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军

作品数:51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缺损
  • 11篇上颌
  • 8篇前牙
  • 7篇牙种植
  • 7篇义齿
  • 7篇颌骨
  • 7篇下颌
  • 6篇种植体
  • 5篇上颌窦
  • 5篇颌骨缺损
  • 5篇下颌骨
  • 5篇口腔
  • 5篇骨缺损
  • 4篇整复
  • 4篇皮瓣
  • 4篇前牙区
  • 4篇组织缺损
  • 4篇腓骨
  • 4篇颌面
  • 4篇下颌骨缺损

机构

  • 3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1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市中西医...
  • 1篇南京市白下区...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作者

  • 51篇朱志军
  • 26篇邢树忠
  • 23篇万林忠
  • 10篇陶震江
  • 9篇汤春波
  • 8篇王国平
  • 8篇吴煜农
  • 6篇陈宁
  • 5篇戴文雍
  • 5篇王来杰
  • 4篇武和明
  • 4篇袁冶
  • 4篇沈铭
  • 4篇光寒冰
  • 3篇宋晓陵
  • 3篇周国兴
  • 3篇李明
  • 2篇邱憬
  • 2篇李家锋
  • 2篇方赵平

传媒

  • 9篇口腔医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口腔种植...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上海生物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首届两岸四地...
  • 1篇第七届全国口...
  • 1篇2004年中...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10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
<正>目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 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强度高,比重低,生物相容性好,但加工工艺复杂, 应用高温自蔓延合成法(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
邢树忠王世栋唐玲芳宋晓陵王来杰朱志军姚维群
文献传递
茎突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总结茎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 12例 (14侧 )茎突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9例 (11侧 )确诊茎突过长 ,在全景X线片上测量 ,最短者 2 7mm ,最长达 3 8mm。茎突向内侧弯曲 2例 ,1例茎突舌骨肌韧带骨化 ,X线片显示茎突增粗。本组病例均行颈侧手术径路茎突切短术 ,茎突切除最长 18mm ,最短 6mm ,手术效果好。结论 茎突综合征不单是由于茎突过长所致 ,还与其方位与形态异常有关。全景片可作为其常规检查方法。
朱志军邢树忠万林忠
关键词:茎突茎突综合征曲面体层摄影
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颅颌面缺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和类型颅颌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的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颊、面下部、舌、口底等部位缺损354例;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修复舌、口底、下颌骨复合性缺损2例;带蒂胸大肌筋膜瓣修复舌、口底缺损15例;游离胸大肌皮瓣修复颅底、上颌骨、颧面部缺损4例,胸肩峰动静脉分别与颌外动脉、颈外静脉或面总静脉吻合。结果带蒂胸大肌皮瓣完全成活338例,3例完全坏死,4例部份坏死。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6例完全成活,1例完全坏死。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及游离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带蒂胸大肌筋膜瓣完全成活,肌瓣表面在术后3~4个月出现黏膜化,但其中2例肌瓣表面在术后3个月时仍有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彻底清创后方黏膜化。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应选用不同种类的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扩大了适应证。
万林忠邢树忠朱志军陶震江吴煜农叶金海袁冶武和明
关键词:组织缺损胸大肌皮瓣
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在较低牙槽骨高度上颌后牙区使用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使用价值。方法 2009—2011年,选取窦底骨高度为3~6 mm患者26例,共植入37枚短种植体,随访25~48个月(平均36个月),回顾其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Buser和Cochran存留标准评估短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37枚短种植体一例修复前失败,成功率97.3%。复查X线片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均小于1.5 mm。结论对于窦底骨高度严重受限的病例(3 mm≤高度≤6 mm),短种植体可以取得良好的且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相同的稳定性。
刘林娟朱志军沈铭
关键词:上颌窦底提升存留率
颞肌瓣在上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正>目的:总结应用颞肌筋膜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经验。材料和方法:应用颞肌(筋膜颅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中位年龄53岁。病种包括:牙龈癌12 例、上颚癌11例、上颌...
