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明

作品数:92 被引量:918H指数:2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9篇水稻
  • 21篇基因
  • 20篇选育
  • 19篇杂交
  • 19篇不育
  • 18篇不育系
  • 16篇性状
  • 12篇育种
  • 10篇杂交水稻
  • 9篇雄性不育
  • 9篇雄性不育系
  • 9篇数量性状
  • 8篇籼稻
  • 7篇优质杂交
  • 7篇细胞质
  • 7篇细胞质雄性不...
  • 7篇细胞质雄性不...
  • 7篇花药
  • 7篇花药培养
  • 7篇基因定位

机构

  • 83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福建农业大学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省种子总...
  • 1篇中国科学院发...

作者

  • 92篇李维明
  • 46篇吴为人
  • 41篇林荔辉
  • 38篇祁建民
  • 35篇潘润森
  • 29篇周元昌
  • 22篇陈启锋
  • 21篇毛大梅
  • 13篇江树业
  • 13篇唐定中
  • 12篇陈志伟
  • 11篇吴建梅
  • 11篇陈志伟
  • 11篇季彪俊
  • 10篇官华忠
  • 9篇林培青
  • 8篇张轼
  • 7篇段远霖
  • 7篇郑云雨
  • 6篇林光霖

传媒

  • 27篇福建农业大学...
  • 5篇作物学报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福建农业科技
  • 4篇杂交水稻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遗传
  • 3篇高技术通讯
  • 2篇Journa...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中国麻作
  • 2篇福建省农科院...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农业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福建农业

年份

  • 1篇2006
  • 7篇2004
  • 15篇2003
  • 3篇2002
  • 14篇2001
  • 11篇2000
  • 10篇1999
  • 6篇1998
  • 8篇1997
  • 6篇1996
  • 4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9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熟优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78A的选育
李维明曾汉章
T78A由地谷B、龙特浦B和珍汕97B复交后代选育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它具有:不育性稳定、不育度99.99%,品质优,配合力好,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性。用它配制的杂种表现高产优质。已用它配组...
关键词:
关键词:三系配套原始材料(育种)选择育种T78A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9的选育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法育成的优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T78A,整精米率高、垩白少、直链淀粉含量中等。用 T78A与早恢 89配制成优质杂交早稻 T优 7889,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颁 3级优质米标准。为更好地推广该组合 ,进行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并设计了施纯氮总量、插植规格两种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 ,穗数是 T优 7889最重要的产量性状 ;不同施纯氮量 (112 .5~ 2 0 2 .5 kg· hm- 2 )对 T优 7889产量影响不显著 ;不同插植规格对 T优 7889产量有显著效应 ,插植规格以 17.5 cm× 17.5 cm或 13.2 cm× 2 3 cm为宜。据此提出了 T优
黄华康李维明
关键词:杂交早稻T优7889选育高产栽培
优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80A的选育
李维明祁建民
T80A由地谷B、珍汕97B和龙特浦B复交后代选系与珍汕97A多代回交转育而成,具有(1)不育性稳定:花粉不育率大于99.7%。(2)品质优:在12项测定项目中有8项达部分布优质米1或2级标准。已配制出优质杂交稻组合T优...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三系配套原始材料(育种)选择育种
黄麻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21
1996年
估算了我国和东南亚等地区100份黄麻品种11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以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作系统聚类分析;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向量作二维排序分类,结果表明: 1.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生产力因子(80.3%)、纤维强力因子(8.2%)、纤维支数因子(6.2%),其累计贡献率达94.74%。根据品种主成分表现,评选出681、梅峰4号、7110等8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2.在D^2=3.75水平上,100份品种系统聚类可分为2个大类群和5个相互距离较远的单一品种自成体系的类,结果与自然类型分组相近。 3.二维排序分类与系统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 本文还对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二维排序分析进行了讨论和比较,认为在种质资源分类时,应包括较多的性状和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才能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
祁建民李维明林荔辉郑云雨林儒明卢浩然
关键词:黄麻种质资源主成分
籼稻低温敏核不育突变体5460s_2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1997年
籼稻低温敏核不育突变体5460s2的发现与初步研究ApreliminarystudyonanewlydiscoveredTGMSindicaline(5460s2)inrice周元昌潘润森林荔辉李维明(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福州350002)关键词籼...
周元昌潘润森林荔辉李维明
关键词:籼稻突变体
籼稻花药培养出愈率、分化率和绿苗率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3
1997年
通过对5个籼稻品种(系)配成的5×5双列杂交后代的花药培养出愈率、分化率和绿苗率的分析表明:(1)出愈率、分化率和绿苗率是可遗传的特性,它们的遗传存在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出愈率和绿苗率还具有明显的胞质效应;(2)一个具有较高出愈率的亲本或组合,其分化率和绿苗率并不一定高,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和分化过程可能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3)在花培育种中,建议建立花培育种亲本圃,结合常规育种技术指导亲本选配.
江树业陈启锋蓝进莲李维明祁建民潘润森季彪俊
关键词:籼稻花药培养配合力出愈率分化率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55A的选育被引量:17
2003年
龙特浦A配合力好,异交率、制种产量高,但育性不稳定.选用具有互补性状的地谷B、珍汕97B与其复合杂交,后代根据育种目标选株,与珍汕97A进行多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且基本保留龙特浦A优良特性的新不育系T55A,并已配制出T优5537、T优5570等强优势组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潘润森陈志伟林荔辉毛大梅吴建梅官华忠周元昌李维明
关键词: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水稻选育
基于性状-标记回归的QTL区间测验方法被引量:17
2001年
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性状-标记回归的QTL区间测验方法,分别称为TMRIT-I和TMRIT-II。前者采用似然比统计量进行显著性测验,与基于最小二乘的简化复合区间定位法(sCIM)等价,但计算上明显简单快捷;后者则采用一种“伪似然比” 统计量进行显著性测验,不仅进一步简化计算,而且明显提高统计功效。二者皆可通过排列测验估计显著阈值。给出了一个模拟例子。
吴为人李维明
关键词:QTL
高产稳产抗病水稻新组合T优5537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针对龙特甫A具有配合力好、异交率高、制种产量高 ,但育性不稳定的特性 ,选用具有互补性状的地谷B、珍汕 97B与龙特甫B进行复合杂交 ,后代根据育种目标选株与珍汕 97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且基本保留龙特甫A优良特性的新不育系T5 5A。用其与抗稻瘟病性强的恢复系蜀恢 5 37配制成的杂交稻新组合T优 5 5 37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性强等特性 ,于 2 0 0 2年 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潘润森陈志伟林荔辉毛大梅官华忠吴建梅周元昌李维明
关键词:水稻选育杂交水稻
水稻AFLP标记的多态性、分布及分离的研究被引量:17
1998年
采用5个PstⅠ/MseⅠ引物组合对来自2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的重组自交系(RI,F7代,131个系)群体进行了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并对AFLP的多态性程度、AFLP标记的染色体分布及分离比例进行了研究.在AFLP分析中,共检测到98个多态性带,其中78个定位到连锁图中,并分布在所有的12条染色体上,表明AFLP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可与RFLP标记结合应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唐定中李维明吴为人卢浩然
关键词:水稻AFLP标记多态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