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颖
- 作品数:2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徐州柳琴戏现状与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徐州柳琴戏是徐州地区灾民在乞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2006年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笔者认为徐州柳琴戏的传承创新已经关系到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尊重,并上升到了民族文化自尊心与自豪感的高度。
- 李春颖
- 关键词:柳琴戏传承
- 海门山歌剧的“活态化”传承与传播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海门山歌剧在海门山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间小调、五句板、猜调、汉调音乐、佛曲、迎亲调、吟诗调等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海门山歌见诸文献记载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1955年,海门山歌发展成海门山歌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地方剧种。作为海门山歌最重要的传承载体和海门山歌剧唯一的专业团体,海门山歌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获得“天下第一团”的称号。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文化部门顺应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加强了海门山歌及山歌剧的保护工作,为海门山歌剧的传承和发展做了不少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尴尬。
- 李春颖
- 关键词:山歌剧地方剧种新中国成立民间小调
- 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探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古典美学以"味"为中心形成丰富的美学思想,而"味"范畴的研究对我国美学思想发展及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价值。本文通过对"味"范畴内涵进行相应研究,后分析"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影响,从而对当代价值观审视,不断促进"味"范畴理解。
- 李春颖
-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
- 当代古筝演奏技法演变原因探析
- 2014年
- 中国古筝文化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到了20世纪,古筝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发展最为显著的是古筝的演奏技巧。本文先是简要介绍了古筝的发展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古筝演奏技法演变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多元文化的碰撞、演奏"场"及听众的变化、创作人员的多样化。
- 李春颖
- 关键词:古筝演奏技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苏北柳琴戏为例
- 2019年
- 柳琴戏作为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是在苏北鲁南地区流行。虽然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中,已经列入了柳琴戏,但经过不同的发展时期,苏北柳琴戏现在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文章首先对柳琴戏的历史起源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柳琴戏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着重对苏北柳琴戏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苏北柳琴戏的相关建议。
- 李春颖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浅析古筝艺术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1
- 2016年
- 作为我国古老的一种弹拨乐器,古筝历史悠久,远在几千年之前,古筝这种乐器就已经出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其曲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派和风格。近年来,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古筝艺术演奏技法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本文简要探讨了古筝艺术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 李春颖
- 关键词:古筝艺术演奏技法传承
- 经典IP的改编 京剧《新龙门客栈》之海派特色被引量:1
- 2024年
- 2023年,越剧《新龙门客栈》破圈,赢得大批网络粉丝的追捧,其影响程度甚至超过了2019年由上海弘依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京剧院创排的京剧《新龙门客栈》。尽管如此,笔者对京剧版仍怀有深厚情感。在越剧版问世之前,京剧《新龙门客栈》的演出也是十分火爆,在第17届中国戏剧节上一票难求,武汉剧院的1500个座位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多次谢幕返场,主演史依弘加唱《锁麟囊》选段,观众欢呼不已,不愿离去。有意思的是,越剧版更多捕获的是圈外的年轻人,而京剧版虽然没有像越剧版那样社会影响广泛,但在业内和京剧观众中赢得了普遍好评。这一电影大IP的成功改编,为戏曲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有益启示,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不同剧种遵循不同艺术规律的思考。
- 李春颖
- 关键词:上海京剧院中国戏剧节《锁麟囊》《新龙门客栈》梅文化
- 古琴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培养人优良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琴音乐文化的宗旨。它非常重视人品的教育,可使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进一步提升。而现代音乐教育中,却缺失古琴音乐教育,导致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古琴音乐教育的启示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音乐教育中古琴教育的缺失,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古琴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作用,旨在推动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 李春颖
- 关键词:现代音乐古琴音乐教育
- 柳琴戏传承在当代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中的意义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形成于清代中叶,流布于黄淮地域的柳琴戏是一种影响深远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在长期的流布与演变中,柳琴戏凝结了黄淮地域的民族风俗,具有极大的音乐本土化传承价值。研究柳琴戏传承,不仅可以为当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而且可以为当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本土化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 李春颖
- 关键词:柳琴戏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
- 柳子戏与柳琴戏音乐唱腔之比较浅析
- 柳子戏是弦索声腔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苏北境内,是在元、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俗曲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其曲牌丰富、板式多样,清乾隆年间素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盛誉。柳琴戏作为徐州...
- 李春颖
- 关键词:柳子戏柳琴戏音乐唱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