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军

作品数:127 被引量:46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局指令性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脑损伤
  • 18篇颅脑
  • 17篇手术
  • 15篇细胞
  • 14篇颅脑损伤
  • 13篇外科
  • 13篇减压术
  • 11篇凋亡
  • 11篇血管
  • 11篇胶质
  • 8篇蛋白
  • 8篇入路
  • 8篇椎间盘
  • 8篇细胞凋亡
  • 8篇胶质瘤
  • 7篇学习记忆
  • 7篇重型
  • 7篇重型颅脑
  • 7篇椎间盘减压
  • 7篇外科手术

机构

  • 86篇华北煤炭医学...
  • 3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1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北京市垂杨柳...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三博脑科...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24篇朱军
  • 65篇付爱军
  • 51篇李建民
  • 44篇刘清军
  • 35篇陈通
  • 29篇刘刚
  • 25篇李建珉
  • 22篇张云鹤
  • 18篇程爱国
  • 15篇杨鹏
  • 12篇孙泽林
  • 11篇张新庆
  • 9篇李云
  • 8篇李群喜
  • 8篇赵庆锁
  • 8篇邹西峰
  • 7篇王瑞刚
  • 7篇薛承景
  • 6篇程爱国
  • 6篇刘爱学

传媒

  • 1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1篇华北煤炭医学...
  • 9篇中国综合临床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综合临床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河...
  • 4篇山东医药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针灸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2篇2015
  • 1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9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病毒介导的p16基因对TJ899细胞系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五型腺病毒载体 (Ad5 )携带p16基因对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TJ899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 (SP法 )测定p16蛋白表达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生长状态。结果 重组体腺病毒能介导p16外源基因在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TJ899细胞中阳性表达 ,6d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为 93% ,并且能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腺病毒介导p16基因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 。
朱军孙泽林戚晓渊李建珉程爱国
关键词:P16基因表达恶性脑胶质瘤
脑外伤患者胃粘膜pH值测定及临床意义
1998年
王大力李世瑛张强张新庆赵庆锁朱军程爱国
关键词:脑损伤胃粘膜PH值
尸头标本血管灌注成像技术在神经解剖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将神经外科解剖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技术结合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在解剖学研究以及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适当的造影剂与彩色乳胶灌注剂混合,用5具新鲜尸头标本应用改良后的方法进行血管灌注,灌注后进行CT扫描,结果在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选择76%泛影葡胺与彩色乳胶按1:8比例混和,能固化进行解剖研究并使血管有较高CT值与周围软组织区分开。3D-CTA处理后可以取得研究区域的三维立体图像。经解剖比较血管位置及走行与CTA相符。结论 3D-CTA在神经外科解剖中的应用丰富了解剖学研究的内容,有助于颅内血管病及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设计。
朱军付爱军肖海龙刘刚刘清军
关键词:CTA灌注成像神经解剖手术入路计算机工作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用日本SLT公司研制的Nd-YAG激光治疗仪,波长1.064nm。在数字减影机X线引导下,经内脏鞘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将穿刺针插入椎间盘中心,然后插入光导纤维(400mm),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髓核,调节激光输出功率为10J/s,每个椎间盘使用激光总能量250~500J/s。结果本组治疗15例22个椎间盘,随访6~18个月,参考William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率达93.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
付爱军朱军李建珉张云鹤刘刚陈通刘清军
关键词:激光颈椎病神经根型减压术
颞下锁孔入路至鞍上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颞下锁孔入路到达鞍上区的显微解剖特点及常用间隙 ,为经该区的显微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在 2 0侧尸头标本上模拟颞下锁孔入路 ,测量术中标志点与鞍上区各重要结构间的距离。结果 颧弓根到动眼神经的距离为 (3 .830± 0 .2 0 1 )cm ,到大脑后动脉与后交通动脉交点的距离为 (4.638± 0 .2 89)cm ,到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交点的距离为 (4.2 4 9± 0 .2 68)cm。颞下锁孔入路进入鞍上区常用的侧方间隙主要有四个 ,通过不同间隙可以到达不同的鞍上结构。结论 颞下锁孔入路可以通过外侧各间隙到达鞍上区 ,无需过度牵拉脑组织。
肖海龙张慧英朱军付爱军刘刚刘清军孙泽林
关键词:颞下锁孔入路鞍上区锁孔手术显微外科手术解剖学
改良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后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后部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后部入路清除壳核出血患者41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患者1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效果、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小骨窗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改良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后部入路清除脑内血肿方便可行,同样能够达到大骨窗手术组的效果,且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张新庆张锟许康尹晓亮朱军程爱国
关键词:小骨窗外侧裂
弥漫性脑动静脉畸形的特征与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张新庆余新光朱军许百男周定标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显微手术
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
2009年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是否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方法将制作好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脑损伤模型24h后经尾静脉植入GFP标记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的骨髓源干细胞。在植入后2、4和8周取脑,用GFAP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星形胶质细胞,GFP显示骨髓来源细胞,观察损伤组织边缘的胶质界膜中是否存在GFP/GFAP双阳性细胞。结果在损伤组织边缘可见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骨髓干细胞来源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这对脑外伤的恢复和组织工程材料的植入有重要的意义。
邹西峰朱军李建民张海燕赵春礼徐群渊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脑损伤绿色荧光蛋白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临床分析
1991年
急性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继发性病变。伤后三天内出现颅内血肿症状者称为急性血肿,伤后8小时内出现脑受压体征者称为特急性血肿。我科1988~1989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
韩富朱军李建民边泽军程爱国
关键词:颅内血肿急救
构建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闭合性骨折大鼠模型:骨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合并下肢骨折颅脑损伤患者的骨折手术时机仍存在争论,颅脑损伤后早期骨折加速愈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目前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闭合性骨折动物模型的制备报道较少,需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以供临床研究。目的:制备稳定的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闭合性骨折大鼠模型,观察颅脑损伤后大鼠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分析脑损伤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速度的影响机制。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制备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骨折模型及单纯股骨骨折模型,每组24只。分别于造模后7,14,28 d分批处死大鼠,截取骨折端长10 mm左右股骨骨痂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大鼠骨折位点骨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表达吸光度(A)值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显示,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组在7,14 d与单纯骨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造模后28 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组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骨折组的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骨折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脑损伤后合并股骨骨折模型大鼠骨折愈合的早中期表达增高,有利于多种细胞趋化、增殖与分化,促进成骨。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能是脑损伤后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
肖增兵陈通付爱军朱军李建民李素花孙东良于灵灵王瑞刚宋向奇
关键词:颅脑损伤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