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佩玲

作品数:61 被引量:39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3篇动脉
  • 20篇X线
  • 18篇造影
  • 17篇冠状
  • 17篇冠状动脉
  • 16篇血管
  • 12篇血管造影
  • 11篇血管造影术
  • 11篇造影术
  • 10篇体层摄影
  • 10篇体层摄影术
  • 9篇X线计算
  • 9篇X线计算机
  • 8篇成像
  • 7篇胸部
  • 7篇胸部X线片
  • 7篇病变
  • 6篇动脉疾病
  • 6篇磁共振
  • 5篇动脉造影

机构

  • 5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沈阳市东陵区...
  • 1篇沈阳市第一人...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59篇李佩玲
  • 21篇徐克
  • 17篇黎庶
  • 14篇谢秀丽
  • 8篇赵宇
  • 7篇赵丽
  • 6篇李春志
  • 5篇赵一冰
  • 5篇王强
  • 4篇刘婷
  • 4篇李松柏
  • 4篇郭敏
  • 3篇常妙
  • 3篇徐荣天
  • 3篇李延亮
  • 3篇刘屹
  • 3篇李红
  • 2篇齐国先
  • 2篇张连成
  • 2篇任玲

传媒

  • 12篇中国医学影像...
  • 8篇中国实用乡村...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9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目的探讨双源CT无创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法检测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应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其中诊断冠状动脉瘘的患者7例,扫描前均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患者心率...
任玲徐克李佩玲
文献传递
改进心脏磁共振成像的定位方法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定位的改进方法。方法对18例心血管病患者及82名正常志愿者行心脏MR平扫,以改进的定位方法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标准心脏断层成像层面,包括标准水平长轴位(HLA)、垂直长轴位(VLA)及短轴位(SA)图像,在此基础上探索左、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主动脉弓斜矢状位及各瓣膜横断位层面图像。结果采用此法可获得标准层面的图像及左心室功能参数。结论改进的心脏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可保证各基本成像平面及各瓣膜成像平面的标准性,为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和结构提供可靠依据。
王永峰赵一冰戚喜勋李延亮孙文阁李佩玲王磊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成像影响因素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发现孤立性肺结节(SPN)并行动态增强CT扫描的临床病例42例,将病灶的强化形态分成无强化、环状强化、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4种类型,测量增强前后各扫描时点病灶的CT值,并根据增强后CT增加值绘制动态曲线。结果:增强后肺癌组18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2例病灶内部见点状血管性强化,7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0例炎性结节8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环状强化;7例结核瘤增强后5例无强化,2例表现为边缘壳样环状强化。增强后强化峰值在肺癌与结核瘤、炎性结节与结核瘤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肺癌组曲线呈先缓慢后迅速上升-缓慢下降型,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为39s;炎性结节呈迅速上升-缓慢下降-再上升型,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为36s;结核瘤表现为平稳型曲线。结论:动态增强CT图像上SPN的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动态曲线可以补充更多的鉴别诊断信息,对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价值。
张连成李佩玲李柏冬黎庶王强徐克
关键词:硬币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Ⅱ c型早期胃癌的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03例分析)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评价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X线双对比造影、胃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Ⅱc型早期胃癌进行X线双对比造影、病理对照研究。结果:绝大部分(96.1%)病变位于胃中远部。低分化腺癌发病率与管状腺癌相近,两者浸润深度无显著性差异。癌性病变的主要诊断依据是:病灶区浅凹陷面、周围粘膜纠集和局限性腔壁线伸展不良。结论:熟练掌握造影技术和熟悉病变的基本征象对于发现和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是十分重要的。
徐荣天苏洪英李佩玲张晓鹏刘屹郭健飞
关键词:胃癌X线双对比造影
胸部X线片的阅读(七) 纵隔病变的X线诊断
2007年
纵隔是指位于胸廓中央,前壁由胸骨和相关肋软骨、后壁由脊柱及相关肋骨、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而形成的区域。上端直接与颈部相连,下至膈与腹腔相隔。纵隔内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及食管等结构,又有神经组织、淋巴组织及脂肪组织等。纵隔病变为起源于纵隔和(或)累及纵隔内结构的病变,病变形态复杂,病理类型多样。
李春志赵彦利李佩玲
关键词:纵隔病变X线
