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武

作品数:88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8篇政治法律
  • 12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量表
  • 18篇精神病
  • 17篇评定量表
  • 14篇信效度
  • 14篇司法
  • 11篇信度
  • 11篇司法精神
  • 10篇外伤
  • 10篇脑外伤
  • 8篇信效度分析
  • 8篇精神病学
  • 7篇精神障碍患者
  • 6篇症状
  • 6篇司法精神病
  • 6篇外伤后
  • 6篇颅脑
  • 6篇脑外伤后
  • 5篇毒品
  • 5篇信效度检验
  • 5篇司法精神病学

机构

  • 48篇深圳市康宁医...
  • 21篇深圳市精神卫...
  • 17篇深圳市精神卫...
  • 6篇芜湖市第四人...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山东省安康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精神卫...
  • 1篇河北省精神卫...

作者

  • 88篇李学武
  • 59篇高北陵
  • 47篇吴冬凌
  • 43篇王轶
  • 30篇黄志彪
  • 11篇胡峰
  • 8篇丁树明
  • 8篇邓先华
  • 8篇高欢
  • 5篇梁伟德
  • 4篇刘铁榜
  • 4篇廖春平
  • 4篇李业平
  • 4篇王元彬
  • 4篇操小兰
  • 4篇许玉梅
  • 4篇盛璐
  • 4篇邹银霞
  • 4篇李华
  • 3篇彭江发

传媒

  • 10篇中华行为医学...
  • 5篇临床精神医学...
  • 5篇中国民康医学
  • 4篇中国行为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国法医学杂...
  • 3篇临床心身疾病...
  • 3篇精神医学杂志
  • 3篇第十届全国司...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法医学杂志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天津护理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16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痰抑乳汤与溴隐亭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对照研究(摘要)
本文报道本方与溴隐亭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比较研究: 1 临床资料1.1 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入组标准: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血清泌乳素较应用抗精神病药前明显升高,显著高于正常高值(本研...
薛耀郭金宏董松玉高欢黄志标杨海晨许玉梅刘奋李学武王元彬董玲王文峰刘洪光叶昌斌
文献传递
伤害因素与精神障碍关联关系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2015年
目的检验“伤害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关联关系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全国13家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中用该量表回顾性评估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间已经实施精神损伤因果关系鉴定案件402例,其中42例相隔1个月再次评估;13名评定者对其中5例分别进行该量表的测评;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对52例精神损伤因果关系被鉴定人进行前瞻性测评,以鉴定专家评定的关联关系等级为校标,检验量表的校标效度。结果①量表各条目间隔一个月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746~0.989之间,全量表重测信度为0.970;评分者之间的信度在0.57~1.00间;总体平均信度为0.84(P〈0.01)。②前瞻性和回顾性的伤害因素参与度量表划界分与专家鉴定等级总符合率为90.4%~91.0%(P〉0.05)。结论精神损伤的伤害因素参与度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满足量表评估的基本要求。
李毅唐玉冰李学武王轶吴冬凌高北陵
关键词:因果关系评定量表信度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影响以及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稳定1个月基础上,分别予以高频rTMS刺激(研究组,37例)及假rTMS刺激(对照组,36例),5次/周,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同时进行血清催乳素(PRL)测定,于治疗后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有所降低,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阳性症状评分下降幅度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研究组治疗2周后CG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评分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3)研究组治疗后HAMD减分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4)研究组rTMS刺激后PRL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定疗效,以改善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为主,能轻度降低催乳素的水平,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廖春平李学武万凤
关键词:高频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比较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 64例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米氮平与帕罗西汀组 ,治疗 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副反应。 结果 :治疗 6周后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4%和 78%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治疗 1周及 2周后 ,米氮平组的有效率高于帕罗西汀组。治疗 6周后 ,两组HAMD总分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 1周及 2周后 ,米氮平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紊乱因子分的减分均较帕罗西汀组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米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是头昏、嗜睡等 ,与帕罗西汀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 ,且有改善焦虑及睡眠作用。
彭江发许玉梅朴胜斌李学武
关键词:米氮平帕罗西汀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自伤行为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和特征,比较住院期间有自杀自伤行为和无自杀自伤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预测和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自伤行为的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对197例连续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进行研究,将在住院期间有自杀自伤行为的39例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组)与158例无自杀自伤行为的患者(无自杀自伤行为组)进行比较。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杀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9.80%;2自杀自伤行为组在无职业、经济状况差、社会支持差、入院前2周内有明显应激事件、有物质滥用或依赖、有精神病家族史、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自杀自伤行为时有幻觉或妄想、分裂症偏执型等与无自杀自伤行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差、入院前2周内有明显应激事件、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是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3入院时、住院第2、4周末两组BPRS总评分、HAMD-17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第2周末,两组CG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杀自伤行为检出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状况较差、入院前2周内有明显应激事件、既往有自杀未遂史和HAMD-17高分的患者。
杨孔军肖水源李学武廖春平戴静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住院期间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MPI量表对96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进行测试,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疑病性神经症患者的MMPI分值以Hs、D、Hy最高,明显高于常模(P〈0.05);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者各分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之间比较Hs、D、Hy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焦虑性神经症的发生与个性基础有关,MMPI对评价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个性和临床特征有重要意义。
梁健雄李学武高欢
关键词:焦虑性神经症人格特征
氯氮平合并碳酸锂对脑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研究组49例,以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照组54例,单用氯氮平治疗,两组均于服药治疗4周后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研究组脑电图正常19例(38.8%),临界性11例(22.4%),轻度异常17例(34.7%),中度异常2例(4.1%),对照组脑电图正常32例(59.3%),临界性9例(16.7%),轻度异常12例(22.2%),两组间引起脑电图异常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合并碳酸锂引起的脑电图异常明显重于单用氯氮平时。
梁健雄李学武高欢
关键词:氯氮平碳酸锂脑电图
辨认和控制能力精神医学评定量表在司法精神鉴定中的应用
李毅胡峰李学武高北陵吴冬凌王轶
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对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在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效果,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精神损伤鉴定家属124例,按案件受理编号奇偶数分为研究组63例,对照组61例。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3名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在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第4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SCL-90、SAS、SDS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CL-90、SAS、SDS的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QOLI-74研究组在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总体生活质量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存在生活质量较差,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吴冬凌李学武李毅王轶邹银霞李华高北陵
关键词:家属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4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的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照研究4种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自制吸毒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258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在纳入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使用的毒品包括海洛因、冰毒、K粉以及摇头丸,临床症状以幻觉、妄想、敌对性等阳性症状最为常见,部分病例伴有明显的阴性症状及情感障碍。4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K粉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出现中度以上幻觉的比例达到83.05%,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而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组各项阴性症状条目达中度以上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不同种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
邓先华黄志彪李学武李毅王轶吴冬凌高北陵
关键词:精神活性物质毒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