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在峰

作品数:75 被引量:189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1篇小麦
  • 57篇锈病
  • 54篇基因
  • 50篇叶锈病
  • 31篇抗叶锈病
  • 19篇抗叶锈病基因
  • 17篇成株
  • 16篇小麦品种
  • 15篇抗性
  • 14篇小麦抗叶锈病
  • 14篇抗叶锈基因
  • 13篇小麦叶
  • 13篇小麦叶锈
  • 13篇抗病
  • 12篇品系
  • 12篇小麦叶锈病
  • 11篇小麦抗叶锈病...
  • 10篇小麦品系
  • 10篇分子标记
  • 9篇基因推导

机构

  • 68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黄泛区农场
  • 5篇国际玉米小麦...
  • 3篇保定学院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周口市农业科...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5篇李在峰
  • 54篇刘大群
  • 31篇李星
  • 15篇王海燕
  • 14篇杨文香
  • 9篇周悦
  • 9篇张立荣
  • 9篇闫红飞
  • 8篇孟庆芳
  • 8篇张汀
  • 7篇姚占军
  • 7篇张娜
  • 7篇夏先春
  • 7篇李亚宁
  • 7篇齐爱勇
  • 6篇王翠芬
  • 6篇罗家传
  • 6篇何中虎
  • 6篇康占海
  • 5篇韦胜利