滤波反投影与迭代算法的图像质量及左心室功能评价准确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与迭代算法(Sinogram-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的图像质量及左心室功能评价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纳入我院先后3天内行冠状动脉CT检查和心脏MR检查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BP和SAFIRE重建系列图像。将82例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成A组(BMI≤24 kg/m^2,共30例)和B组(BMI>24 kg/m^2,共52例),测量主动脉根部及皮下脂肪组织CT值及标准差,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CNR),分别比较两个BMI组不同重建方法的图像质量。利用心功能分析软件测量两种重建图像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并以MRI心功能测量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重建方法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A组和B组SAFIRE重建图像噪声分别下降18.98%和17.40%,SNR和CNR分别提高23.99%、32.54%和22.07%、31.73%,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与MRI相比较,两种重建算法测得的左心室EDV、ESV、SV和E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重建方法与MRI的结果均具有相关性。结论:SAFIRE重建较FBP重建可提高图像质量。两组重建方法测量左心室功能与MRI均具有相关性,SAFIRE重建图像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李佩玲蒋娜赵宇赵丽李松柏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发现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并行动态增强CT扫描的临床病例42例, 将病灶的强化形态分成无强化、环状强化、...
李佩玲黎庶王强
文献传递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被引量:42
2013年
目的探讨巨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并行CT检查的22例CD患者资料,并将CT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临床分型局限型18例,包括胸部5例、腹膜后8例、盆腔及腹股沟5例;弥漫型4例。18例局限型CD病理分型均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平扫CT值为(45±16)HU,边缘清晰,内部可见斑点状、分叉状钙化及灶状或条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即明显强化,CT值平均升高(56±22)HU,延迟期仍有强化,内部低密度灶更明显。强化方式呈均匀强化、渐进式强化和不均匀强化3种。4例肿瘤周围见丰富的强化血管影。4例弥漫型病理分型均为浆细胞型,表现多发淋巴结肿大,密度均匀,增强后亦明显强化,但较透明血管型强化程度低,CT值平均上升(32±10)HU。结论局限型CD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尤其是肿瘤内部的钙化及增强CT表现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弥漫型CD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
李佩玲常妙刘婷韩昱晨王强赵丽徐克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胸部X线片的阅读(四) 肺炎的X线诊断
2007年
肺炎为肺部常见病、多发病。按病变解剖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肺炎;按病因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性、理化性、免疫和变态反应性肺炎,其中以感染性为多见,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等。大叶性和小叶性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间质性肺炎则以支原体或病毒性为多见。
李春志李佩玲
关键词:肺炎X线
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 探讨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方法 本文收集接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检查者69例,按心率分成小于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大于70次/min共四个组,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根据冠状动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分为0~3分四个等级,评价不同心率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分别优选出各组显示不同冠状动脉节段的最佳相位窗。结果 第1组至第4组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检查成功率分别为95%、93.3%、83.3%和50%,右侧冠状动脉分别为90%、93.3%、77.8%和50%。第3组和第4组间所有冠状动脉节段的成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组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均以75%相位窗显示最佳;第2组显示两侧冠状动脉以7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均占80%(12/15);第3组中左、右冠状动脉以7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分别占72.2%和55.5%,右侧冠状动脉以4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占33.3%;第4组病例显示左侧、右侧冠状动脉的最佳相位窗分布较分散,分别在75%~95%和35%~45%。结论 对于16层螺旋CT来说,心率低于70次/min时冠状动脉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心率低于65次/min时,两侧冠状动脉的最佳显示相位窗通常为75%;心率超过65次/min,尤其超过70次/min时,心选择35%~45%和75%~95%两个节段的多相位窗重建。
李佩玲徐克黎庶王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心率重建相位窗图像质量16层螺旋C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