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凤兰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诊
  • 2篇院前急救
  • 2篇流程管理
  • 2篇急救
  • 2篇急诊伤害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机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院内安全转运
  • 1篇烧烫伤
  • 1篇烫伤
  • 1篇徒手心肺复苏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骤停
  • 1篇专职护士
  • 1篇转运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7篇曾凤兰
  • 2篇余惠
  • 2篇李勤
  • 2篇李书琴
  • 2篇伍艮玉
  • 2篇周晓红
  • 2篇叶翠萍
  • 2篇郑学东
  • 1篇罗立荣
  • 1篇张倩
  • 1篇关信民
  • 1篇谭惠仪
  • 1篇叶东红

传媒

  • 2篇应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应用流程管理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的效果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对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的影响。方法评估院前急救出车现有流程,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流程,全方位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流程管理。比较流程管理前后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结果流程管理前后院前急救出车时间由(2.68±0.94)min缩短到(2.04±0.7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前后,除2—3min时间段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出车流程中,能有效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提高院前急救出车效率。
余惠谭惠仪曾凤兰伍艮玉李书琴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流程管理
2014年广州市某哨点医院急诊伤害的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哨点监测医院急诊伤害的病例特征,为预防控制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监测哨点医院,对其2014 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的急诊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4 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期间监测医院的急诊伤害监测系统共收集8 011 例伤害报告数据,男女比例为1.4∶1.伤害的职业分布以学龄前儿童(19.2%)、商业服务业人员(18.7%)、离退休人员(17.5%)、专业技术人员(14.0%)、学生(11.1%) 居多.伤害原因排前3 位的分别是烧烫伤(33.0%)、跌倒坠落(27.9%)、刀/锐器伤(14.8%).伤害发生地点排前3 位的是家中(57.6%)、公路/街道(14.1%)、贸易和服务场所(12.2%).结论男性人群、19~59 岁年龄组、学龄前儿童、商业服务人员、离退休人员等是伤害高发的人群,伤害性质以烧烫伤、挫伤/擦伤、钝器伤、开放伤等居多,建议对居民开展常见伤害发生后紧急处理方法的健康教育.
周晓红李勤曾凤兰郑学东叶翠萍
关键词:急诊
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急诊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小儿惊厥急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小儿惊厥的急诊抢救质量。方法:选择应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前(2013年11月~2014年5月)及应用链式流程管理后(2014年6月~2015年6月)2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急救操作执行总分。结果:实施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后护士抢救措施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小儿抢救应用链式抢救流程管理,能有效缩短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质量。
曾凤兰叶东红罗立荣
关键词:急诊小儿惊厥
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的实施与成效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5月院前急救病例978例作为对照组,由传统的急诊科护士兼院前急救出诊完成;选择2011年7—9月院前急救病例102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院前急救均由专职护士队伍人员出诊。比较实施院前急救专职护士模式前后院内反应时间达标情况及专职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情况。结果实施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后,院内反应时间缩短,达标率由实施前的99.3%上升到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专职化运作后,护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以及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止血包扎、脊柱板固定的技能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成绩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颤仪与便携式呼吸机的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提高了护士专项护理操作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缩短院内反应时间且全部达标。
谭惠仪余惠伍艮玉曾凤兰李书琴
关键词:专职护士院前急救
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价值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心脏骤停患者130例,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复苏机复苏,对照组接受徒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效果以及心肺复苏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救治心脏骤停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徒手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荐。
吴伟曾凤兰赖伟华戴穗茹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机徒手心肺复苏并发症
模块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应用及成效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模块管理方法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院内危重症转运患者为对照组(n=1285),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院内危重症转运患者为观察组(n=1794),分别应用传统管理方法转运和应用模块管理方法转运。比较两组护士安全转运管理措施执行准确率、转运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执行安全转运管理措施不准确138例,其中转运前准备45例、转运时监测32例、转运时交接28例、转运意外应急处理18例、转运后质控及上报1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转运过程发生意外310例,其中输液管道异常36例、仪器故障2例、引流管异常1例、气管插管异常1例、氧流量不符15例、病人病情加重或出现不适255例,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诊科院内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实行分模块管理,可提高转运安全管理质量,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曾凤兰王志良张倩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2014—2016年广州市某医院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特征,为开展相关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4—2016年0~14岁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病例进行分析。年龄分布按照新生儿(<1岁)、婴幼儿(1~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学龄期儿童(7~14岁)进行划分。结果 2014—2016年,某院急诊伤害就诊的0~14岁儿童中,烧烫伤占62.49%(3 800/6 081)。其中,春夏季(2 023例)高于秋冬季病例数(1 777例);男童2 245例,占59.1%;婴幼儿2 539例,占66.82%;家庭是烧烫伤主要发生地点,占97.10%。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在家庭以外地方烧烫伤的比例增加(线性趋势χ~2=87.25,P<0.01)。致伤物以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热水和食物为主,占97.13%。随着年龄增加,接触火焰、化学物品或电等导致烧烫伤的比例增加(线性趋势χ~2=18.90,P<0.01)。19.26%为中重度烧烫伤,年龄组越小,发生中重度烧烫伤的比例越高(线性趋势χ~2=18.63,P<0.01)。83.08%的病例经过急诊治疗后回家,年龄组越小,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的比例越高(线性趋势χ~2=33.01,P<0.01)。结论 0~14岁儿童中烧烫伤伤害多发于春夏季、男童、婴幼儿,发生地点以家庭为主。致伤物以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热水和食物为主;年龄组越小发生中重度烧伤或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的比例越高。建议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烧烫伤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降低儿童烧烫伤发生率。
周晓红李勤曾凤兰关信民郑学东叶翠萍
关键词:儿童烧烫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