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肿瘤
  • 4篇甲状腺
  • 3篇细胞
  • 2篇胰腺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手术方式
  • 2篇术后
  • 2篇偏侧
  • 2篇气肿
  • 2篇缺如
  • 2篇外科
  • 2篇腺癌
  • 2篇慢性
  • 2篇活质量
  • 2篇继发
  • 2篇继发性
  • 2篇肺气肿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东卡罗莱纳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热带病研究所

作者

  • 21篇李培鑫
  • 12篇张忠涛
  • 8篇秦胜旗
  • 8篇李建设
  • 4篇王国军
  • 4篇王今
  • 4篇屈翔
  • 3篇王京
  • 3篇孟宪璞
  • 3篇王宇
  • 3篇唐克
  • 3篇李红
  • 2篇张勃
  • 2篇郑智
  • 2篇杨贤蓓
  • 1篇吴国聪
  • 1篇马超
  • 1篇国永生
  • 1篇张惠
  • 1篇张鸽

传媒

  • 5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同时复习甲状腺转移性癌的临床知识。方法分析1例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与影像、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转移癌术前的明确诊断最好方法是针刺活检,但明确诊断率低;该病多预后不良,患者最终死于广泛播散,不同的是肾癌合并甲状腺转移预后较好;临床上甲状腺转移癌发生率低的原因不能排除与漏诊的关系。结论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是罕见的,至今对它的认识也是有限的,甲状腺转移癌的明确诊断最好方法是针刺活检,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转移灶大小、原发肿瘤是否控制、是否合并其他转移灶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秦胜旗张忠涛李建设唐克李培鑫
关键词:腺癌
甲状腺偏侧缺如症被引量:1
2007年
甲状腺偏侧缺如症是一种十分罕见疾病,发病率及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因伴有其他甲状腺疾病而发现,超声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诊断后应系统随访,并应严格掌握健侧腺叶手术指证。
李培鑫屈翔王宇
关键词:超声检查
毫米波对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肿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毫米波治疗对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镇痛及减少血清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老年病房)综合外科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3例(单侧腹股沟疝70侧)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5岁,根据是否行毫米波治疗将患者分为毫米波组28侧,对照组42侧;根据患者术后切口周围是否出现血清肿分为无血清肿组33侧和血清肿组37侧。测定术后6、12 h、1、2、3、7 d患者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1、2、3、7 d运动状态VAS评分。观察患者术后切口周围有无血清肿出现。结果静息状态下,术后6、12 h、1 d,毫米波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7 d,毫米波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状态下,术后1 d,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3、7 d,毫米波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毫米波组血清肿发生率(21.4%)显著低于对照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3,P=0.006)。无血清肿组患者VAS评分平均值为(2.57±0.56)分,血清肿组为(3.23±0.68)分,无血清肿组患者VAS评分平均值显著低于血清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8,P=0.006)。结论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应用毫米波治疗可以增加术后镇痛效果,减少血清肿的发生。
李培鑫张勃秦胜旗国永生李建设王今王国军郑智孟宪璞杨贤蓓张忠涛
关键词:疼痛
肺气肿外科治疗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1
2006年
李培鑫李红王京
关键词:外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手术
直肠阿米巴肉芽肿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45岁,自幼生活在北京,无疫区生活史。长期生食瓜果蔬菜。入院前数日直肠指诊发现“直肠肿物”。腹部查体及肛门外观无异常,直肠指诊触及1个直径约1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固定于黏膜下,无出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10X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5%,
李培鑫张忠涛李建设栗绍刚吴赵永秦胜旗孟宪璞唐克
关键词:直肠指诊肉芽肿阿米巴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表面光滑
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北京友谊医院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48例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病人、57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及50名健康人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与不同手术方式乳腺癌病人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结果对照组均优于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均优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讨论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对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要小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李培鑫屈翔张忠涛李建设秦胜旗唐克王国军杨贤蓓李炫昊田丽张惠张珊珊张鸽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生活质量
