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19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黄斑
  • 8篇疗法
  • 8篇光动力
  • 7篇激光
  • 6篇血管
  • 6篇体腔
  • 6篇腔注射
  • 6篇注射
  • 6篇脉络膜
  • 6篇BEVACI...
  • 6篇玻璃体
  • 6篇玻璃体腔
  • 6篇玻璃体腔注射
  • 5篇动力疗法
  • 5篇光动力疗法
  • 4篇新生血管
  • 4篇联合玻璃体腔...
  • 4篇疗法联合
  • 4篇疗效
  • 4篇脉络膜新生血...

机构

  • 19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9篇丁琴
  • 19篇李丹
  • 19篇宋艳萍
  • 17篇邱金兰
  • 12篇陈中山
  • 7篇黄志坚
  • 6篇赵霞
  • 6篇朱丽
  • 3篇闫明
  • 3篇丁怡
  • 3篇杜茜
  • 2篇叶娅
  • 1篇陈雯
  • 1篇叶湘湘
  • 1篇江黎
  • 1篇徐伟
  • 1篇冯越越
  • 1篇王智
  • 1篇陆云霞
  • 1篇盛双燕

传媒

  • 6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丁琴宋艳萍黄志坚赵霞丁怡廖菊蓉李丹邱金兰
光动力疗法联合不同激光及抗VEGF (Avastin)治疗黄斑部疾病
宋艳萍赵霞丁琴邱金兰李丹
眼科临床如何进行医患沟通
目的 针对我国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促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方法 众所周知,眼底病大多数病种视力较差,治疗的...
丁琴宋艳萍陈中山冯越越邱金兰李丹李琴杜茜
老年黄斑变性与文化程度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的退行性病变,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因此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临床上通常将有软性玻璃膜疣、色素异常和地图样萎缩的AMD称作干性AMD,
陶秋山宋艳萍徐伟王智盛双燕丁琴李丹胡红林陆云霞吴琳陈雯
关键词:黄斑变性教育程度病例对照研究老年人
光动力疗法联合不同激光及Bevacizumab治疗黄斑部CNV的5年临床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不同激光及Bevacizumab治疗黄斑部CNV的5年临床疗效。
丁琴宋艳萍陈中山朱丽邱金兰李丹
关键词:BEVACIZUMAB光动力疗法CNV黄斑部激光
光动力疗法联合不同激光及bevacizumab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5年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不同激光及Bevacizumab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5年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7年至2009年门诊经直接或间接眼底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
丁琴宋艳萍陈中山朱丽邱金兰李丹
光相干断层扫描引导氪红激光诱导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
叶湘湘宋艳萍黄志坚陈中山丁琴廖芙蓉李丹邱金兰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增龄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宋艳萍黄志坚丁琴赵霞丁怡廖菊蓉李丹邱金兰
眼底血管造影的规范流程、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的处理
目的 眼底血管造影,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已成为当前眼底疾病诊断常用的主要检查方法,对于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规范的操作,高度重视注意事项,有预见性的防范...
陈中山宋艳萍丁琴邱金兰李丹李琴杜茜
病理性近视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分析病理性近视患者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对122例(238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行黄斑区OCT检查。患者屈光度数为-6.00— -32.00D。结果OCT检查黄斑区正常者11只眼(4.6%),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反射不均匀及萎缩变薄者211只眼(88.7%);黄斑裂孔31只眼(13.0%),其中合并视网膜脱离者12只眼;无裂孔视网膜浅脱离11只眼(4.6%);黄斑部视网膜劈裂32只眼(13.4%),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28只眼(11.8%),黄斑前膜26只眼(10.9%),其中合并黄斑囊样水肿19只眼;Fuchs斑12只眼(5.0%),黄斑区色素沉着14只眼(5.9%),黄斑出血8只眼(3.4%)。结论OCT在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部病变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朱丽宋艳萍丁琴陈晓陈中山江黎李丹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