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辉

作品数:101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33篇哲学宗教
  • 7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43篇成瘾
  • 17篇药物成瘾
  • 14篇虚拟现实
  • 11篇成瘾者
  • 10篇应激
  • 10篇吗啡
  • 9篇条件性位置偏...
  • 9篇位置偏爱
  • 8篇戒断
  • 8篇甲基苯丙胺
  • 8篇苯丙胺
  • 8篇丙胺
  • 6篇奖赏
  • 5篇心理
  • 5篇学习记忆
  • 5篇食欲
  • 5篇食欲素
  • 5篇受体
  • 5篇水迷宫
  • 5篇干预

机构

  • 96篇中国科学院
  • 3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央司法警官...
  • 2篇潍坊市益都中...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刑事警察...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01篇李勇辉
  • 45篇隋南
  • 16篇郑希耕
  • 12篇王冬梅
  • 11篇杨晓燕
  • 10篇王春光
  • 10篇刘望
  • 9篇袁明
  • 9篇周力丹
  • 8篇谭北平
  • 7篇肖琳
  • 6篇白云静
  • 6篇周萍
  • 6篇张建军
  • 5篇鞠平
  • 5篇韩锦
  • 5篇刘彩谊
  • 5篇董昕文
  • 4篇黄亮
  • 3篇罗小景

