染料ERTracker对HeLa细胞的内质网进行荧光染色,细胞内内质网可呈现红色荧光。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内质网进行形态检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劣,以及在研究中如何应用。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细胞转染、荧光染色及蛋白亚细胞结构定位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 杨金娥徐永铨李莲
- 关键词:荧光染色内质网细胞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 丁硫氨酸硫酸亚胺早期处理抑制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的分化
- 2007年
- 目的研究细胞氧化-还原态对树突状细胞(DC)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细胞氧化-还原态的调控应用特异性谷胱甘肽(GSH)合成抑制剂丁硫氨酸硫酸亚胺(BSO)。自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4的RPMI 1640培养液中诱导分化DC。将单核细胞分为BSO早期(培养第1天)用药组、BSO晚期(培养第5天)用药组和不予BSO处理的对照组。BSO用药剂量为终浓度1mmol/L,换液时补加相应剂量的BSO。培养第5天,分别给予加入脂多糖(LPS)100ng/ml(LPS刺激组)或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20 U/ml(IFN-γ刺激组)或不予刺激(无刺激组)的处理;培养第7天收集各组悬浮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和功能检测,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BSO早期用药组和对照组贴壁细胞。表型分析采用特异性荧光标记单抗及流式细胞仪。功能检测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试验,将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DC(刺激细胞)与异基因非贴壁PBMC(反应细胞)混合(刺激细胞:反应细胞分别为1:25、1:50、1:100)培养5d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培养第7天,镜下观察显示BSO早期用药组贴壁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BSO早期用药组CD86和CD1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CD86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311.3±97.3、552.0±97.9(P=0.01),CD1a分别为52.2±22.2、121.2±4.2(P=0.03);BSO早期用药组及对照组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cpm)在刺激细胞:反应细胞=1:25时分别为1587±1458和9336±1333(P=0.015);加入rhIFN-γ20U/ml刺激后二组CD86MFI分别为495.9±143.9和800.4±27.7(P=0.06),而加入LPS100ng/ml刺激后二组CD86MFI分别为1736.7±375.7和1960.8±494.5(P>0.05)。表明单核细胞分化早期加入BSO对DC的分化和功能有抑制作用,并对IFN-γ诱导DC成熟有抑制作用。BSO晚期用药组DC抗原提呈功能分子的表达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对LPS或rhIFN-γ刺激的
- 冯永红李莲
- 关键词: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