传媒

  • 7篇作物学报
  • 6篇河南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第八届全国小...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种子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1
  • 2篇20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个主产区历史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基因分析
2021年
近年来,小麦叶锈病发生有加重趋势,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小麦叶锈病危害的环保有效途径。用12个小麦品种及35个含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载体品系在苗期接种19个不同毒性的叶锈菌生理小种,通过基因推导和系谱分析发掘待测品种中的抗叶锈病基因,并通过分子标记检测进一步验证;在田间接种强毒性混合生理小种,进行成株期病情严重度与普遍率调查,筛选慢锈性品种。结果表明,在石新828、百农3217、济南2号、泰山1号、石特14、晋麦2148、烟农15、小偃6号、温麦6号共9个品种中检测到Lr1、Lr26、Lr34、Lr37和Lr46共5个抗叶锈病基因,其中部分品种中发现多个抗性基因。成株期筛选出百农3217、平阳27、济南2号、泰山1号、石特14、晋麦2148、碧蚂4号、烟农15、小偃6号、温麦6号共10个慢叶锈性品种,其中碧蚂4号和小偃6号等品种是我国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探究这些品种中的抗病基因对培育小麦抗叶锈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段振盈徐新玉李星李在峰马骏姚占军
关键词:小麦基因推导抗性基因
小麦品系天95HF2中抗叶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防治该病害的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苗期基因推导表明,小麦品系天95HF2高抗我国目前多数叶锈菌生理小种...
李星周悦李在峰夏先春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SSR标记抗叶锈基因
56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研究中国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对5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接种推导其中所含有的抗叶锈基因,同时连续2年对供试材料进行田间成株抗叶锈鉴定。通过苗期基因推导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检测,结果表明,在36个小麦品种中共鉴定出Lr26、Lr34、Lr1、Lr2a、Lr11、Lr20、Lr30、Lr33和Lr44等9个抗叶锈基因,其中28个品种含有Lr26,Lr1和Lr20分别存在于6个品种中,4个品种含有Lr30,Lr11和Lr44各存在于2个品种中,Lr2a、Lr33和Lr34各自在1个品种中出现。经过2年的田间抗叶锈鉴定共筛选出46个慢锈品种。筛选到的这些苗期和成株抗病品种均可用于小麦持久抗叶锈品种的培育。
吴娱王翠芬李勇周会欣李在峰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基因鉴定慢锈性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1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李星康占海齐爱勇孟庆芳寇宏达赵志泉韩柳莎王佳真刘大群李在峰王海燕
以含有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1的小麦品种KS90WGRC10为材料,筛选与Lr41相关的抗病基因片段。应用RealTimePCR技术和基因芯片对抗病相关基因进行精确表达量分析。利用BSMVVIGS基因沉默技术对抗病相关基...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抗叶锈病抗病基因基因克隆
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试验被引量:5
2001年
试验结果表明 ,目前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 (系 )抗穗发芽能力存在差异 ,穗发芽轻的品种 (系 )有 :96中6 72、豫麦 5 7号和豫麦 5
罗家传韦胜利李在峰朱高纪张伟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主栽品种抗性
63个小麦高代品系的叶锈病抗性鉴定被引量:1
2022年
小麦叶锈病严重危害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培育持久性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叶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本试验通过已知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结合基因推导、系谱分析和成株期抗病鉴定对63个小麦高代品系进行抗叶锈病鉴定,进而推导其所含的抗病基因。在苗期,对63个小麦高代品系材料和36个含有已知抗病基因的载体品种,比较了接种17个具有不同毒性的叶锈菌生理小种的抗病反应,并利用10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连锁分子标记检测供试材料。2018-2019年度分别在河南周口和河北保定对63份小麦高代品系进行病害严重度调查,筛选具有成株抗叶锈病的品系。结果表明,在63个品系中,含有Lr26、Lr45、Lr17和Lr1的品系分别有18个、14个、11个和10个。此外,含有Lr10、Lr11和Lr46的品系分别有2个,含有Lr2a、Lr2b、Lr15和Lr37的品系各有1个。17个品系在田间表现为成株期慢叶锈病抗性。上述含有抗叶锈病基因的品系为抗叶锈病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的育种材料。
董瑞王佳荣张静高璞张培培李在峰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抗病基因基因推导
巨麦6号抗叶锈病基因的推导和分子定位被引量:2
2013年
巨麦6号在田间表现出很好的抗叶锈性,鉴定其抗叶锈病基因对小麦抗叶锈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小麦苗期对36个含有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对照品种和巨麦6号接种15个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进行抗叶锈病鉴定,推导巨麦6号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以巨麦6号为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郑州5389进行杂交、自交获得F1、F2代群体,苗期利用叶锈菌小种FHBQ接种F2代群体进行抗叶锈病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巨麦6号中可能含有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1,其抗叶锈性由1对显性的抗病基因控制。利用与Lr1共分离的STS标记WR003进一步检测F2单株DNA,结果显示,该标记与抗叶锈病基因共分离,进一步证实巨麦6号携带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1。
王翠芬李欢郑嫚嫚范林林李在峰刘大群
关键词:抗叶锈基因基因推导基因定位分子标记
中国小麦周8425B/中国春RIL群体的成株抗叶锈QTL定位
小麦叶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是抗病品种的种植.本研究选用周8425B和中国春杂交获得的244个F8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90KSNP芯片扫描及SSR标记对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及...
张培培高璞刘贺星李在峰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成株抗性
1个小麦NBS类抗病基因同源cDNA序列的克隆与鉴定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对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35中所获得的抗病基因同源片段S2A25′端和3′末端序列进行扩增,并根据拼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全长基因的扩增,获得了1个通读的NBS类抗病同源基因S2A2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为3 476 bp,编码866个氨基酸序列。经BLASTp比较,该片段含有NB-ARC保守结构域和多个LRR结构域,与已知植物抗病基因I2C1-、L6、RPS2等相应区域相一致。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小麦叶片中为低丰度组成型表达。本研究在TcLr35小麦中成功获得了抗病同源基因,这为最终克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35奠定了基础。
王海燕刘大群杨文香李在峰张立荣张娜
关键词:小麦抗叶锈病基因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同源序列
中国小麦品种中抗锈病基因的鉴定、发掘和定位
刘大群李在峰李星王海燕杨文香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植物免疫学科基础应用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内容及发现点: 1.已知抗叶锈病基因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该项目对来自国内主要小麦产区的102份小麦材料进行苗期和成株抗叶锈鉴定,在65个品种中检测到了Lr1等...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植物免疫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