邢树忠陶震江万林忠朱志军施星辉袁冶刘杰
关键词:颞肌筋膜瓣上颌骨缺损
文献传递
自体髂骨移植在上颌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牙种植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髂骨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上颌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髂骨块状骨移植,将移植骨修整后的骨屑及人工骨混合填塞于块状骨周围间隙内,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充分减张后缝合创面。术后4-6个月共植入45枚种植体,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45枚种植体在愈合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脱落,骨结合良好,留存率100%;复查X线片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均小于1mm,患者的外形和咬合均恢复良好。结论:自体髂骨块状骨移植是解决上颌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时种植修复的有效方法。
沈铭朱志军周芷萱李俊袁志瑶陈宁
关键词:髂骨骨移植牙种植上颌前牙区
前牙区种植义齿的个性化美学修复技术
2013年
目的:由于导致牙列缺损、缺失原因复杂,缺牙区组织结构、咬合关系、咀嚼功能等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治疗方案的个性化极其重要,是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性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探讨在不同的条件下前牙种植美学修复方案的设计。方法:部分牙缺失区域、由于解剖结构异常、存在骨缺损,或者受术中视野、手术者经验及技巧的影响,导致植入种植体位置、方向和深度的欠佳,会给后期的种植修复带来困难。将种植体异常的临床表现分类,通过分类具体讲述不同的种植修复病例的个性化设计和治疗方案。采用不同材料的个性化基台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技术,完成86例前牙区的种植美学修复。结果:以前牙区种植体咬合空间的变化分类概括了临床常见的前牙区种植美学修复问题,在取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前提下,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指导。结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种植义齿前牙区的美学修复至关重要。
汤春波戴文雍朱志军光寒冰
关键词:美学前牙
前牙即刻种植2年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前牙区即刻种植义齿2年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11月,行前牙区即刻种植治疗患者18例,共植入种植体24颗。完整随访24个月,通过临床检查、X线检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在种植体植入后周围龈沟深度、牙龈指数、种植体松动度及种植体周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并调查患者对种植牙临床效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2年的临床观察,种植体周围龈沟深度及牙龈无异常,种植体无松动,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影区,种植体植入第1年骨吸收量<2.0 mm,第2年骨吸收量<0.2 mm,临床2年存留率达100%,患者对种植牙临床效果总体满意度为91.7%。结论前牙即刻种植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方诚王国平朱志军
关键词:骨吸收骨结合
腓骨肌(皮)瓣一期整复下颌骨缺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应用游离腓骨肌 (皮 )瓣一期整复下颌骨缺损。方法 以腓动静脉为血管蒂切取腓骨肌瓣 ,根据下颌骨缺损的特点 ,对腓骨进行截骨塑形 ,按定位钢板定位后的下颌骨缺损形态和长度准确就位 ,用小钛板或重建板进行移植骨坚固内固定。结果  18例腓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全部获得成功。腓骨截成二段者 10例 ,三段者 3例 ,5例未截断。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术后面部外形恢复满意者 16例 ,咬合关系正常者 14例 ,张口度正常者 14例 ,3例患者术后接受活动义齿修复 ,1例行种植义齿修复并获得良好的咀嚼功能。结论 腓骨肌瓣是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其具有骨量充足、外形好、成功率高等优点。
万林忠邢树忠朱志军吴煜农陶震江
关键词:腓骨肌瓣下颌骨缺损坚固内固定
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第一部分:多孔体的研制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研制孔洞分布均匀,孔隙率高又有一定强度的镍钛合金多孔材料,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探寻修复颌骨缺损的新材料和新方法。材料和方法:应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制成镍钛合金多孔体,观察多孔体的孔洞分布,孔洞形貌及孔隙率。结果:预热温度是影响多孔体的最重要的因素,当预热温度为400℃时,多孔体孔隙形成率达最大值70%,压缩强度为100MPa,形状恢复率达92%。结论:自蔓延高温合成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多孔体比重轻,强度高,孔隙可能有利于与周围组织的结合,可望成为良好的颌骨修复代用品。
邢树忠王世栋杨晓曦王来杰朱志军朱志军
关键词:镍钛记忆合金生物医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