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辉

作品数:60 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关节
  • 15篇膝关节
  • 14篇关节镜
  • 13篇半月板
  • 10篇手术
  • 9篇成肌细胞
  • 8篇康复
  • 8篇关节炎
  • 8篇半月板损伤
  • 7篇性关节炎
  • 7篇骨性
  • 7篇骨性关节
  • 7篇骨性关节炎
  • 6篇软骨
  • 6篇微创
  • 6篇膝关节骨性
  • 6篇膝关节骨性关...
  • 6篇比格犬
  • 5篇术后
  • 4篇中老年

机构

  • 39篇同济大学附属...
  • 10篇复旦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沪东造船厂

作者

  • 57篇朱文辉
  • 44篇王予彬
  • 19篇卢亮宇
  • 12篇王惠芳
  • 8篇袁锋
  • 7篇顾羊林
  • 6篇崔芳
  • 6篇李靖龙
  • 5篇陈世益
  • 5篇孙文琳
  • 4篇李国平
  • 4篇朱国兴
  • 4篇郝跃东
  • 4篇陈鹏
  • 3篇程晏
  • 3篇师东良
  • 3篇李云霞
  • 3篇潘惠娟
  • 2篇李国风
  • 2篇王亮

传媒

  • 10篇中国运动医学...
  • 8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生活与健康
  • 2篇第一届全国膝...
  • 2篇第十三届亚洲...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体育科研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家庭用药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健康必读(健...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肌细胞-PLGA支架复合物修复比格犬半月板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成肌细胞种植于聚乳酸聚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软骨定向诱导后植入比格犬体内修复半月板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将来源于比格犬的成肌细胞培养传代至第4代,收集后以5.0×106细胞/cm3材料体积密度将细胞接种于PLGA支架中,含50 ng/ml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2(CDMP-2)和2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14 d。然后将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24只比格犬半月板缺损模型中,术后4、8、12周取材,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作为评估指标。结果术后4、8、12周各项检测结果显示PLGA支架材料逐渐降解吸收,而成肌细胞可逐渐合成分泌新生胶原,并最终形成半月板样纤维组织,而对照各组缺损区则仅见少许纤维组织样的修复组织。结论利用成肌细胞经体外扩增及细胞因子刺激后,以PLGA支架为载体,按一定的细胞密度复合培养后,植入关节腔内修复半月板局部缺损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可行的修复半月板损伤的方法。
顾羊林陈鹏王予彬朱文辉朱国兴
关键词:成肌细胞软骨素半月板
hCDMP-2基因转染比格犬成肌细胞促进半月板纤维软骨组织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设立相应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索比格犬成肌细胞在转染了hCDMP-2基因后对比格犬半月板纤维软骨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在PubMed上检索hCDMP-2 CDS序列,进行CDS序列合成,hCDMP-2基因PCR...
朱文辉王予彬
牵引对颈椎椎间隙影响的初步实验:1例报告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CT观察颈椎在牵引状况下椎间隙改变的情况,探讨颈椎牵引的机制。方法:对一正常成年人,采用平卧位重锤式持续牵引,重量为1/8体重、1/6体重,采用GE公司UltraLightspeed8排螺旋CT作全颈椎的扫描,每层1.25mm,并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显示颈椎椎体三维结构和正中矢状位结构。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颈椎牵引不能明显地改变颈椎椎间隙,相反常规颈椎牵引结束后颈椎椎间隙则相应的增长。结论:牵引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牵拉反射,改变椎间隙,消除或减轻刺激症状,恢复颈椎正常功能。
李伟民朱文辉
关键词:牵引术生物力学颈椎康复
老年骨关节病的微创手术与康复被引量:1
2011年
2010年我同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4亿,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骨关节疾患患者在80%以上,我国骨关节病患者已超过1亿.老年人骨关节疾患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老年人骨关节疾患的治疗也成为包括老年医学科、骨科、运动医学科、关节外科、内科各系统专科以及康复科等多学科关注的重点.由此,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了"骨与关节十年",学术界专门成立了‘骨关节炎学会",康复界提出"使伤病老人达到病而不残、伤而不残和残而不废"等都是针对这一医疗难题展开的世界性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事件,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本文评述老年入骨关节疾患采用微创手术和康复治疗的现状与发展.
王予彬朱文辉
关键词:老年骨关节病微创手术康复科骨关节疾患康复治疗老龄化社会
关节镜外科应该是一个学科领域被引量:5
2010年
王予彬朱文辉
关键词:关节镜外科微创外科外科领域微创技术导向性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在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然后筛选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6篇文献入选本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使用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和重建术后的脑功能。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P27电位缺失,重建手术并未恢复P27电位。P27电位缺失者功能较好。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大脑额部θ功率区活动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对侧的丘脑、顶后部皮质、初级感觉运动区、基底核—外侧苍白球、次级躯体感觉区、扣带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和同侧的小脑和初级感觉运动区的激活消失,但是对侧辅助运动前区、对侧次级躯体感觉区后部和同侧颞下回后部的激活增强。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有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
