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韬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社会保障
  • 3篇统筹
  • 3篇统筹建设
  • 3篇城乡
  • 2篇政府
  • 2篇高校
  • 2篇城乡社会
  • 1篇贷款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息不对称理...
  • 1篇信息披露
  • 1篇政府绩效
  • 1篇政府绩效审计
  • 1篇社会保障体系
  • 1篇社会保障制度
  • 1篇社会协调
  • 1篇社会协调发展
  • 1篇审计
  • 1篇思想教育
  • 1篇特困生

机构

  • 8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李景韬
  • 1篇肖强
  • 1篇郜建民
  • 1篇冯鑫
  • 1篇李爱春
  • 1篇管永红
  • 1篇邵璀菊

传媒

  • 2篇发展
  • 2篇甘肃科技纵横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社科纵横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甘肃高校特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被引量:2
2005年
把握特困生的思想状况,是做好特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本文在对甘肃高校随机抽样的530名特困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性对策。
邵璀菊李爱春李景韬郜建民
关键词:高校特困生思想教育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下的无形资产信息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使用者越来越渴望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但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导致无形资产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后果进一步提出改善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策略性建议。
李景韬冯鑫
关键词:无形资产信息披露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建设刍议被引量:6
2007年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对我国现阶段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国家应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打破二元体制,逐步建立起三维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统一的目标。
李景韬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乡二元制统筹建设
政府在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建设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障具有社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功能;稳定和协调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平衡器”功能;保护劳动力,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器”功能。
李景韬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政府资源合理配置
我国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表现为城乡分割的二元制体制,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文章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应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全体国民能共同分享到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李景韬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乡分割统筹建设
国家助学贷款中贷款学生失信的博弈论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在中国政府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过程中,由于贷款学生和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助学贷款的政府强制性以及国家征信系统的缺失性,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的发放上风险较高。当前,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政策,但助学贷款开展得仍不理想。文章通过对助学贷款中学生失信行为的博弈论分析,力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对构建实现最大社会效益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提出一些可行的设想。
李景韬
关键词:助学贷款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和立法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2007年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据国内外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对我国实施政府绩效审计和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快立法步伐,在总体目标的指引下由点到面逐步开展进行。
李景韬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学工”协同联动机制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和学工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学工”协同联动,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效果,文中通过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学工”协同联动的现状分析,构建二级学院“教学—学工”协同联动模式,并提出了协同联动的机制,为高校“教学—学工”的协同联动提供实践基础。
李景韬肖强管永红
关键词:高校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