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妮

作品数:37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7篇社会学
  • 12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社会
  • 7篇性别平等
  • 7篇社会性别
  • 6篇社会性
  • 4篇中国妇女
  • 4篇女性
  • 4篇全国妇联
  • 4篇旅游
  • 4篇妇联
  • 4篇妇女参政
  • 4篇妇女组织
  • 4篇参政
  • 3篇性别
  • 3篇性别研究
  • 3篇社会性别分析
  • 3篇联合国
  • 3篇教育
  • 3篇劳工
  • 3篇劳工组织
  • 3篇国际劳工

机构

  • 29篇全国妇联妇女...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华全国妇女...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新闻出版...

作者

  • 36篇李亚妮
  • 5篇刘伯红
  • 3篇项萌
  • 2篇和建花
  • 2篇张永英
  • 2篇邓敏
  • 1篇颜丽虹
  • 1篇谢崇桥
  • 1篇丁娟
  • 1篇杜洁
  • 1篇王琴
  • 1篇马冬玲
  • 1篇林丹燕
  • 1篇李海燕

传媒

  • 14篇妇女研究论丛
  • 5篇中国妇运
  • 4篇中华女子学院...
  • 4篇山东女子学院...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广西经济管理...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文化遗产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领域的“三个平等”
2014年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集体谈话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确道路",这是指导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方面的战略思想,也是全面评估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状况的理论指南。
李亚妮
关键词:全国妇联权利平等妇女平等家务劳动性别关系
国际场域的建设性对话——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第59届会议观察记录被引量:1
2015年
2014年10月20日至11月7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在日内瓦举行第59届会议,会议对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波兰、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加纳、比利时、文莱达鲁萨兰国、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等8个国家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以下简称《消歧公约》)的报告进行了审议。审议期间,被审查各国的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
李亚妮
关键词:《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联合国场域
挣扎在传统与现代的漩涡——网络田野中“现代”女性生育文化认同困惑管窥
2010年
以消费科技、追求时尚、理念西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女性在进入生育的生命周期时面临着来自家庭(族)的、社会的、工作的,更有自我文化认同的冲突。这些现象反映了所谓的"现代"女性在生育文化认同中存在形式上的现代与观念上的传统冲突的局面。以传统的"婆媳冲突"为直接表现形式,这一群体的年轻妈妈依然囿于传统的父权制观念的认同中,并没有完全走出这种观念的限制。
李亚妮
关键词:现代女性生育文化
社会发展需要女性参政——“推动中国妇女参政交流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11年
2011年4月8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举办的"推动中国妇女参政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个公民社会妇女组织及妇女参政研究者、社会行动者、媒体从业者等40余人与会,就组织或个人在推动中国妇女参政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进行了交流,并就今后的合作需求与建议充分研讨,旨在形成促进妇女参政的合力。
李亚妮
关键词:妇女参政女性参政妇女组织
从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看公共政策的改革与完善被引量:12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实现有家庭责任工人的就业和生活权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中国的家庭结构和规模不断缩小,家庭模式呈现多元化,家庭的稳定性降低,生育模式和养老模式都发生显著变化,家庭的抚养比减少。原本,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有家庭责任的工人减轻家庭照顾的负担,但是,对独生子女的高期望、劳动力的流动、老龄化、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家庭照顾的市场化和私人化,以及传统大家庭支持可获得性的降低等,又加重了家庭中照顾者特别是女性的责任。另外,政府对为有家庭责任的男女工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平等待遇问题的认识不足,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没有深入到家庭照顾的层面,在解决工作—家庭冲突中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传统的性别观念影响了政府有关制度的设计等。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的社会发展特别是相关公共服务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刘伯红张永英李亚妮
关键词:公共政策
非遗传承实践中女性传承人的性别角色分离--基于凤翔泥塑传承个案
2022年
在以家庭为主要制作单元的手工艺非遗作品生产制作与传承实践中,逐渐打破传统的“传男不传女”的潜规则,存在并无明显的性别分工。在某些制作环节和技艺掌握方面,或者在某些特定时期,女性甚至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但掌握非遗传承技艺却对男女两性的生活空间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影响。技艺出众的女性传承者个体不得不以“拟男性”的社会身份传承手艺,同时以“女性化”的身份进入日常生活,呈现出分离的性别角色认同。然而这种性别角色的分离状态,最终并未跨越传统非遗传承场域中的性别界限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
李亚妮李亚妮谢崇桥
关键词:女性
实现1995年在北京制定的全球议程——联合国第49届妇地会“北京+10”会议简介被引量:4
2005年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推动了中国妇女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妇女研究的迅速发展和学科化进程。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10周年,《妇女研究论丛》开设“北京+10”栏目,该栏目包括两部分内容:各领域的妇女发展状况回顾与评述;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经验谈’95世妇会对各学科、各领域发展甚至是个人研究的影响。选题主要有押妇女与贫困,重点是参与式扶贫;妇女与就业,重点是女性创业和再就业;妇女与教育,重点是女童教育;妇女与健康,重点是生殖健康教育和推广、妇女与艾滋病;妇女与暴力,重点是反对家庭暴力的组织和项目实施,打击贩卖妇女儿童;妇女与环境,重点是妇女环保组织与女性环保能力建设;妇女与参政,重点是妇女进村委和女性参政能力培养;妇女与媒体,重点是消除媒体性别歧视的法规与民间组织的监测;老年妇女,重点是养老保障与服务;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重点是组织和制度建设、性别意识对公共政策的渗透等领域。每篇文章5000字左右。本栏目自2005年第3期(5月)开办至2006年第2期(3月)结束熏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刘伯红李亚妮
关键词:联合国生殖健康教育妇女研究参与式扶贫女童教育
大众传媒领域法规政策的性别评估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大众传媒领域的性别平等是衡量一个国家性别平等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众传媒领域,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监管经历了迂回曲折的路线,这些对性别平等的宣传倡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性别平等的视角又推动了传媒领域法律法规政策的进步。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李亚妮林丹燕
关键词:大众传媒性别新媒体
“协调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政策研讨会”简介
2009年
2009年4月23日国际劳工组织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共同举办协调工作和家庭的矛盾政策研讨会,探讨如何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冲突,以促进人人享有体面工作的权利与和谐家庭生活的权利,为中国尽早批准国际劳工组织156号公约提供参考依据。来自国际劳工组织、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李亚妮
关键词:家庭生活国际劳工组织国务院法制办妇女儿童工作
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亚太地区“北京+10”妇女非政府组织论坛综述
2004年
刘伯红李亚妮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联合国妇女地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