传媒

  • 24篇中国药物依赖...
  • 8篇心理科学进展
  • 7篇生物化学与生...
  • 5篇心理学报
  • 4篇中国行为医学...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国药物滥用...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第七届全国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诱发成瘾药物渴求的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诱发成瘾药物渴求的方法及其系统,建立具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多维度成瘾记忆特征数据库;考察目标样本群体成瘾的相关生活记忆,在所建立的成瘾记忆特征数据库中提取与所测目标样本成瘾群体相对应的具...
李勇辉周力丹隋南齐韦刚谭北平王冬梅
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位相性兴奋与行为强化被引量:10
2006年
生理状态下,突然呈现的奖赏刺激可以诱发机体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位相性兴奋。近期有研究认为,这种位相性兴奋直接反映了机体对奖赏的预期与实际奖赏间的差异,而此兴奋所导致的多巴胺释放可显著改变多巴胺能神经支配区域多巴胺的浓度,影响纹状体及其它边缘皮层区神经元的兴奋性,并介导神经突触效能发生长时程改变。经此方式,奖赏相关的环境变化对机体的行为产生即时和长期影响,这一过程可能是自然奖赏物及成瘾药物产生行为强化效应的基础之一。
鞠平王冬梅李勇辉郑希耕杨晓燕隋南
关键词:多巴胺
纳络酮、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食物渴求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实验以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表达为渴求模型观察纳络酮及MK-801对大鼠食物CPP表达的影响,探讨摄食行为调控的心理机制。48只SD大鼠分成食物组(24)与对照组(24), 3轮食物匹配训练后,在CPP表达前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纳络酮(1. 0mg kg-1 )及MK-801(0. 1mg kg-1 ),观察各组动物在食物匹配训练侧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MK-801促进食物CPP的表达,但纳络酮对食物CPP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MK-801(0. 1mg kg-1 )增强动物的食物渴求至少是其增加摄食量的原因之一,而1. 0mg kg-1的纳络酮降低动物的摄食量并不是由于食物渴求的下降导致的。MK-801与纳络酮调节动物摄食行为的心理机制可能不一致。
李勇辉郑希耕王冬梅刘彩谊白云静杨晓燕隋南
关键词:纳络酮MK-801条件性位置偏爱
成瘾相关记忆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药物成瘾研究的新视角
成瘾相关记忆长期性的脑机制一直是药物成瘾研究领域的难点与热点,该文简要介绍了成瘾记忆长期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脉络,提示表观遗传学修饰可能是研究药物成瘾的新视角.成瘾药物可以调节染色体不同亚型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不同基因DNA的...
李勇辉韩锦隋南
关键词:药物成瘾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乙酰化染色体结构
文献传递
高唤醒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形成发展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高唤醒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与发展起核心作用。急性应激期产生的高唤醒可以预测其后PTSD的回避与麻木、再体验等症状的形成,在创伤后早期,降低唤醒程度可以减轻PTSD相关的症状表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变化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过度释放,同时皮质醇(酮)水平下降,这二者是高唤醒产生与维持的主要原因。另外,5-羟色胺(5-HT)系统的高度激活也影响了高唤醒的形成。食欲素神经肽与NE、CRF与5-HT系统有密切的神经联系,可能参与高唤醒的调节,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王慧颖董昕文李秀丽李勇辉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食欲素
男性醉酒驾驶者人格特点和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男性醉酒驾驶者人格特点和应付方式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比较酒精依赖程度高的驾驶者和酒精依赖程度低的驾驶者在人格特点和应付方式等因子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密西根酒精调查表(MAST)、卡特尔(16PF)、应付方式(CSQ)量表问卷,对2013年北京某看守所的385名男性醉酒驾驶者进行测查和分析。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一般性描述统计、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醉酒驾驶者16PF有12项因子与全国常模有显著差异。不同酒精依赖程度的醉酒驾驶者在16PF中有14个因子有显著差异。醉酒驾驶者16PF因子与应付方式的6类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1)醉酒驾驶者在人格各因子方面异于常模是异质群体;(2)反复饮酒影响躯体或心理方面,酒精高依赖组在人格方面各项指标明显差异于酒精低依赖组;(3)醉酒驾驶者的人格与应付方式呈现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
夏艳黄亮李勇辉
关键词:醉酒驾驶16PF
食欲素神经肽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食欲素因其在调节能量代谢、睡眠和唤醒等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而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逐渐发现,食欲素参与应激和奖赏过程的调节,特别是其在药物成瘾过程中的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食欲素系统与应激相关系统之间的神经联系,阐述了其在应激相关的生理、神经内分泌与行为反应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介绍了食欲素系统在应激诱发药物成瘾复吸过程中的作用.食欲素对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受应激的种类、其他应激相关神经递质系统及食欲素神经元的投射通路等多种因素影响.
魏楚光李勇辉韩锦王慧颖隋南
关键词:食欲素应激药物成瘾复吸
病理性成瘾记忆加工的神经环路调控及分子机制
隋南郑希耕李勇辉沈芳张建军梁璟
研究目的:精神依赖是药物成瘾行为长期存在的关键原因,病理性成瘾记忆是精神依赖的核心表现形式。该项目重点研究病理性成瘾记忆的行为特征,并分别从神经发育、递质与受体及表观遗传不同层面,探索成瘾记忆长期性的神经环路调控及分子机...
关键词:
关键词:分子机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甲基苯丙胺成瘾记忆消退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VR)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记忆进行激活、消退和更新的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12月选取辽宁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甲基苯丙胺戒毒人员,实验一被试20名,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将所有被试暴露于虚拟现实的甲基苯丙胺相关线索和中性线索中,探测被试的线索反应性。实验二被试60名,采用被试间设计,将60名被试随机分配至单一线索消退组、复杂线索消退组和中性对照组,考察消退前、消退后和更新测试中被试对毒品相关线索的反应性。以主观心理渴求报告,皮肤电反应,心率变异性为因变量评价消退效果及记忆更新情况。结果:实验一发现VR呈现后的甲基苯丙胺相关线索激发了更加强烈的心理渴求程度(P<0.01),更高的皮肤电导指标及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指标(P<0.05或P<0.01)。实验二发现消退过程和不同组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复杂线索组、单一线索组在消退水平上均表现出较低的心理渴求程度、皮肤电导指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P<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有效激活甲基苯丙胺成瘾记忆,跨情境多线索的成瘾记忆消退效果更好,且能有效抑制记忆更新。
唐浩李勇辉李勇辉王玮隋南何东鸿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甲基苯丙胺成瘾记忆
皮质酮对吗啡急性精神运动兴奋性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考察皮质酮对吗啡急性精神运动兴奋性和行为敏感化的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分为四组,腹腔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kg)、吗啡(2mg/kg)、皮质酮(5mg/kg)、皮质酮/吗啡后,计算机自动记录60分钟大鼠的水平活动量,作为急性精神运动的测量指标。每两天重复测量一次,实验进行14天,七次的水平运动作为行为敏感化的指标。结果:皮质酮/吗啡组表现出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性(盐水组7175±676,皮质酮/吗啡组10365±503,P<0·05)。对行为敏感化效应而言,吗啡组和皮质酮/吗啡组都形成了明显的行为敏感化(F(6,156)=2·41,P<0·05;F(6,156)=4·27,P<0·01),但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6,78)=1·018,P=0·420),表明皮质酮对吗啡的行为敏感化没有影响。结论:皮质酮增强吗啡的精神运动兴奋性但不影响行为敏感化现象。
王冬梅李勇辉郑希耕杨晓燕隋南
关键词:药物成瘾动物研究吗啡精神运动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