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翠芹

作品数:55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丹参
  • 7篇活性
  • 7篇甘草
  • 6篇抗炎
  • 5篇多糖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抗氧化
  • 5篇基因
  • 5篇纯化
  • 4篇丹参酮
  • 4篇药物
  • 4篇土贝母
  • 4篇抗氧化活性
  • 4篇黄酮
  • 4篇教学
  • 4篇分离纯化
  • 4篇贝母
  • 3篇丹酚酸
  • 3篇丹酚酸B

机构

  • 4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陕西学前师范...
  • 4篇西安鸿生生物...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西北濒危药材...
  • 2篇陕西教育学院
  • 2篇盛实百草药业...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榆林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西安植物园
  • 1篇天津市第二人...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55篇李翠芹
  • 19篇王喆之
  • 7篇贺浪冲
  • 7篇化文平
  • 5篇张琪
  • 4篇刘文超
  • 4篇李发荣
  • 4篇余倩
  • 3篇郑鹏
  • 3篇宋双红
  • 3篇李敏
  • 3篇吴臻
  • 3篇张小勇
  • 2篇董海燕
  • 2篇周艳娟
  • 2篇崔浪军
  • 2篇刘希
  • 2篇何强
  • 2篇杨林
  • 2篇王嫦鹤

传媒

  • 6篇中药材
  • 3篇中学生物教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mGGPPS2对丹参酮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GPPS)是植物二萜类次生代谢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位点。在药用模式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中,GGPPS基因家族成员SmGGPPS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丹参酮有效成分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分别在丹参植株中过表达和RNA干涉SmGGPPS2基因,并对转基因丹参中丹参酮含量和丹参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转基因植物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SmGGPPS2株系中的丹参酮IIA和铁锈醇等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于野生型; RNA干涉SmGGPPS2株系中的丹参酮IIA和铁锈醇等脂溶性成分含量均低于野生型。调节表达SmGGPPS2后,丹参株系中SmHMGR1和SmCPS1等多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都呈现明显的变化。此外,调节表达SmGGPPS2还影响丹参植株抗性。以上结果表明, SmGGPPS2在丹参酮等萜类物质的合成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化文平化文平智媛刘莉王喆之王喆之
关键词:丹参丹参酮基因表达
新时代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呼唤
2007年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人开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之一。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努力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质、特长和优势,使他们各自所具有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为他们进入社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奠定基础。
李翠芹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个性化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理念
土贝母组织培养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土贝母茎段、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方法及其与土贝母皂苷积累的关系。方法:在MS或B5培养基上,试验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植物生长物质及其组合对土贝母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附加2,4-D 2.0 mg.L-1,NAA 0.5 mg.L-1和BA 1.0mg.L-1;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附加2,4-D 0.5 mg.L-1和NAA 2.0 mg.L-1。愈伤组织在MS附加2,4-D 2.0 mg.L-1,NAA 0.5 mg.L-1和BA 1.0 mg.L-1的培养基上积累土贝母皂苷的含量最高;在B5附加2,4-D2.0 mg.L-1,NAA 0.5 mg.L-1和BA 1.0 mg.L-1的培养基上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可形成较为均一、稳定的愈伤组织系。结论:建立了土贝母茎段、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方法,为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土贝母皂苷提供实验依据。
李翠芹王喆之
关键词:土贝母愈伤组织植物生长物质土贝母皂苷
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以商洛紫花丹参为材料,对其转录组序列SRA020132进行Blast分析,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Sm2-ODD1,GenBank登录号为JN935923。Sm2-ODD1基因全长1 365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cDNA全长1 189bp,读码框951bp,编码31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编码蛋白具有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中结合2-酮戊二酸和亚铁离子的"H-T-D"、"H-X"和"R-Y-S"保守基序以及"果冻状"空间结构。表达分析显示,Sm2-ODD1在丹参各个器官都表达,但表达水平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在叶中表达量最低;该基因表达明显受到MeJA、GA3和ABA的诱导,可能参与了丹参萜类代谢下游途径。
刘文超王东浩王喆之李翠芹
关键词:丹参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
从贯叶连翘中提取金丝桃素的工艺探讨被引量:12
2001年
对从贯叶连翘中提取金丝桃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金丝桃素提取较佳工艺为 :45℃的水浸泡 2 h后 ,加入 0 .5 % Na OH,用 75 %甲醇在 0 .0 5 Mpa下 78℃提取5次 ,每次 1 .5 h,溶媒量为 5倍 ,浓缩温度与干燥温度为
李翠芹王喆之
关键词:贯叶连翘金丝桃素药材
土贝母、贯叶连翘组织培养及其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的研究
土贝母是葫芦科土贝母属植物,其有效成分土贝母皂甙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贯叶连翘是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其有效成分金丝桃素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分别以土贝母、贯叶连翘为材料,系统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和有效成分分离提取技术,...
李翠芹
关键词:土贝母贯叶连翘植株再生快速繁殖土贝母皂甙金丝桃素
文献传递
一种中分子量段黄芪多糖、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分子量段黄芪多糖、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分子量段黄芪多糖由黄芪粗多糖水解获得,该中分子量段黄芪多糖的分子量范围在10<Sup>3</Sup>‑10<Sup>4</Sup>...
李发荣孙丹丹李翠芹曹娇鱼光强高婧茹郑鹏吴臻崔浪军王喆之
文献传递
鹰嘴豆芽素A和大豆苷元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并比较红车轴草2种主要异黄酮成分鹰嘴豆芽素A和大豆苷元对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测定矿化结节的方法和ELISA法考察鹰嘴豆芽素A和大豆苷元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矿化以及骨钙素分泌的影响。结果:各浓度鹰嘴豆芽素A和大豆苷元均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最佳浓度均为1×10^(-7)mol/L;鹰嘴豆芽素A(1×10^(-7)mol/L)处理细胞9、12 d,形成矿化结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豆苷元(1×10~/(-7)mol/L)处理细胞6、9、12d,形成矿化结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鹰嘴豆芽素A(1×10^(-7)mol/L)在第6天可显著促进骨钙素的分泌,大豆苷元(1×10^(-7)mol/L)在第3、6、9、12天均可以显著性促进骨钙素的分泌。结论:鹰嘴豆芽素A和大豆苷元均具有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且大豆苷元促进成骨分化成熟的活性高于鹰嘴豆芽素A,具有开发为抗骨质疏松新药的潜力。
余倩宋双红李翠芹
关键词:鹰嘴豆芽素A大豆苷元成骨样细胞增殖分化矿化
松萝酸钠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迁移及分泌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松萝酸钠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其促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细胞划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松萝酸钠(0.34,0.68,1.37,2.74μmol.L-1),观察不同作用时间(4,8,24 h)后,药物对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其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规律。结果松萝酸钠对成纤维细胞迁移有促进作用;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TGF-β1和EGF,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松萝酸钠可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TGF-β1和EGF,加速细胞迁移。
靳菊情贺浪冲董亚琳李翠芹
关键词:细胞迁移转化生长因子-Β1表皮生长因子创伤愈合
不同产地丹参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
用75%甲醇提取丹酚酸B,用水提取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用甲醇提取丹参的酯溶性有效成分,以-RP-HPLC法测得的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全国几个著名的丹参药材基地种植的丹参中的5...
李翠芹徐维玲沈志刚王喆之
关键词:丹参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隐丹参酮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