师东良李靖龙孟涵朱文辉卢亮宇王惠芳翟华王予彬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的康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研究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康复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方法:本组病例分为A组(运动员组)36例,B组(普通人群组)45例,经临床检查与MRI检查术前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并由一位关节镜专科医师用微创外科技术行损伤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术后采用康复计划,由一组治疗师实施康复训练。随访时采用临床症状、体征、Lyshlom评分法、膝关节百分法进行评估。结果:A组2例,B组1例剧烈活动后关节疼痛,A组2例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16个月损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再手术,其余病例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正常。Lyshlom评分:A组术前:51.85±18.65,术后93.00±7.00,B组术前:52.38±16.02,术后:92.00±6.00(P<0.01)。膝关节百分法:A组术前:49.56±16.64,术后:92.00±5.00;B组术前:50.43±16.02,术后:94.00±6.00(P<0.01)。两组术前、术后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外科技术及其康复计划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无论是运动员还是非运动员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对竞技运动员来讲,存在术后早期康复中过度负荷和训练引起临床症状的倾向,康复中后期的肌力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等显然达不到运动员竞技状态恢复的要求,相关的研究值得康复医学界的重视。
王予彬王惠芳崔芳孙文琳朱文辉袁锋卢亮宇
关键词:运动员膝半月板微创治疗康复
注射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肌肉Ⅱ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观察活血生肌类中药对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IIb型肌球蛋白重链 (myosinheavychain ;MHC)及Ⅰ、Ⅲ型胶原 (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打击装置造成 12 6只大鼠后肢肌群钝挫伤 ,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semi -quantitativeRT-PCR)分析mRNA的表达。结果 :(1)急性钝挫伤后 ,各组大鼠骨骼肌II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高 (P <0 .0 1)。 (2 )修复过程中 ,注射活血生肌类中药治疗组大鼠IIb型MHCmRNA表达水平的升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1) ,但低于注射IGF -I治疗组 (P <0 .0 5 )。 (3)修复过程中 ,注射活血生肌类中药治疗组大鼠Ⅰ型与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1) ,与注射IGF -Ⅰ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 ,注射活血生肌类中药能有效地促进Ⅱb型MHCmRNA表达 ,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 。
朱文辉陈世益任惠民李云霞
关键词: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半定量RT-PCR
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芬太尼和口服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芬太尼和口服非甾体类药物(NSAIDs)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术后关节腔内注入芬太尼,并在术后给予美洛昔康口服;B组术后关节腔内注入芬太尼;C组术后给予美洛昔康口服。分别在术后2、8、24、48、72h,以VAS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结果:2hA组较B组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h后A组评分较B组更低(P<0.05),A组和B组较C组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芬太尼与美洛昔康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芬太尼较美洛昔康效果更佳。
袁锋王予彬朱文辉卢亮宇
关键词:关节镜术后镇痛芬太尼美洛昔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和联合髌外侧减压及康复治疗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对比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和联合髌外侧减压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美国风湿学会膝OA诊断标准选择膝骨性关节炎85例。采用抽签分组,A组行单纯关节镜下清理术,共39例;B组行关节镜下清理术+髌外侧减压术,共46例。手术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术后由同一康复组实施康复训练。2组均在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分别用Lysholm评分表、膝关节百分法评分表及简化McGill疼痛量表PPI评分,以及髌骨倾斜试验、髌骨滑动试验等进行评估。结果A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膝关节百分法和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术后3个月Lysholm、百分法和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A组恢复情况优于B组,术后6个月B组Lysholm评分优于A组。结论髌骨活动受限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清理术与术后康复可以改善膝部症状与膝关节功能。关节镜下清理联合髌外侧减压术后早期临床症状改善,随着康复训练的进展,6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膝部功能明显改善,优于单纯的关节镜下清理术。
王予彬王惠芳朱文辉潘惠娟崔芳卢亮宇孙文琳袁锋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康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