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暴磊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矽肺
  • 7篇实验性矽肺
  • 6篇转分化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5篇细胞因子
  • 4篇游离二氧化硅
  • 4篇抗体
  • 4篇尘肺
  • 3篇血清
  • 3篇细胞转分化
  • 3篇相关细胞
  • 3篇相关细胞因子
  • 3篇煤工
  • 3篇煤工尘肺
  • 3篇基因
  • 3篇分化
  • 3篇WESTER...

机构

  • 23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司法警官...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23篇暴磊
  • 21篇姚武
  • 20篇郝长付
  • 11篇李娟
  • 11篇陈慧婷
  • 10篇王迪
  • 9篇刘素娜
  • 9篇李一平
  • 8篇张红义
  • 7篇张淼
  • 6篇侯建永
  • 3篇王娟
  • 2篇李娟
  • 2篇李春阳
  • 2篇张淼
  • 2篇程远博
  • 2篇王迪
  • 1篇吴拥军
  • 1篇王永星
  • 1篇郭向娇

传媒

  • 3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第六届中国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ChIP-chip技术分析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前后全基因组蛋白H3K4三甲基化水平的改变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经二氧化硅(Si O_2)染毒的肺成纤维细胞(LF)转分化前后全基因组蛋白H3赖氨酸4(H3K4)三甲基化(met3)水平的改变。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和LF,采用transwell共培养,建立共培养模型,用100 mg·L^(-1)游离Si O_2粉尘染毒AM 24 h,收集LF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转分化后的LF进行表型鉴定。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芯片技术(Ch IP-chip)对LF全基因组蛋白H3K4met3进行高通量筛选,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技术(Ch IP-q PCR)验证芯片结果,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q RT-PCR)检测H3K4出现显著差异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对经Si O_2染毒前后LF全基因组蛋白H3K4met3水平的对比,共筛选出1815个基因存在H3K4显著性差异(Cy3/Cy5比值>2.0或<0.5,Nimble Scan V2.5软件),其中518个基因出现H3K4met3程度增高,1297个基因H3K4met3程度降低。随机挑选2个差异表达基因nfib和kpna3,以Ch IP-q PCR和q RT-PCR方法验证,取得与Cp G岛芯片一致的结果。结论经Si O_2染毒的LF转分化前后全基因组蛋白H3K4met3水平存在显著改变。Ch IP-chip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矽肺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蛋白标志物和基因干预靶点。
刘素娜姚武暴磊李娟张红义侯建勇王迪陈慧婷郝长付
关键词:甲基化
人POT1基因rs1034794位点多态性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人POT1基因rs1034794位点多态性检测方法及试剂盒。该方法包括:提供待测人基因组DNA;提供扩增人POT1基因rs1034794位点附近序列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其中上游引物具有错配碱基A;以所述待测人基因组DN...
姚武郝长付燕贞王团伟王彭彭冯晓蕾段晓冉暴磊李春阳吴拥军杨永利施学忠王威
文献传递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颗粒酶B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4年
目的:检测煤工尘肺患者及接尘工人血清中颗粒酶B(Granzyme B,Gzm B)抗体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煤工尘肺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对象组、接尘组、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Gzm B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Gzm B抗体的表达量的OD值为(1.478±0.450),高于接尘组和对照组表达量的OD值(1.325±0.463)、(1.377±0.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壹期尘肺且工龄<25 a患者Gzm B抗体表达量OD值为(1.418±0.457),工龄>25患者Gzm B抗体表达量OD值为(1.534±0.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Gzm B抗体表达水平增高且与接尘工龄正相关,提示血清中Gzm B抗体可能与煤工尘肺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裴阳晴刘素娜暴磊张红义侯建永郝长付姚武
关键词:煤工尘肺接尘工人
游离二氧化硅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转分化的Western blot鉴定
目的:探讨游离二氧化硅(SiO2)诱导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RLE-6TN)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提取SPF级SD大鼠原代巨噬细胞(AM),并常规培养AM和RLE-6TN.CCK-8细胞染...
张健会陈慧婷姚武李娟暴磊王迪岳中正李一平张淼郝长付
关键词:游离二氧化硅上皮间质转分化肺泡巨噬细胞
大鼠实验性矽肺中树突状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分布规律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且与巨噬细胞有相近、交叉的结构与功能,推测DC在矽尘识别与摄取、矽肺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很可能也是极其重要的效应细胞。初步探讨其在矽肺发生发...
于兴浩暴磊郝长付李娟张林王迪陈慧婷李一平张淼岳中正张建会曲雅倩姚武
关键词:矽肺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大鼠实验性矽肺中树突状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分布规律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且与巨噬细胞有相近、交叉的结构与功能,推测DC在矽尘识别与摄取、矽肺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很可能也是极其重要的效应细胞。初步探讨其在矽肺发生发...
暴磊郝长付李娟张林王迪陈慧婷李一平张淼岳中正于兴浩张建会曲雅倩姚武
大鼠实验性矽肺中树突状细胞分布规律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且与巨噬细胞有相近、交叉的结构与功能,推测DC在矽尘识别与摄取、矽肺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很可能是极其重要的效应细胞.初步探讨其在砂肺发生发...
暴磊郝长付李娟张林王迪陈慧婷李一平张淼岳中正于兴浩张建会曲雅倩姚武
关键词:矽肺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树突状细胞在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用不同浓度的SiO2对树突状细胞进行染毒处理24h后,MTT法检测SiO2对树突状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和投射电镜...
姚武郝长付刘素娜暴磊张红义侯建永
游离二氧化硅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转分化的Western blot鉴定
目的:探讨游离二氧化硅诱导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RLE-6TN)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提取SPF级SD大鼠原代巨噬细胞,并常规培养巨噬细胞和RLE-6TN.CCK-8细胞活性实验确定SiO...
陈慧婷姚武李娟暴磊王迪岳中正李一平张淼曲雅倩张建会于兴浩郝长付
大鼠实验性矽肺中树突状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分布规律
背景和目的:  矽肺危害严重,然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已知其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且与巨噬细胞有相近、交叉的结构与功能,推测 ...
暴磊
关键词:矽肺树突状细胞免疫干预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