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
-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平山病初步临床结果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平山病患者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初步效果及平山病的手术缓解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5月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平山病患者13例,所有患者经神经内科确诊,并除外运动神经元疾病,且保守治疗无效,病情持续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10例采用颈椎前路单纯钛板螺钉内固定术,3例因存在明显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采用颈椎前路ACDF手术治疗。采用改良JOA评分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此外,测量患者颈椎后突(C2~7Cobb角),颈椎活动度(ROM)、颈椎最大屈曲角度(MFA)。[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49个月,平均32.7±15个月。末次随访时,术后伸指震颤症状减轻,但症状未完全消失;肌肉萎缩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良JOA评分由术前的(12.85±1.70)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38±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术后屈曲位颈椎MRI可以观察到脊髓前方压迫缓解,并有局部脊髓膨胀表现。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较,C2~7Cobb角[(10.69±11.12)°vs(8.08±8.14)°,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颈椎活动度[(71.92±15.65)°vs(37.69±11.18)°,P<0.001]和颈椎最大屈曲角度[(37.08±6.80)°vs(20.15±8.65),P<0.001]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前路内固定或融合手术能够限制平山病患者颈椎过度前屈,从而减少颈椎活动时脊髓前侧的反复撞击,减缓甚至停止上肢远端肌萎缩的进展。
- 朱继超刘宝戈王磊麻松崔维朱迪张舵
- 关键词:平山病颈椎前路手术手术疗效
- 颈椎重度退变畸形综合评估与诊疗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 刘宝戈崔维王磊麻松曾峥朱迪朱继超张舵李晨曦
- 颈椎退变疾病发病率为8.11%,其中41%的患者可进展为颈椎退变畸形,导致感觉运动障碍,存在极高致瘫风险。既往对该疾病研究较少,现有诊疗依靠医生经验,缺乏统一有效的诊疗体系指导,疗效差异大。项目组历经10年,在多项国自然...
- 关键词:
- 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固定术后合并上肢外展上举功能受限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固定术后合并上肢外展上举功能受限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12 年2 月-2013 年6 月间因颈椎病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的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117 例患...
- 朱迪刘宝戈王磊朱继超崔维曾峥亢卫波杨江
- 关键词:颈椎
- 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高度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了2012年3月-2014年8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的患者共计82例.其中男性43例,女...
- 朱迪刘宝戈杨江朱继超王磊崔维
- 关键词:椎间隙高度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 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高度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了 2012年3月-2014年8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的患者共计82例.其中男性43例,...
- 朱迪刘宝戈朱继超齐登彬王磊崔维
- 关键词:椎间隙高度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并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固定术8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拔除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及疗效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3天时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分别为(1.1±0.6);(0.1±0.09),对照组术后24 h,术后3天时VAS评分分别为(0.7±0.8);(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Odom疗效满意度(97.4±2.1)%高于对照组(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除引流管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1.3±4.4) h,(23±6) h及(8±5)天,均短于对照组(44.5±8.2) h,(49±5) h及(16±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吞咽困难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40 (12.5%),4/40 (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8/43 (41.8%)及13/43 (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康复及整体疗效,改善术后康复,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重要创新与完善。
- 佟静刘宝戈崔维朱迪曾峥
- 关键词:康复护理颈椎病
- 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 2012年3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骨科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单节段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患者。并分析了单纯椎间隙塌陷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术中恢复椎间隙高度的重要性,总结了术中椎间隙高度的恢复与术后疗效的相...
- 朱迪杨江刘宝戈朱继超王磊崔维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临床疗效
-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方式选择及临床效果
-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手术中截骨矫形方式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2013 年5 月-2017 年5 月收治28 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男16例,女12 例,年龄30~68 岁,平均50.5 ...
- 王磊刘宝戈崔维朱迪张舵
- 关键词: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截骨矫形
- 小切口前路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四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前路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四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因颈椎病行四节段前路椎间隙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固定融合的患者24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采用Odom标准评价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疗效的主观满意度;同时采用X线及CT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术前,术后随访时颈椎曲度,活动度,融合节段高度,C2~7矢状位力线(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倾斜角(T1 slope)等参数,并计算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结果 24例均获完整随访,随访21~68个月,平均(40.6±5.3)个月,手术时间110~230 min,平均(133±24.2) min。术中出血65~300 ml,平均(85.5±33.6) ml,术后1个月随访时VAS、JOA、NDI评分分别为(1.7±1.75)分,(10.5±1.58)分及(13.4±6.02)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2.23)分,(12.8±1.61)分及(14.7±5.91)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评分与术前VAS评分(4.1±2.53)分,JOA评分(8.3±1.05)分及NDI评分(30.1±7.2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dom标准,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7.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分别为(17.8±5.76)°、(15.3±5.87)°较术前颈椎曲度(8.9±7.85)°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高度分别为(80.5±6.55) mm、(78.8±5.83) mm,均高于术前的(72.4±8.4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2~7SVA及T1 slope分别为(24.5±8.67) mm、(28.1±7.32)°;(23.9±7.17) mm、(27.9±8.11)°均较术前(21.4±9.63) mm、(23.6±6.56)°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达89.7%。并发症包括吞咽�
- 朱迪李晨曦刘宝戈朱继超张舵王磊崔维麻松
- 关键词:颈椎病
- 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因颈椎病行多节段前路椎间隙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固定的老年患者3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对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进行评价,采用Odom's标准评价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同时采用X线及CT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活动度、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角度Cobb角、C2~C7矢状位力线及末次随访时的Cage沉降率、融合率等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4~48个月,平均(35.0±5.3)个月,手术时间85~180min,平均(110.0±21.3)min。术中出血20~150ml,平均(50.3±10.6)ml,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3、28.21,P=0.001、0.001);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随访时颈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颈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整体优良率为84.6%(33/39)。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曲度及C2~C7矢状位力线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颈椎整体曲度及融合节段高度发生不同程度的丢失,末次随访时丢失程度明显高于术后1年随访时丢失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手术节段融合率为87.2%(102/117),Cage沉降率为21.4%(25/117)。结论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融
- 朱迪李晨曦刘宝戈张舵朱继超麻松崔维王磊
- 关键词:颈椎病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