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

作品数:5 被引量:109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储层
  • 2篇砂岩
  • 2篇北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伊利石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致密砂岩
  • 1篇砂岩储层
  • 1篇盆地
  • 1篇自生伊利石
  • 1篇微观孔隙
  • 1篇微观孔隙结构
  • 1篇微观孔隙结构...
  • 1篇结构特征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孔隙结构特征
  • 1篇孔隙类型
  • 1篇发育

机构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广西电力工业...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李敏
  • 4篇孟万斌
  • 2篇冯明石
  • 2篇刘家铎
  • 2篇麦发海
  • 2篇吕正祥
  • 2篇颉永平
  • 1篇杨永剑
  • 1篇李红星
  • 1篇张世华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致密砂岩自生伊利石的成因及其对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川西地区须四段储层为例被引量:72
2011年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四段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砂岩骨架颗粒中岩屑含量高而长石含量极低。自生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高岭石,其中自生伊利石呈碎屑颗粒包膜、充填于次生粒内溶孔中的网状集合体和充填于粒间的非网状集合体3种方式产出。第一种为早期形成的蒙脱石经伊蒙混层转化而来;第二种由埋藏期钾长石的伊利石化作用形成;第三种由钾长石和早期形成的高岭石在深埋期间通过伊利石化作用形成。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具有双重影响。它能降低储层的渗透率,影响储层质量,但颗粒包膜伊利石可以阻止石英次生加大的形成从而保护原生孔隙,埋藏成岩过程中蒙皂石-伊利石的转化反应以及钾长石和高岭石的伊利石化作用能促进钾长石的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因此,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对于砂岩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因而有利于相对优质储层的形成。
孟万斌吕正祥冯明石张世华李敏麦发海
关键词:致密砂岩自生伊利石
不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3
2010年
沉积地球化学是一门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是以沉积物和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段的物理化学条件不同,所形成的岩石有不同的元素组合,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其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所含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迁移、聚集与分布规律来判断、恢复沉积古环境。本文总结了对沉积环境有指示意义的常见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李敏颉永平
关键词:沉积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沉积岩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路乐河组末端扇沉积体系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期气候较干燥,主要沉积棕色、浅灰色陆相碎屑岩。通过岩心观察,对路乐河组岩性、结构构造特征、暴露标志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测井曲线分析认为,本区路乐河组主要为一套发育于干旱—半干旱环境的末端扇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流带、分流带和远端盆地带3个亚相,其中分流带亚相又可划分为分流河道沉积、泛滥平原沉积、越岸沉积和漫流沉积等4个微相。文中分析了各亚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通过分析各亚相砂体的特征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认为分流带亚相是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
孟万斌李敏刘家铎颉永平马立协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
孝泉-新场地区须四段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曲线等分析,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方面对孝泉-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砂岩储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孔隙类型可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蚀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孔和裂缝6种主要孔隙类型;研究区须四段砂岩中可见多种孔隙组合类型,主要有:残余原生粒间孔-溶孔型,晶间孔-溶孔型,其次还有少量的微孔、微裂缝型;孔隙结构可分为4种类型:Ⅰ类粗喉大孔型、Ⅱ类粗喉小孔型、Ⅲ类细喉大孔型以及Ⅳ类细喉小孔型等4种类型,其中Ⅰ类粗喉大孔型、Ⅱ类粗喉小孔型为较好类型储层孔隙结构,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业产能。
麦发海孟万斌李敏吕正祥冯明石
关键词:孔隙类型孔隙结构
柴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物性测试等手段,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的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储层类型主要为孔隙型,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孔隙结构为特小孔细喉。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45%,平均渗透率为59.66×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基础和关键,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浅湖滩坝砂体是有利的储集相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原始孔隙损失的主要因素,但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发育有双重影响,溶蚀作用是对储层发育贡献最大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孟万斌李敏刘家铎杨永剑李红星
关键词:储层特征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