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剑华

作品数:190 被引量:561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5篇医药卫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3篇皮肤
  • 30篇中医
  • 28篇痤疮
  • 21篇皮肤病
  • 13篇疗效
  • 13篇辨证
  • 12篇皮炎
  • 11篇黄褐斑
  • 10篇赵氏
  • 9篇激光
  • 8篇中药
  • 8篇美容
  • 7篇多形
  • 7篇多形性
  • 7篇多形性日光疹
  • 7篇用药规律
  • 7篇双波长
  • 7篇汉方
  • 7篇辨治
  • 6篇中成药

机构

  • 15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市鼓楼中...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和田地区人民...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北京市中医研...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3篇曲剑华
  • 32篇周冬梅
  • 21篇张苍
  • 20篇曹洋
  • 19篇杨岚
  • 17篇蔡念宁
  • 15篇朱慧婷
  • 15篇陈彤云
  • 15篇姚卫海
  • 14篇张广中
  • 14篇孙丽蕴
  • 13篇徐佳
  • 11篇王萍
  • 10篇李伯华
  • 8篇陈勇
  • 7篇姜希
  • 7篇姜春燕
  • 6篇蓝海冰
  • 5篇王倩
  • 4篇李元文

传媒

  • 30篇北京中医药
  • 9篇食品与药品
  • 8篇中国美容医学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4篇生活与健康
  • 3篇北京中医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3篇2015年中...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医健康养生
  • 2篇2010年全...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颠倒散联合双波长激光治疗肺胃热盛型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颠倒散联合双波长激光治疗肺胃热盛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7例予颠倒散联合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血管粗细深浅、红斑程度选择治疗参数,待治疗性...
曹洋曲剑华杨岚周冬梅
文献传递
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法治疗癣菌疹体会被引量:5
2014年
介绍运用赵炳南教授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法及其系列方药治疗(足)癣菌疹体会。首先采用综合方法控制渗出,包括口服清热除湿类中药,外用苍肤洗剂、祛毒汤泡洗、甘草油调敷祛湿散、疱病清疮等;其次运用凉血解毒中药消除红斑,运用健脾利湿方药消除水肿,口服清热除湿汤控制过敏等;最后还要注意预防复发。
李伯华曲剑华张广中张苍
关键词:癣菌疹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陈彤云治疗黄褐斑医案被引量:21
2006年
全国名老中医陈彤云根据中医藏象理论,认为黄褐斑的病机为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并强调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气血瘀滞,运行滞涩不能上荣于面,使颜面失于荣养是发生本病的病机关键,提出: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的学说。在治疗上,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将黄褐斑分为肝郁气滞、脾失统摄、脾失健运、肾阴虚、肾阳虚五个证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无论病在何脏都要“治斑不离血”,常使用行气活血、化瘀消斑的中药治疗黄褐斑。我们选择五种不同证型的黄褐斑医案各1例予以介绍,以见陈老师治疗黄褐斑的学术特色和显著疗效。
陈勇曲剑华
关键词:黄褐斑医案老中医经验
凉血解毒汤治疗221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从凉血解毒汤干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索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无效52例,有效169例。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及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查情况,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221例患者均接受中医综合治疗,以凉血解毒为法,核心中药方为凉血解毒汤,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既往治疗复杂及既往合并代谢性疾病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以凉血解毒汤为核心的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既往治疗情况、是否合并代谢性疾病、NLR、PLR、CRP及肝功能、白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预后。
陈丽君曲剑华张首旭刘昶肖翔周冬梅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凉血解毒汤LOGISTIC回归预后影响因素
陈彤云分缓急辨治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经验被引量:2
2022年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属中医学"瓜藤缠""湿毒流注"范畴。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虚、瘀为本,湿毒、热毒、瘀毒为标,依据病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稳定期,故而提出三期三型辨治理论。急性期(湿热火毒、瘀血阻络型)以消为贵,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为主,方用四妙勇安汤、三妙丸、桃红四物汤加减;缓解期(气虚血瘀、余毒未清型)注重扶正祛邪,治疗以益气活血、托毒外出为主,方用托里消毒散、桃红四物汤加减;稳定期(正气不足、脉络瘀滞型)预防疾病复发,治疗以补脾益肾、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归肾丸、桃红四物汤加减。陈彤云教授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分缓急辨治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韩颐徐佳曲剑华陈彤云
关键词: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分期论治老中医经验
李时珍《本草纲目》治痒药物及应用规律探微
2022年
目的梳理《本草纲目》治痒药物,探讨规律和特色,为现代临床诊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搜集《本草纲目》药物主治记载治痒功效的药物,对药物的分布、性味、用法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草纲目》主治具有治痒功效的药物共87种,分布以草部最多,药味以苦、辛为主,其中35种药物记载为外用药物,共涉及9种外用法。结论《本草纲目》对痒的认识在继承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理论完备,治疗上分门别类、证治分明,药物用法上具有食药并用、内外同调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性,值得我们借鉴。
赵力曲剑华
关键词:《本草纲目》中药
陈彤云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
陈彤云教授,1921年出生于北京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享名。受家庭熏陶,陈彤云自幼爱好中医,常随父临证抄方。婚后又随公公哈翁锐川攻习皮外科。哈翁医道超群,名满京津。每日哈翁应诊,陈老必伺其左右,力学数载,...
曲剑华姚卫海王萍蔡念宁陶毅
文献传递
从《黄帝内经》谈人体之美与健康被引量:1
2006年
陈勇曲剑华陈彤云
关键词:《黄帝内经》社会状况躯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因果关系人体美
运用多媒体教学阐述象思维在中医皮肤科教学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中医象思维是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的方法。该文探讨了如何在中医皮肤科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对中医皮损辨证、以皮治皮、以搔止搔、以形治形等特色象思维进行阐述,帮助学生理解,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指出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把握课堂节奏不宜过快,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病例皮损照片以丰富恰当的取象类比素材。
朱慧婷张广中张苍曲剑华李伯华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当代中医名家辨治脱发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当代中医名家对于辨治斑秃和脂溢性脱发的用药规律,为中医皮科诊疗的学术继承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位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斑秃的处方226首和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处方171首,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和Gephi两个分析软件,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核心处方等数据。结果:治疗斑秃的高频中药有当归、何首乌、茯苓等,多属平、甘、归肝经药物;常用药对为'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等;核心中药处方为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高频中药有当归、茯苓、甘草等,多属平、甘、归肝经药物;常用药对为'女贞子-墨旱莲''当归-何首乌'等;核心中药处方为八珍汤合二至丸及六味地黄丸加减。结论:当代中医名家认为脱发多以气血失调为发病之根本,肝脾肾三脏为病位核心,以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为主要病机,在诊疗中注重'发为血之余'基础理论的研究与运用,以固本培元,治病求本。同时,治疗斑秃和脂溢性脱发各有侧重,治疗斑秃重调畅情志,治疗脂溢性脱发重祛湿消脂。
唐雪纯杭晓屹黄祥实席榕李姝君曲剑华
关键词:斑秃脂溢性脱发中医名家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