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华 作品数:50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艺术 经济管理 更多>>
再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 被引量:7 2014年 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重要而复杂的概念。这一概念在柏拉图哲学中具有特殊意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也有独特内涵。实践智慧与技艺具有不同范围,它与工具理性无关。实践智慧既不附属于理论智慧,也不是后者的较低阶段。它在幸福生活中应能担当一定的责任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朱清华沉思何以是一种生活实践? 2020年 海德格尔所揭示的古希腊的智慧(σοφiα)以及沉思(θεωρεiν)等概念的源始意义,表明海德格尔并未将它们列入非本真或衍生的生存活动。相反,在向另外一个开端的过渡中,重新占有及重演这些源始概念是必经之途。海德格尔在前期思想中并未对沉思的生存方式充分展开,因为他的重点在于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φρoνησις)以及技艺(τεχνη)等概念的诠释。在海德格尔中后期的思想中,运思活动被认为是揭示存在的真理的重要方式。海德格尔在前期未曾展开的对沉思的阐释,在后期通过运思(Denken)、沉思(Besinnung)、思考(Bedenken)等概念展开。作为为此在之生存奠基的存在之思,哲学沉思活动也是最高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海德格尔所说的哲学运思与他所批判的形而上学的反思是有区别的。 朱清华关键词:沉思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真理发生的五种方式与本真状态 被引量:4 2021年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等文本中提到了几种特别的生存方式,并将它们看作存在之真理发生的方式,但对它们大多未加明确解释,因而其含义不明。从海德格尔中后期提出的"真理的发生作为斗争和争执"出发,系统地探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真理发生的这五种方式以及与此对应的五种实际生存样式,可揭示出它们的真实含义。同时,由于真理的发生需要"此"作为居有的发生之所和敞开之地,而此-在是人之存在的本真状态,因此这五种方式是出自存在之真理的人的本真生存样式。这是海德格尔随着对存在理解的拓宽和加深,对《存在与时间》未及展开的本真状态之实际生存样式的进一步确定。在此视角下可更具体地说明,能够成为"此"而本真地生存的是那些真正的艺术家、建筑师、政治家、诗人、思想者等。 朱清华关键词:真理 本真状态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诠释的基础——现象学方法的互通 被引量:1 2008年 海德格尔秉承现象学的传统,要"回到事情自身"。但是他的现象学方法却完全不同于胡塞尔,而是回到了亚里士多德。本文通过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拯救现象"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都具有的对人的生存源始的关注,说明,亚里士多德作为一种源始的和"存在者"意义上的现象学,为海德格尔探讨人的存在乃至存在问题自身,提供了最基本的出发点。 朱清华作为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的海德格尔 被引量:1 2016年 一离开传统,无人能思;当传统未经专门思考之时,当传承下来的思想方式与概念在未经研究的情况下就发挥效用(Geltung)时,传统的作用尤其有力。此外,每一思想活动都从属于确定的事物性前设(Vorgabe);而一种特殊的发问立场(Fragestellung)能够规定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新纪元,以至于降生于这一时代或新纪元的每种思想。 君特·菲加尔 李强 朱清华关键词:《存在与时间》 存在论 形而上学导论 实际性 海德格尔后期时间观念辨析 被引量:2 2022年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试图经由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把握存在,时间性是此在存在的可能性条件,是追问存在的超越的视域。海德格尔在后期没有放弃早期时间解释的一些基本特征,而是力图突破《存在与时间》中一些形而上学残余导致的对时间以及存在的解释的局限。后期海德格尔提出了时间和存在更源初的来源——"居有"(Ereignis)。在居有中发生的是存在的天命"派送"(Schicken)和源初时间的伸展到达。本真的三维时间是居有作为"es gibt Zeit"(有时间)中的"es"所给出的礼物。礼物的接受者是被居有的此—在,后者作为建基存在的真理的"时机之所"(Augenblicksst?tte)恰恰是深渊,即无根据之根据。在基础存在论中意图用时间解释存在的超越论在后期也被存在历史的历史时间所取代。海德格尔试图以这种方式克服追问存在的形而上学框架和主体中心,为存在之思打开新的视域,但是否成功仍是有疑问的。 朱清华关键词:超越论 海德格尔的元政治学和被隐蔽的“内在的真理” 2024年 近年研究证实海德格尔原始手稿中有“国家社会主义的内在真理”这样的表达。但这个发现并不能证明海德格尔哲学是纳粹政治学。“内在的真理”这个概念跟海德格尔这一时期构建元政治学的设想有关。作为区域的元存在论,元政治学要将存有的真理落实到存在者层面的政治活动中。而存在的真理则通过荷尔德林的诗显现为“亲密性”这一比希腊的■更为源初的概念。从海德格尔的元政治学理论构想来看,他是以“国家社会主义的内在真理”之名来构思他所认为的理想政治之基础,而非为任何现成的纳粹运动提供思想基础。他所谓的“精神的国家社会主义”指的并非现实政治中的国家社会主义,而是元政治学用来称呼它要促成的涉及民族和此在本质的运动的名称。元政治学的构想没有成功,并不表明海德格尔思想的失败。 朱清华海德格尔的αληθετα αληθεια是海德格尔的一个核心概念,对它的诠释贯穿海德格尔思想始终。在前期,海德格尔以Dasein的生存境域为核心,阐明aletheia在基础存在论中的含义,aletheia可以看作Dasein的本真的生存和决断。3... 朱清华关键词:DASEIN 文献传递 海德格尔存在视野下的人的本质 2017年 海德格尔对关于人的本质的传统说法都予以质疑。传统哲学在回答“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我是谁”这些问题时,总是诉诸灵魂实体、意识、人格、自我、主体等。它们是在人的各种不断变化的行为和体验中保持同一的东西,被称为“主体”。海德格尔认为以往对人之本质问题的回答的主导线索就是主体性。《存在与时间》的首要任务是摒除主体性。那么,他所破除的主体性之实质到底是什么? 朱清华关键词:《存在与时间》 主体性 传统哲学 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中“看”的解构 被引量:5 2009年 海德格尔对"看"有着特别的兴趣。这种兴趣首先是他在现象学中引出和培养起来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对看的重视最终却指向了一种特别的看的样式——对理智的直观这种理论的凝视。笛卡尔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将"我思"之直观作为一切确定性的基础。在他之后,看的关系成了表象和被表象的关系。海德格尔在基础存在论中指出了人生存的原初的"看"的样式,从而说明,哲学史上占统领地位的直观这种看的样式,实际上是原初的看的衍生样式。但是这种衍生的看以数学的平均样式成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科技时代对物的片面的看的方式导致"座架"的形成。在座架中,世界变成一个图像,人作为表象的主体获得对世界的完全的统治。但是座架对人的存在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如何摆脱这个危险,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思考的问题。 朱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