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翠林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黄瓜
  • 2篇大豆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铁胁迫
  • 1篇缺铁胁迫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化学
  • 1篇显微镜
  • 1篇小麦
  • 1篇胁迫
  • 1篇化学方法
  • 1篇还原酶
  • 1篇活化
  • 1篇光学显微镜
  • 1篇番茄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福锁
  • 3篇易翠林
  • 3篇王贺
  • 2篇李春俭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Acta B...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瓜、番茄和大豆对缺铁胁迫适应性反应的差异被引量:15
1998年
黄瓜、番茄和大豆同是双子叶植物,缺铁诱导的适应性机制都属于机理I,但是它们在适应缺铁胁迫的具体反应上却各有不同。黄瓜、蕃茄缺铁时主要表现为近根尖处膨大、变粗,根毛增多,发育成具有转移细胞特征,并主动向外分泌大量H+,使根系对Fe(Ⅲ)还原能力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根际中铁的有效性。大豆则主要是依靠根尖膨大、变粗,表皮、皮层中积累大量酚类物质来还原难溶性Fe3+化合物。植物基因型之间对缺铁胁迫的这种反应上的差异,给铁高效基因型筛选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易翠林王贺张福锁李春俭
关键词:缺铁胁迫黄瓜番茄大豆
一种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显示铁还原酶活性的细胞化学方法被引量:1
1997年
报道一种可以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显示铁还原酶活性的细胞化学方法。其化学原理是:当铁还原酶将铁氰化钾还原为亚铁氰化钾时,亚铁氰化钾与铜离子迅速结合生成浅棕色不溶于水的电子致密沉淀。为了便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酶反应的结果,可用硫化物-银放大法将暗淡的棕色沉淀转化为强反差的黑色银沉淀。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专一性。在电子显微镜下,酶反应产物呈微细的颗粒覆盖在质膜上,这与其他研究者用生物化学方法获得的铁还原酶位于质膜上的观点是一致的。用该方法定位铁还原酶比以前报道的普鲁士蓝法要更为精确,后一种方法反应产物较粗并且沉积在质膜与细胞壁之间。此外,在本法中酶反应基质的pH为6.6,更接近铁还原酶的生理pH(5.5~6 .5),而普鲁士蓝反应液的pH仅为3。
王贺易翠林张福锁
关键词:大豆细胞化学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小麦与黄瓜根细胞质外体铁的累积和活化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培条件下,双子叶植物黄瓜和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小麦根细胞质外体中铁的累积状况。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铁缺乏的情况下,小麦根细胞质外体中可以有大量铁的累积,约占根吸收铁总量的53%。而黄瓜根系质外体铁的累积却非常少,仅占根吸收铁总量的4.7%。说明根细胞质外体铁的累积可能与植物缺铁条件下的适应性机理不同有关;在土壤中供给可溶态铁(如EDTA-Fe)时,无论黄瓜或小麦,其根系质外体均可累积较多的铁,约占根吸收铁总量的75%~80%。
王贺易翠林张福锁李春俭
关键词:小麦黄瓜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