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政
- 作品数:1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表果连词“肆”的语法化及其方言性质被引量:1
- 2015年
- "肆"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常见的表果连词,其语法化的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先由表"陈设"义的动词演变为表"尽力"义的动词,再演变为表高程度义的程度副词,再演变为表高度强调义的语气副词,再演变为表轻微强调义的语气副词,最后演变为表果连词。表果连词"肆"不见于战国文献,因为它是一个具有方言色彩的语法成分。
- 李为政
- 关键词:语法化西周
- 现代汉语原因介词和表因连词的分野
- 2017年
- 区分现代汉语原因介词和表因连词的标准如下:当标示的原因出现在结果前时,若原因是体词性成分或有自指标记的谓词性成分,不管原因和结果间有没有停顿,因标都是原因介词;若原因是无自指标记的谓词性成分,那么原因和结果间无停顿则因标是原因介词,有停顿则因标是表因连词。当标示的原因出现在结果后时,若原因是体词性成分或有自指标记的谓词性成分,不管原因和结果间有没有停顿,因标都是原因介词;若原因是无自指标记的谓词性成分,不管原因和结果间有没有停顿,因标都是表因连词。
- 李为政
- 关键词:现代汉语分野停顿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新解被引量:3
- 2008年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隐"字常被释为"隐瞒",但从哲学层面进行分析,会发现这种说法有悖于孔子的一贯思想,因而是错误的;同时通过训诂考据,得知这个"隐"字应释为"审度"。训"隐"为"审度"既有哲学上的依据,又有训诂学上的依据。
- 李为政
- 关键词:审度哲学训诂学
- 论从甲骨文到今文尚书的动宾结构模式化及其发展被引量:8
- 2017年
-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而是附加体宾语,这是该时期宾语的典型特征,但西周汉语里客体已取代附加体在宾语中的典型地位。不过,西周汉语和尚书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仍有模式化水平较低的遗迹。
- 马清华李为政
- 关键词:甲骨文西周金文动宾结构
- 表果连词“故”来源考——兼论相因生义的第三种模式被引量:2
- 2012年
- 先秦汉语中表果连词"故"来源于表"往昔,旧时"义的名词"古"。表"往昔,旧时"义的名词"古"受表"现在"义的名词"今"的影响,通过相因生义的方式发展出表果连词义,后来表果连词义的"古"被改写成"故"。在"古"的表果连词义的形成过程中,相因生义的第三种模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李为政
- 关键词:相因生义
- 连词“所以”语法化的历程考察
- 2008年
- 在前人共时和历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义素分析法对连词“所以”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条件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连词“所以”是由表工具的所字结构“所以”经历了从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样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后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语法因素和认知因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李为政
- 关键词:连词语法化
- 比较义动词的两类语法化途径——以“况”、“比似”为例
- 2017年
- "况"与"比似"最初均为动词,"与……相比"义,但二者的语法化途径迥然不同,前者为"比较义动词→递进连词→并列连词",后者为"比较义动词→选择连词→假设连词"。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对差比句的深层语义结构"X1Y1,所以Y2,X2Y3,Y3不如或胜过Y1,所以更Y2"中各要素进行不同的突显和投射。如果突显和投射的是被比较项的比较内容和比较结果,那么就是"况"的语法化途径,如果突显和投射的只是比较结果,那么就是"比似"的语法化途径。
- 李为政
- 关键词:动词语法化
- “长头”辨
- 2010年
- 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文献中有时可见"长头"一词,它实际上是5个同形词的重叠,共有"长的头部、长的前端部分""高个子""学识渊博的人""长头发""长久""经常""排行最大的""所赚的钱"等8种意义。这8种意义之间可以是一词多义的关系,如第一、二、三种意义以及第五、六种意义;也可以是多词多义的关系,如第一、四、五、七、八种意义。
- 李为政
- 关键词: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同形词一词多义
- 近代汉语因果句研究
- 本文以《祖堂集》、敦煌变文等文献为语料,以五个结合为研究方法,以近代汉语因果句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了因果连词的范围和发展、因果句的句式、原因句的修饰成分、因果句主语的位置、因果句的句序、因果连词的隐现、因果连词的语义偏向...
- 李为政
- 关键词:近代汉语因果句因果连词现代汉语
- 文献传递
- 现代汉语因果句的主观性和两域被引量:1
- 2017年
- 现代汉语因果句只有行域、知域两域,只要是有主观性的因果句,都应在知域中理解;只要是表达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并且未用提升主观性手段的因果句,都应在行域中理解。提升因果句主观性的手段主要有六种,一是表达自我断定的因果关系,二是表达违理因果关系,三是使用焦点标记,四是使用反问句或感叹句,五是使用主观性的副词,六是使用倒置因果句。说明因果句和推断因果句均可以通过不用任何手段、用一种手段以及用两种手段来调节主观性的强弱,以实现主观性弱、主观性中、主观性强等三类状态。
- 李为政
- 关键词:现代汉语因果句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