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劲松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学术
  • 1篇读书
  • 1篇读书学习
  • 1篇学力
  • 1篇学史
  • 1篇学术经历
  • 1篇学术文章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染料
  • 1篇植物油
  • 1篇制油
  • 1篇日积月累
  • 1篇食用植物油
  • 1篇手艺
  • 1篇书学
  • 1篇染料
  • 1篇历史进程
  • 1篇另类
  • 1篇另类解读
  • 1篇考工记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9篇李劲松
  • 4篇赵翰生
  • 1篇长北
  • 1篇周嘉华

传媒

  • 2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服饰导刊
  • 1篇民艺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刍议古之黄栌染
漆树科属植物黄栌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黄色染材之一。文章对古代黄栌染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指出汉代文献中出现的橐芦和桴木在当作黄栌染史料利用时要慎重,且宋以后关于黄栌形态特征、产地及染黄的记载,文字内容基本上是辑录唐代的文献...
赵翰生李劲松
《考工记》“锺氏染羽”新解被引量:6
2012年
对《考工记》所载"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这段记文,古代和今天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既有可取之处,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根据所收集文献材料并参考现代染色相关原理,对原有诸多解释进行辨析,其中重点对于记文中的"钟"、"羽"、"朱"、"秫"进行了新的诠释,指出"钟"为"緟"之假借字;"羽"不是特指羽毛,而为多彩之意;"朱"为植物红豆杉;"秫"为谷物红高粱,并据此以新的观点阐述了这段记文所述从纁色至缁色的染色过程.
赵翰生李劲松
关键词:考工记红豆杉
煮取法制油取技艺初探
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早期植物油脂制取方法做了总结,指出“凡取油,榨法而外,有两镬煮取法,以治蓖麻与苏麻。北京有磨法,朝鲜有舂法,以治胡麻”,今人多围绕榨法研讨传统植物油脂制取技艺,于煮取法,或实证罕见而鲜有涉及;本...
李劲松
六十年来中国化学史研究概况被引量:4
1995年
六十年来中国化学史研究概况周嘉华,李劲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由化学界前辈任鸿、章鸿钊、王琏等在本世纪20年代开创的我国化学史研究,伴随着近代化学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演变成为科学史学科的一个重要...
周嘉华李劲松
关键词:化学史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匠心之作被引量:1
2020年
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启动《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编撰工作。到2016年,大象出版社已出版了路甬祥主编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20卷。这套丛书内容丰富翔实,系统阐述了十余大类的传统工艺,涉及漆器、陶瓷、金属工艺、机械、纺织、印染、酿造、中药炮制、造纸、印刷、雕塑、甲胄等领域,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传统工艺的认知水平。作者们深谙技艺及相关学术问题,将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推向了新的层次和广度。但是,《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并未涵盖全部重要工艺,对工艺的人文内涵的探讨还有待深化。
长北白云燕沈之娴吴丹彤李劲松邱耿钰潘妙
食用植物油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植物油脂的获取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传统手工制油曾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便是机械化生产的今天,其所承的内在原理依然与之一致.在文献及令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考察,对传统手工食用植物油脂...
李劲松赵翰生
关键词:历史进程
蓝染植物文献的另类解读被引量:3
2020年
[研究意义]蓝草是古代使用量最大的植物染材,品种有很多,且不同品种的蓝草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往往还有不同的名称。今人对这些名称原植物的讨论,有很多不够明晰之处。[研究方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文献、田野调查资料以及现代植物学知识,对蓝草不同名称的历史记载,予以不同以往的另类解读。[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古文献中出现的木蓝,在没有特别标示其形态特征的前提下,原植物似乎还应包括同属豆科的野青树;苏颂和李时珍笔下的吴蓝,原植物疑似为豆科的野百合;宋应星笔下的苋蓝,原植物疑似是苋科的野苋,或是爵床科的观音草。
赵翰生李劲松
关键词:植物染料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华觉明先生学术经历
2021年
一、择一事而终一生古人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然而,专注不是狭隘地束缚视野、局限思维,其本质是修剪掉日常所关注事物中的那些不必要的"枝杈"。人的精力十分有限,增长学力必须潜心修为。因此,以清醒的头脑对精力投入的方向和目标进行选择和取舍尤为重要。同时,专注的养成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无论读书学习还是干事创业,都体现为日积月累、历久弥深的过程。这一点,在华先生学术成长的经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李劲松
关键词:读书学习学术经历学力干事创业日积月累
《与手艺同行——华觉明论传统工艺》简介
2020年
华觉明著:《与手艺同行——华觉明论传统工艺》,郑州:大象出版社,2020年3月,238页,86元,ISBN∶9787571104009,2020年3月,《与手艺同行——华觉明论传统工艺》一书(图1)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华觉明先生1979~2019年间发表的传统工艺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章20余篇,共计20余万字。
李劲松
关键词:学术文章手艺ISB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