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来玉

作品数:148 被引量:1,024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38篇医药卫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三氯乙烯
  • 34篇中毒
  • 28篇药疹
  • 28篇药疹样皮炎
  • 28篇皮炎
  • 26篇三氯乙烯药疹...
  • 21篇毒性
  • 15篇乙烷
  • 15篇氯乙烷
  • 15篇二氯乙烷
  • 14篇微核
  • 13篇细胞
  • 11篇职业性三氯乙...
  • 10篇1,2-二氯...
  • 9篇染色
  • 8篇正己烷
  • 8篇己烷
  • 7篇职业病
  • 7篇突发事故
  • 7篇化学中毒

机构

  • 140篇广东省职业病...
  • 11篇深圳市卫生防...
  • 11篇山西医科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珠海市疾病预...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广东省卫生防...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48篇李来玉
  • 51篇黄建勋
  • 42篇黄汉林
  • 29篇唐小江
  • 28篇梁丽燕
  • 22篇郑巧玲
  • 20篇陈润涛
  • 16篇越飞
  • 15篇陈秉炯
  • 12篇陈嘉斌
  • 11篇黄振烈
  • 10篇李伟均
  • 10篇牛侨
  • 9篇何家禧
  • 8篇陈锐锋
  • 7篇黄先青
  • 7篇张杏坤
  • 7篇赖关朝
  • 7篇夏丽华
  • 6篇宋向荣

传媒

  • 5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6篇职业医学
  • 9篇中华劳动卫生...
  • 7篇中国工业医学...
  • 5篇卫生研究
  • 4篇癌变.畸变....
  • 3篇卫生毒理学杂...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广东卫生防疫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13篇2002
  • 7篇2001
  • 12篇2000
  • 8篇1999
  • 12篇1998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临床皮肤病理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病例的皮肤病理,为探讨TCE引起人类变态反应的免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临床住院病例的皮肤活检标本采用病理常规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4例多形红斑类型的TCE药疹样皮炎住院患者,皮肤表皮、真皮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皮肤表皮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真皮乳头层淋巴细胞浸润,4例均有免疫复合物小体沉着。结论TCE药疹样皮炎皮肤病理符合变态反应所致免疫损伤。
陈建忠梁顺华吴奇峰李来玉李祖国
关键词:皮肤病理变态反应免疫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与HLA-DMA及HLA-DMB的关系
<正>目的根据HLA-DMA及HLA-DMB基因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和正常对照分布情况,探索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易感性基因,为其危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DnaZol提取病例组(61例)及对照组(60 例)淋巴细胞基因组D...
越飞黄汉林黄建勋黄振烈李来玉梁丽燕
关键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
文献传递
1,2-二氯乙烷急性吸入染毒脑组织损伤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为了研究 1 ,2 二氯乙烷 (1 ,2 -DCE)在静式吸入染毒条件下对脑组织的急性损害。采用连续静式吸入染毒大鼠 1 2h后 ,观察不同染毒剂量下受试动物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测定脑组织干湿重及含水量。结果显示 :染毒剂量为 2 .5g m3 时 ,脑组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变化 ,含水量为 80 .41 % ,与对照组 (79.82 % )相比 ,无明显差异 ;5 .0g m3 染毒组在形态学上出现轻微脑水肿 ,脑组织含水量为 82 .1 4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1 0 .0g m3 组脑组织在形态学上水肿明显 ,其含水量 (83 .65 % )与各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结果提示 :1 ,2 -DCE在短期大量吸入的情况下可导致动物出现脑水肿。
牛侨杨利军梁友信李来玉杨涛
关键词:1,2-二氯乙烷脑组织损伤形态学吸入染毒脑水肿
人类白细胞抗原DQ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DQ(HLADQ)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比较112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例和142例健康三氯乙烯接触工人HLADQA1和HLADQB1基因第2外显子氨基酸密码子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病例组DQA1等位基因0201和060101/0602的分布频率[7.6%(17/224)和16.1%(36/224)]显著高于对照组[3.5%(10/284)和7.0%(20/284)],而病例组DQA1等位基因0103和050101/0503/0505的分布频率[5.8%(13/224)和8.9%(20/224)]显著低于对照组[10.9%(31/284)和17.3%(49/284)]。此外,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氨基酸密码子多态性位点见于DQA1的5个密码子(25、41、52、54和69)。病例组与对照组HLA-DQB1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QA1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导致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个体易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李海山戴宇飞黄汉林冯秀丽孙耀峰牛勇程娟张林媛李来玉陈彪郑玉新
关键词:三氯乙烯HLA抗原多态现象职业性皮炎药疹样皮炎
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与常规法的对比被引量:5
1999年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作为检测人群遗传毒性影响的指标,在国内应用较多。在射线接触中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B)法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对于化学因素,CB法能否提高这一指标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则报道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本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血样:取自3例...
郑巧玲李来玉叶华清梁丽燕
关键词:淋巴细胞胞质分裂微核试验常规法
康达饮排铅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1997年
康达饮是一种中药排铅饮料。SD大鼠饮用含醋酸铅饮水后制成铅中毒模型,并根据血铅水平随机分成高、低康达饮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两康达饮组动物每天用高、低剂量的康达饮灌胃,实验期三个月。在不同时间测血铅、尿铅、骨铅、ZPP和Hb等指标。结果显示康达饮可增加大鼠尿铅的排出(P<0.05),降低骨铅贮量(P<0.05)。但血铅水平轻度提高(P=0.29),这可能是因为骨铅释出增加或进入骨内铅减少所致。本实验表明康达饮有一定的排铅效果,可降低机体的铅负荷。
黄建勋梁丽燕陈锐锋李来玉林锡谦杜耀泉
关键词:铅中毒
非吸烟者外周血微核CB法及培养法测定
1993年
为完善外周血微核检测的评价,进行了广州地区60例非吸烟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CB法与常规培养法测定,以期提供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正常范围参考值,选择广州市职工60名,男女各半,年龄19—35岁,无吸烟史,并排除了工业毒物、农药、药物和射线接触史,经内科体检和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确认无异常者。
李来玉郑巧玲叶华清
关键词:微核吸烟者培养法CB肝功能检查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类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0
1999年
目的为研究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脑水肿的类型。方法以1,2二氯乙烷为毒物,浓度为600~88000mg/m3,用动式吸入法对SD大鼠和NIH小鼠染毒研制动物模型;后用1000mg/m3浓度,每天10h,连续染毒三天,复制SD大鼠中毒模型,以病理学的光镜和电镜检查为指标,研究其脑水肿类型。结果SD大鼠用900mg/m3浓度,每天染毒10h,连续5d;或1000mg/m3,每天10h,连续3d或1800mg/m3,每天染毒10h,连续2天都可复制出中毒性脑病动物模型,但模型的成功率约为60%;NIH小鼠1000mg/m3,每天10h,连续3d,模型的成功率仅为20%。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为水肿、出血和坏死,但水肿最明显。在脑水肿中,神经纤维病变较早出现,且较严重,神经元也有一定改变,但远不如神经纤维明显。结论中毒性脑水肿的类型以血管源性为先,混合性为主。
李来玉黄建勋陈润涛梁丽燕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动物实验
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位点突变测定的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03年
陈润涛梁丽燕李来玉
关键词:突变频率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研究
目的:阐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是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新问题及其研究近况方法:采用职业病学、职业流行病学、毒理学和分子流行病的方法,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进行研究结果: 1、自1988年以来,广东先后在三氯乙烯(Trichlor...
黄汉林李来玉陈秉炯黄建勋邝守仁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