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晓松

作品数:70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腹膜
  • 17篇腹膜透析
  • 12篇肾病
  • 10篇疗效
  • 9篇血液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8篇透析患者
  • 8篇细胞
  • 8篇疗效观察
  • 8篇狼疮
  • 8篇腹膜透析患者
  • 8篇病患
  • 7篇血液透析
  • 6篇肾功能
  • 6篇尿毒
  • 6篇尿毒症
  • 6篇系统性红斑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肾病患者

机构

  • 57篇苏州大学附属...
  • 14篇苏州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70篇施晓松
  • 62篇石永兵
  • 57篇沈华英
  • 32篇金东华
  • 26篇宋锴
  • 15篇姜山
  • 12篇詹周兵
  • 11篇冯胜
  • 9篇姜林森
  • 8篇董吉祥
  • 7篇王峙
  • 6篇曾颖
  • 5篇谢莹
  • 4篇张田杰
  • 4篇何涛
  • 4篇胡吉
  • 3篇汪寅
  • 3篇彭春雷
  • 3篇欧阳涵
  • 3篇韩惠琴

传媒

  • 14篇苏州大学学报...
  • 9篇中华医学会肾...
  • 6篇中华医学会肾...
  • 4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中华医学会...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PD患者合并低钾血症对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汪磊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金东华姜山姜林森冯胜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例
邱贝芬冯胜施晓松石永兵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评估方法之比较
在美国,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首位病因。我国仍是慢性肾炎为最多,但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迅速上升的趋势,必将取代慢性肾炎的位置。该病还有进展速度快、进入临床肾病期就难以治疗等特点,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进行干预就显...
施晓松唐梅
文献传递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与TGF-β1和CTGF的关系
邱贝芬石永兵沈华英金东华姜山施晓松姜林森
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型糖尿病是与遗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虽未完全阐明,2型糖尿病的免疫学异常在发病过程中虽不如Ⅰ型明显,但有文献报道,此类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尤其T细胞功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为了了解2型糖尿...
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宋楷
文献传递
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血浆前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宋锴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
关键词:肾透析降钙素C反应蛋白质
1192例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2003年
对苏州大学附属二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出院的糖尿病患者 1192例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1192例中 ,发生院内感染 3 9例 (共 45例次 ) ,感染率为 3 .3 % ;好发部位为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 ;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为真菌、产碱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认为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进行必要的保护性隔离 ,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控制内源性感染 。
施晓松
关键词:糖尿病
莫匹罗星鼻腔用药对CAPD患者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贾婧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金东华曾颖王峙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ADMA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功能的关系研究
程利娜石永兵沈华英金东华姜山施晓松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多囊肾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多囊肾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6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多囊肾患者45例,选择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非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45例为对照组,收集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透析相关并发症、腹膜炎发生率和转归等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曲线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囊肾组与对照组患者进入透析年龄、性别比例、血压、24h尿量、体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生化指标、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比例、24h腹膜透析超滤量、4h腹透液肌酐/血肌酐(D/Pcr)比值,尿素清除指数(KdV),肌酐清除率(Cer)等项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囊肾组和对照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次/82.4患者·月比1次/81.5患者·月;首次腹膜炎发生时间为(35.8±22.8)个月比(34.5±20.9)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疝、胸腹漏、腹透管功能不良、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及非腹透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多囊肾组和对照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比93.3%,78.9%比75.0%,67.6%比64.9%;5年腹透管技术生存率分别为78.7%比7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Alb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多囊。肾与非多囊肾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相似,腹膜透析不是多囊肾的禁忌证,可作为多囊肾患者常规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詹周兵沈华英宋锴姜林森冯胜王峙金东华曾颖邱贝芬施晓松
关键词:腹膜透析预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