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涛

作品数:54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地震
  • 6篇抗震
  • 4篇离散单元法
  • 4篇结构性黄土
  • 4篇黄土
  • 3篇单元法
  • 3篇地震加速度
  • 3篇有限元
  • 3篇隧道
  • 3篇强震
  • 3篇强震作用
  • 3篇轿车
  • 3篇结构性土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3篇可靠性
  • 3篇可靠性分析
  • 3篇混凝土
  • 3篇建筑结构
  • 3篇各向异性

机构

  • 34篇同济大学
  • 19篇西北工业大学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中铁隧道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北京展讯高科...
  • 1篇上海建工二建...

作者

  • 54篇李涛
  • 12篇张洵安
  • 8篇蒋明镜
  • 5篇吴昊
  • 4篇连业达
  • 3篇秦相军
  • 3篇王茜茜
  • 3篇胡海军
  • 3篇李涛
  • 2篇郑修麟
  • 2篇陈建兵
  • 2篇刘静德
  • 2篇赵聪
  • 2篇吕宝桐
  • 2篇李杰
  • 2篇韩鹏
  • 2篇李晓军
  • 2篇杜豫川
  • 2篇宋保维
  • 1篇徐敦舸

传媒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混凝土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饱和结构性黄土双轴湿陷试验的离散元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分析结构性黄土在复杂应力路径(非侧限压缩路径)下浸水和加荷的次序对黄土湿陷变形的影响以及探讨黄土在双轴剪切和浸水时粒间胶结破坏行为,本文应用分层欠压法制备出非饱和结构性黄土离散元试样,进行了单线法(不同增湿路径:一次增湿、逐步增湿)和双线法双轴数值湿陷试验。结果表明:单线法在某偏应力水平下浸水所得轴向湿陷应变大于双线法;当增湿偏应力大于增湿后试样的强度时会产生湿陷破坏。逐步增湿引起的体积变形小于一次增湿试验;逐步增湿比一次增湿胶结破坏点数量少。
蒋明镜胡海军李涛
关键词:结构性黄土湿陷性
山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斜(竖)井设计经验与总结
2020年
为解决山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斜(竖)井设计中方案比选多、工作繁琐及技术要求高的难题,本文结合设计实践经验,总结和研究特长隧道斜(竖)井及风机房设计流程,斜井、竖井以及地上、地下风机房的方案选择和特长隧道斜(竖)井及地下风机房设计要点等关键技术。
王安民李涛胡晶郑勇王少飞
关键词:特长隧道斜井竖井
罕遇地震作用下巨子型有控结构二阶效应影响分析
2011年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巨子型有控结构(MSCSS)的有限元模型,在考虑二阶效应的情况下,对MSCSS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不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地震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了二阶效应对塑性铰的生成、结构侧移以及杆件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不同地震波激励时,考虑二阶效应的作用会使塑性铰数量分布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第二子结构层间侧移受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随楼层增加而增加,最大增幅达到6.4%,同时,巨型柱的弯矩和第二子结构梁弯矩均受到二阶效应不利影响,其最大增幅分别为7.2%和7.4%。因此在对MSCSS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响应情况分析时,必须考虑二阶效应对结果的影响。
吴昊张洵安李涛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二阶效应弹塑性时程分析
轿车纵梁正面碰撞变形特性研究
该文对纵梁正面碰撞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作者赴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进修参加试验工作所搜集的资料,自编有限元程序研究了纵梁缺陷对临界力的影响,提出了广义杆单元简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自编简化计算程序模拟了纵梁波纹折叠的变...
李涛
关键词:纵梁
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隧道施工现场采集的结构、地质、施工信息碎片化严重,缺乏统一组织手段,分析利用难度大,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水平有待提高。为支撑隧道工程施工信息化,对施工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开发数据标准化工具,以支撑施工期异构数据统一组织应用。针对BIM技术在设计与施工中难以落地、工程数据难以集成的问题,研究多尺度BIM模型建立方法,并以里程为索引,集成地质、进度、设计方案等信息,实现施工数据统一管理与可视化。基于动态更新的施工现场数据与轻量化BIM模型,建立以集成信息模型为核心,桌面端、网页端与移动端应用综合服务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全面施工决策信息,动态评估施工风险,保障工程效率与安全。经云南老营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实践验证,本系统基本满足信息化管理需求,对隧道工程信息化管理及BIM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朱德庆李涛姚剑段云生段春鹏
关键词:山岭隧道
轿车耐撞性分析以及碰撞过程中的人体多柔体动力学建模
近年来.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在我国发展很快。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国家已经出台 安全非强制性法规。并将在2002年7月份开始执行。为此,关于轿车耐撞性分析的研究成 为被动安全性研究的热点,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由于国内一些...
李涛
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中附加柱的连接方式
2012年
附加柱是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Mega-sub Controlled Structural System,即MSCSS)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附加柱的连接方式对MSCSS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及切球选点方法,通过对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在结构参数及地震激励均为随机变量情况下进行附加柱应力响应计算,得到附加柱应力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曲面,对不同附加柱与巨型梁连接方式下的附加柱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释放附加柱的水平约束,可以有效地降低附加柱应力响应的均值及标准差,整体提高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而附加柱应力概率密度的不均匀性表明,即使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受到平稳随机地震作用激励,其附加柱应力响应也将表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
李涛张洵安
关键词:连接方式
单盘转子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以偏置单盘转子为研究对象,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含有加速度项的瞬态运动方程,并且以Newmark-β积分法求解,编程模拟出系统的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该方法考虑了加速度、阻尼对瞬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盘转子系统在运转时突加不平衡后会引起较大的幅值震荡,最终趋于稳定;突加不平衡引起震荡的幅值和最终稳定值都随突加不平衡量的增大而增大,近似成正比例关系。
李涛任兴民岳聪夏冶宝王元生邓旺群
关键词:瞬态响应
非平稳随机地震动作用下MSCSS动力可靠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正交展开方法模拟的地震动随机过程作为动力激励,基于极值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对一种新型复杂建筑结构——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进行了基于随机地震过程作用下的动力可靠性分析,求得MSCSS在单一失效准则及复杂失效准则下的可靠度。结果表明非平稳地震作用下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可靠度高于巨型框架的动力可靠度,在多遇地震情况下比传统的巨型框架结构更为安全。
李涛张洵安
关键词:动力可靠性
基于微观力学机制的各向异性结构性砂土的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在岩土破损力学基础上,基于微观破损机制,提出了考虑各向异性的结构性砂土本构理论。采用Lade-Duncan强度准则考虑中主应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采用考虑颗粒排列组构的各向异性状态变量A反映各向异性对土体强度和变形的影响;通过相似扩大重塑土的屈服面反映结构性对土性的影响;通过引入非相关联流动法则考虑各向异性和结构性对土体塑性变形的影响。同时,将基于微观力学机制的损伤演化规律引入结构性土的硬化规律;该硬化规律同时考虑了塑性体积应变和剪切应变对各向异性结构性土强度的影响。然后将该模型用于模拟室内三轴压缩试验,初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蒋明镜周卫刘静德李涛
关键词:各向异性结构性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