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泽林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急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 1篇药物洗脱
  • 1篇药物洗脱支架
  • 1篇脂联素
  • 1篇室性
  • 1篇室性心律
  • 1篇室性心律失常
  • 1篇皮素

机构

  • 5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5篇李泽林
  • 3篇李庆军
  • 2篇孙华保
  • 2篇卓名
  • 2篇宁丹霞
  • 2篇梁国钦
  • 2篇王广兴
  • 1篇陈清
  • 1篇陈杰
  • 1篇刘年安
  • 1篇黄云平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简称重肺炎组,下又设心肌酶正常亚组23例和心肌酶升高亚组12例)、56例一般肺炎患者(简称肺炎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称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A ST、CK、CK-M B、LDH、-αHBDH)测定。结果:除发热外,重肺炎组外周血白细胞较肺炎组显著升高,血氧饱和度较肺炎组显著降低,心电图异常、心衰、休克及多器官衰竭发生率较肺炎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重肺炎组与肺炎组、对照组相比,血清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而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心肌酶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酶升高亚组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异常和心衰的发生率较心肌酶正常亚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休克、多器官衰竭和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肺炎组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4.3%(33/35);肺炎组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重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提示病情严重,可能有心肌损害,应及早治疗,保护心肌。
宁丹霞莫振兆李泽林黄云平李庆军
关键词:肺炎重症心肌酶
脂联素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脂联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把312例冠脉造影结果分成冠心病组(CAD)和正常对照组,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按照不同病变支数分成不同病变组,分析各组与血清中脂联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较正常人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越严重血清中脂联素水平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较正常患者低,且与冠脉病变程度负相关,血清中脂联素可作为衡量冠心病冠脉病变发展程度指标。
李庆军孙华保李泽林梁国钦王广兴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脂联素
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后再狭窄率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6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支架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分别接受TaxusTM支架和Express2普通金属裸支架治疗。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随访(10.7±2.3)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靶血管失败(TVF)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心脏事件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示药物支架组靶血管支架内及节段内MLD分别为(2.19±0.32)mm和(2.07±0.30)mm,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86±0.35)mm和(1.79±0.32)mm;支架内及节段内直径狭窄分别为(11.69±9.03)%和(18.59±9.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4±8.87)%和(35.09±9.01)%;再狭窄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9%。随访期药物支架组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靶血管失败发生率分别为13.3%和9.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和21.3%;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可以减少PC 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并改善预后,且较安全。
孙华保陈杰李泽林刘年安李庆军梁国钦王广兴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校正后 QT间期离散度 (QTcd)的关系。方法 :对 9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和 40例正常人行 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检查 ,测定其 QTcd并行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其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组 QTcd较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大 (P<0 .0 1) ,而缺血性脑卒中组 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高 (P<0 .0 1) ;脑卒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比较 QTcd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脑卒中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其发生机理可能与
李泽林宁丹霞卓名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QT间期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规律。方法 选择 3 5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 ,根据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 ;依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 ,每位患者分别于起病 1天、7天、14天第 2 1天进行血浆内皮素浓度的测定。并设 3 0例同期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ET明显升高 ,2 1天时血浆ET水平仍显著升高 (P <0 .0 1) ;中、大梗死组的ET明显高于轻型者 (P <0 .0 1)。结论 ET含量的升高是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监测ET能帮助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和评估预后 。
卓名李泽林陈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浆内皮素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