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伯龙

作品数:55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6篇合金
  • 21篇钛合金
  • 13篇时效
  • 13篇高温钛合金
  • 12篇金属
  • 12篇金属合金
  • 8篇铝合金
  • 8篇
  • 7篇微合金
  • 7篇微合金化
  • 7篇金元素
  • 7篇合金化
  • 7篇合金元素
  • 6篇铸锭
  • 5篇时效热处理
  • 4篇时效处理
  • 4篇双态组织
  • 4篇空冷
  • 4篇合金铸锭
  • 4篇高强

机构

  • 5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5篇李伯龙
  • 47篇聂祚仁
  • 18篇王同波
  • 17篇亓鹏
  • 12篇黄晖
  • 10篇文胜平
  • 10篇李红梅
  • 7篇左铁镛
  • 6篇袁杰
  • 6篇刘桐
  • 5篇高坤元
  • 5篇王为
  • 5篇官刘毅
  • 5篇刘晓清
  • 4篇王振强
  • 3篇韩鹏
  • 3篇陈希
  • 3篇韩鹏
  • 3篇尹嘉明
  • 3篇吕文建

传媒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兵工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温度对TC21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对TC21钛合金在880~950℃进行固溶,研究了固溶温度对TC21钛合金的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采用OM、TEM及EBSD取向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TC21钛合金中形成块状α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880℃、900℃观察到了块状α相,在930℃、950℃没有观察到块状α相。EBSD取向分析表明,大块α相与其临近β相之间满足Burgers取向关系。显微硬度在900℃固溶后达最小值,温度高于900℃时,显微硬度增加。
赵彦蕾李伯龙朱知寿聂祚仁
关键词:TC21钛合金显微硬度
一种低成本高强度Ti-Fe合金坯料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低成本超高强度Ti-Fe合金坯料,属于金属合金技术领域。该合金成份的重量百分比组成:Fe:7.0~12.0%,Al:3.0%,C:0.01~0.02%,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杂质。该合金采用工业纯铁、45钢机加工铁屑、...
李伯龙王同波袁杰王振强亓鹏聂祚仁
动态压缩下5A06铝合金剪切变形局域化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装置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在应变速率为(10~4 000)s-1条件下,对80%冷变形5A06铝合金动态力学行为与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大应变和高应变率是产生剪切带的必要条件;即材料在一定的高应变率下形变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形成剪切带。动态压缩后基体区微观组织LBs与RD平行,空间间距为0.15μm;剪切带内LBs与RD成20°,空间间距0.1μm至0.15μm,剪切带内部微观组织并未发生动态再结晶。
尹嘉明李伯龙韩鹏张清华刘桐聂祚仁
Er对一种近α型高温钛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获得了两种含Er高温钛合金。测试了这两种高温钛合金的蠕变性能,并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合金蠕变后的组织形貌。结果表明:稀土Er以含有Ti、Er、O的氧化物颗粒的形式存在,细化了晶粒。与合金中析出的硅化物、α2相一起阻碍位错的运动,提高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Er含量达到0.1wt%时,其效果显著。
韩鹏李伯龙尹嘉明刘桐聂祚仁
关键词:高温钛合金蠕变性能
Gleeble3500用于开发低成本钛合金的研究
本文主要借助Gleeble热模拟技术拟定Ti-xFe-3Al的锻造工艺,以开发新型超高强低成本钛合金.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金相显微镜(OM)和电子背散射取向分析技术(EBSD)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万能试验机...
王同波李伯龙袁杰
关键词:超高强
高速冲击下2519A-T87铝合金微观组织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用金相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2519A-T87铝合金靶材弹坑周围的高速冲击特征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在OM下观察分析发现弹坑周围形成了变形带和绝热剪切带,裂纹在绝热剪切带内萌发和扩展。TEM下观察分析发现变形带内为微带组织,绝热剪切带内是动态再结晶组织。位错在微观组织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绝热剪切带的硬度值远远低于基体。
张清华李伯龙聂祚仁陈希陈春黾尹嘉明
关键词:微带绝热剪切带
铒对固溶处理Al-Mg-Si-Mn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常温拉伸性能测试、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能谱)、EBS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Er对Al-Mg-Si合金固溶处理后织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解释了Er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540℃/30 min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随着E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增加,而延伸率则随着E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合金中的未溶金属间化合物主要含Mn,Er两种合金元素;当Er的添加量为0.2%时,由于加入Er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对合金具有抑制再结晶的作用,合金具有Brass织构的特征;当Er的加入量为0.4%时,可作为再结晶形核核心的位置增多,合金的形变织构减弱。
刘晓清李伯龙李红梅聂祚仁
关键词:固溶处理织构稀土
挤压铸造工艺对Al-7Si-0.4Mg-0.3Er汽车左支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利用OM、SEM微观组织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对Al-7Si-0.4Mg-0.3Er铝合金汽车发动机左支架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顺序对铸件不同部位微观组织影响较大,较先凝固左支架薄壁区初生α-Al组织相较于后凝固厚壁区细小。低温浇注成形相较于高温浇注制备左支架初生α-Al更为细小且均匀分布,但低温浇注支架晶间Er-π-AlFeMgSi相粗大且偏聚分布。高挤压速度相较于低速制备左支架晶间Er-π-AlFeMgSi相更为均匀细小。低温650℃高速成形铸件热处理后显微硬度(HV)为1190 MPa,标准偏差为50 MPa,相较于低温低速制备左支架(140 MPa)性能分布均匀。铝合金发动机支架适于在低温浇铸高速挤压铸造成形。
亓鹏李伯龙王同波周廉周廉
关键词:浇注温度
铒微合金化铝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8
2011年
微合金化是提高铝合金性能的重要途径,控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充分发挥微量元素的作用是当前铝合金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廉价的Er能够起到有效的微合金化作用,Er元素在铝合金中可形成纳米级Al3Er强化相,并可通过与Zr复合作用形成Al3(ZrxEr1-x)复合相,比Al3Sc相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从而可以改善铝合金组织,大幅度提高铝合金的强度或塑性、明显抑制铝合金的再结晶以提高其耐热性,改善其综合性能。本文作者针对微合金化元素Er在铝合金中析出Al3Er相及Al3(ZrxEr1-x)复合相的过程及其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及Er微合金化在几类工业合金体系中的作用,介绍含铒铝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聂祚仁文胜平黄晖李伯龙左铁镛
关键词:铝合金ER微合金化AL3ER
穿甲弹侵彻铝合金靶板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非线性显示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LS-DYNA中,采用Lagrange算法,靶板材料选择适合金属侵彻问题的Johnson-Cook模型和Gruneisen状态方程,建立了穿甲弹侵彻2519A—T87铝合金靶板的四分之一有限元模型。通过穿甲弹侵彻靶板的模拟结果,分析靶板在穿甲过程中的温度和剪切应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为揭示铝合金的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提供依据。
陈春黾李伯龙聂怍仁
关键词:LS-DYNA侵彻剪切应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