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春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大豆
  • 5篇性状
  • 4篇重组自交系
  • 4篇重组自交系群...
  • 4篇自交
  • 4篇自交系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主要农艺性状
  • 2篇自然选择
  • 2篇线虫
  • 2篇线虫抗性
  • 2篇抗性
  • 2篇胞囊
  • 2篇RIL群体
  • 1篇质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
  • 1篇主要数量性状
  • 1篇线虫感染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李永春
  • 5篇盖钧镒
  • 5篇邢邯
  • 3篇徐冉
  • 2篇洪雪娟
  • 2篇丁卉
  • 2篇侯金锋
  • 1篇喻德跃
  • 1篇黄婧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009年
以Pek ing×7605组合分别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抗病性鉴定和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的基础上,对抗病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J(RN)P7群体家系抗病性与除粒色外其余质量性状无明显相关关系;与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等数量性状有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与不育荚数和生育期则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JN(RN)P7群体家系的抗病性与4个质量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所有考察的数量性状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效应使得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地点衍生的群体其抗病性与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有明显的差异。
李永春邢邯徐冉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抗病性农艺性状
大豆异地衍生RIL群体部分质量性状的自然选择效应被引量:1
2008年
粒形、粒色、种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是代表大豆进化程度的指标。以Peking×7605、RN-9×7605两个组合分别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通过比较同一杂交组合在两地衍生群体部分质量性状的表型差异,鉴别大豆部分质量性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选择效应。结果表明:Peking×7605组合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两个群体4个质量性状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且除茸毛色外其他3个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4个质量性状均发生了明显的自然选择。RN-9×7605组合在两地衍生的群体除粒形表现差异极显著外,其余3个性状则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只有粒形发生了明显的自然选择。并利用Shannon-weaver信息指数和Simpson指数对两个群体4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低因杂交组合和考察性状而异。
李永春邢邯徐冉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质量性状自然选择重组自交系群体
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自然选择效应
选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基因型是获得超高产基本条件,提高品种对整个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应加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研究。因此研究大豆主要性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选择效应,对这些性状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同...
李永春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线虫感染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大豆异地衍生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以Peking×7605组合分别在山东济南和江苏南京衍生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JN(RN)P7和NJ(RN)P7,利用145个在亲本之间表现多态的SSR引物和1个形态学标记BSC(黑色种皮性状)及JoinMap4.0软件构建了2张分别含27个和25个连锁群的大豆遗传图谱,其总长度分别为1574.80cM和1682.50cM,标记间平均距离分别是13.58cM和15.72cM,连锁群长度范围分别为17.30~127.40cM和20.10~137.50cM。所构建的2张图谱均与"公共图谱"对应性较好。2张图谱间整体上较为一致,但也存在诸多不同点。表明原本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杂交后代,在不同生态环境选择压力下形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间遗传结构存在真实差异。
洪雪娟侯金锋丁卉李永春盖钧镒邢邯
关键词:大豆
大豆异地衍生RIL群体主要数量性状的自然选择效应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明大豆杂交组合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衍生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遗传结构的差异及其成因。【方法】以Peking×7605、RN-9×7605两个组合分别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比较同一杂交组合在两地衍生群体主要数量性状的表型差异,鉴别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选择效应。【结果】Peking×7605组合衍生的两个群体在南京和济南种植,其株高和分枝数均表现出显著差异;RN-9×7605组合衍生的两个RIL群体在南京和济南种植,其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表现均差异显著。【结论】上述性状发生了明显的自然选择效应,经表型方差分解证实性状差异由群体间遗传结构存在的真实差异造成。
李永春喻德跃徐冉盖钧镒邢邯
关键词:大豆数量性状自然选择重组自交系群体
大豆异地衍生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3
2014年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大多为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大豆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以Peking×7605组合分别在济南和南京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JN(RN)P7和NJ(RN)P7为材料,用146对亲本间表现多态性的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进行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对大豆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五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察并进行QTL分析。JN(RN)P7群体两年共检测到控制五个性状的25个QTL,NJ(RN)P7群体中共定位44个相关QTL。在JN(RN)P7群体的标记BSC和标记satt372附近两年重复检测到两个相近的QTL,NJ(RN)P7群体中两年重复检测到位于相同位置或同一置信区间的QTL共有7个。大部分QTL定位于两个RIL群体的相同连锁群上,但位置不同,并且两个群体中能够稳定表达的QTL不同。两群体中共得到了69个QTL,大多数与前人报道相符合;而由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衍生的两个RIL群体的QTL定位结果有所差异。
洪雪娟黄婧丁卉侯金锋李永春盖钧镒邢邯
关键词:大豆重组自交系QT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