胰腺囊性肿瘤35例诊治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5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率:B超为28.6%(10/35),CT为44.4%(12/27),MRI为70%(7/10)。28例行手术治疗,并为术后病理确诊,其中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囊腺癌7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获得随访23例:胰腺囊腺瘤术后5年存活率为62.5%(5/8),无复发病例;胰腺囊腺癌完整切除者最长存活5年8个月,未能完整切除者最长存活6个月;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均健在,最长已存活4年。结论胰腺囊性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CT及MRI对本病的诊断帮助较大。外科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强各科医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早发现、恰当的手术方法,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治效果。
鼋屯张忠涛李建设秦胜旗李培鑫王宇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肝切除并微波消融与TACE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肝切除并微波消融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多发性肝癌患者225例,其中102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123例接受肝切除并微波消融治疗(肝切除组),按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价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链抗原199(CA199)]。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生存时间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和术后3年复发率。结果 经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共90对患者匹配成功。倾向性评分匹配后,TACE组和肝切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11%(82/90)、88.89%(80/90),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术后1个月ALT、AST、TBIL均低于术前,ALB高于术前,以肝切除组术后1个月变化较为显著(P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AFP、VEGF、CA199水平均低于术前,以肝切除组术后1个月变化较为显著(P均<0.05)。术后随访3年,TACE组与肝切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2.30±0.64)、(22.90±0.51)个月,肝切除组生存时间长于TACE组(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肝切除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χ^(2)分别为4.490、4.358、3.894,P均<0.05),而术后3年复发率低于TACE组(χ^(2)=3.985,P<0.05)。结论 肝切除并微波消融与TACE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在改善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提高远期预后方面,肝切除并微波消融的效果较好。
贾哲张海涛李培鑫刘坤马超
关键词:肝切除术微波消融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利用GT1-7细胞系研究ghrelin对下丘脑刺鼠相关蛋白的表达效果
2022年
目的介绍一种可对ghrelin(胃促生长素,俗称饥饿素)刺激产生反应的细胞系,并观察ghrelin对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证实GT1-7细胞是否具有ghrelin可以结合的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通过给予GT1-7细胞血清饥饿,以及在含血清状态下给予不同时间ghrelin刺激或不同浓度的ghrelin刺激,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验AgRP mRNA表达量差异。结果GT1-7细胞具有GHSR;血清饥饿显著增加了GT1-7细胞的AgRP mRNA表达(P<0.001);在含血清状态下,与空白对照组及ghrelin刺激1 h组比较,ghrelin刺激3 h组可使GT1-7细胞AgRP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2,P=0.008);在含血清状态下,低浓度(10、50 nmol/L)ghrelin显著低于高浓度(100 nmol/L)ghrelin刺激的AgRP mRNA表达(P=0.021,P=0.016)。结论血清饥饿可以使GT1-7细胞增加AgRP mRNA的表达。Ghrelin即使在含血清状态下也可以刺激GT1-7细胞增加AgRP mRNA表达,并且为时间及浓度依赖。因此,GT1-7细胞可作为研究下丘脑神经元对AgRP调控,以及下丘脑神经元对其他代谢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其背后分子机制研究的体外模型。
李培鑫饶志坚黄虎
关键词:胃促生长素
黑斑息肉综合征继发恶变五例诊疗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继发恶变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5例PJS继发恶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门诊及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以就诊日期为起点,以患者死亡为终点。观察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止至2018年5月。结果PJS继发恶变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5例患者中2例施行内镜切除,3例施行外科手术,5例患者术后均接受联合化疗,其中1例在外科手术后6个月因肿瘤进展死亡,其余4例患者截至2018年5月未见复发。结论PJS患者恶变息肉,可行内镜下切除;当息肉恶变至内镜下无法切除时,可行手术治疗,术后结合辅助化疗可改善远期预后。
王国军郑智李培鑫秦胜旗王今李建设张忠涛
关键词:肿瘤外科手术黑斑息肉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