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庆国

作品数:2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前列腺
  • 12篇前列腺癌
  • 12篇细胞
  • 12篇腺癌
  • 12篇基因
  • 8篇前列腺癌细胞
  • 8篇腺癌细胞
  • 8篇癌细胞
  • 6篇蛋白
  • 5篇细胞系
  • 4篇LNCAP
  • 3篇荧光
  • 3篇荧光素
  • 3篇荧光素酶
  • 3篇荧光素酶报告...
  • 3篇同源
  • 3篇前列腺癌细胞...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分泌
  • 3篇分泌蛋白

机构

  • 21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1篇施庆国
  • 20篇周建光
  • 14篇李山虎
  • 10篇钱晓龙
  • 6篇俞岚
  • 5篇黄翠芬
  • 5篇武瑞琴
  • 5篇王洪涛
  • 5篇庞博
  • 3篇张惠
  • 3篇王健
  • 2篇涂智杰
  • 2篇李素萍
  • 2篇王乐乐
  • 1篇姜飞
  • 1篇夏令
  • 1篇梁瑞霞
  • 1篇郭迟鸣
  • 1篇王翠敏
  • 1篇祁建民

传媒

  • 10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遗传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第三次全国免...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phA3受体截短突变体variant b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分泌表达
2010年
目的:验证EphA3受体截短突变体variant b是否是一种分泌蛋白,并探索其内源分泌的特点,在细胞水平看其是否有作为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的潜质。方法:构建EphA3 variant b真核表达载体,应用标签抗体、特异性抗体和Western印迹检测前列腺癌细胞培养液中EphA3 variant b的表达,用RT-PCR方法分析EphA3 variant b在8种细胞系中的表达谱和对雄激素刺激的应答。结果:验证了EphA3 variant b是一种分泌蛋白,在雄激素受体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特异性表达,雄激素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EphA3 variant b表达。结论:EphA3 variant b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表达与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相关,有作为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的潜质。
钱晓龙庞博施庆国武瑞琴俞岚李山虎周建光
关键词: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分泌蛋白
应用Red重组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外膜展示表达外源蛋白
2008年
目的将外源蛋白或抗原稳定表达展示于大肠杆菌的外膜上。方法应用大肠杆菌DY330介导的重组工程系统和kan/sacB无痕迹修饰技术,将长度为1653 bp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敲入DY330染色体与外膜蛋白基因lpp、ompA融合。结果报告基因定量分析结果证明:外源荧光素酶(1uciferase,Luc)能够与外膜蛋白融合表达于细菌外膜,Lpp-OmpA-Luc融合蛋白表达于细菌外膜的效率最高。结论外源蛋白能够稳定表达于细菌外膜,不会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
李山虎施庆国黄翠芬周建光
关键词:同源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外膜蛋白
重组酶Exo的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010年
目的:纯化Exo重组酶融合蛋白并制备相应抗体。方法:用阴离子交换柱对蛋白进行初步纯化,然后用Ni-NTA介质填充的层析柱分离纯化含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用谷胱甘肽琼脂糖4B介质填充的层析柱分离纯化GST融合蛋白;二次纯化的蛋白利用硝酸纤维素膜结合法制备抗原蛋白并免疫实验动物。结果:ELISA结果显示血清抗体效价可达到1∶12 800,说明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自制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地与Exo重组蛋白相互作用。结论:该蛋白纯化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抗原纯度高,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好。
施庆国李山虎钱晓龙周建光
关键词:蛋白纯化多克隆抗体制备
利用Red重组工程技术解决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染色体lac操纵子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应用Red重组工程技术实现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染色体上的表述,寻找染色体上外源蛋白的稳定高效表达位点,使用Red重组工程系统和kan/sacB无痕迹修饰技术,将易于定量分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替换DY330染色体lac操纵子中的lacZ基因。检测该位点的表达效率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染色体上lac操纵子能够高效稳定表达外源基因,初步证明了染色体可以作为外源蛋白或抗原的表达载体,不会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
李山虎施庆国黄翠芬周建光
关键词:同源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与人PC-1同源的鼠PC-1基因的启动子的分子克隆和特性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鉴定鼠mPC-1基因表达的调控元件,克隆并分析了该基因的启动子.构建了一系列mPC-1基因启动子的截短序列.通过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分析了它们在前列腺癌细胞和其它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AR阳性细胞系中,mPC-1基因启动子活性远远高于SV40和p61-PSA启动子,mPC-1基因启动子599bp至449bp可能含有一个负调控元件;mPC-11.1kb启动子控制的表达主要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雄激素可调控mPC-11.1kb启动子表达.mPC-11.1kb序列是一个有前列腺癌细胞特异性和较强的启动子,经过进一步的修饰有可能作为一种有用的前列腺癌基因治疗元件.
梁瑞霞涂智杰王健张惠姜飞庞博郑斌李素萍施庆国黄翠芬周建光
关键词:启动子LNCAP细胞
敲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PC-1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C4-2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
2010年
目的:研究敲低癌基因D52家族成员PC-1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PC-1稳定低表达的C4-2细胞株;利用四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敲低PC-1基因表达对C4-2细胞雄激素非依赖生长的影响。结果:敲低PC-1表达抑制前列腺癌C4-2细胞的生长,并降低了C4-2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的能力。结论:PC-1基因参与了前列腺癌向雄激素非依赖阶段发展和维持的过程,为进一步研究PC-1在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俞岚钱晓龙施庆国李山虎王洪涛王乐乐周建光
关键词:前列腺癌RNA干扰
PC-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促进c-myc基因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前列腺癌相关基因PC-1(Prostate and colon gene1)是属于癌基因D52家族成员,具有促进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的功能。为了研究PC-1发挥这种生物功能的分子机制,文章在PC-1高表达的LNCaP-pc-1及对照LNCaP-zero细胞中,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c-myc基因表达;提取两细胞胞质和胞核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c-myc上游调节蛋白β-catenin变化;利用c-Myc蛋白抑制剂10058-F4作用前列腺癌细胞C4-2,Western blotting检测PC-1蛋白表达变化。发现PC-1促进c-myc基因表达,并促进β-catenin入核;c-Myc蛋白抑制剂10058-F4可抑制PC-1的表达。结果表明:PC-1在前列腺癌中促进c-myc基因的表达,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同时,PC-1与c-Myc蛋白间可相互促进,进一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
俞岚施庆国钱晓龙李山虎王洪涛王乐乐周建光
关键词:前列腺癌C-MYC基因Β-CATENIN蛋白
重组酶Exo、Beta和Gam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exo、beta和gam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制备重组酶Exo、Beta和Gam。方法:将exo、beta和gam基因分别构建在原核表达载体pEGKG和pET28a上,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和DH5α,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蛋白,用柱层析方法纯化蛋白。结果: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exo、pET28a-beta、pET28a-gam和pEGKG-exo、pEGKG-beta、pEGKG-gam;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酶融合蛋白His-Exo、GST-Exo、His-Beta、GST-Beta、His-Gam、GST-Gam得到可溶性表达;用His标签抗体和GST标签抗体通过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到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结论: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了λ噬菌体重组酶,并纯化获得了一定量的纯度较好的蛋白,为下一步制备检测用多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施庆国李山虎钱晓龙周建光
关键词:重组酶BETAGAM纯化
Red体内同源重组介导的egfp、kan基因融合和重组质粒构建
2007年
重组工程是近年来建立的一种基于高效率体内同源重组的新型遗传工程技术,可应用于靶DNA序列的敲入、敲除和基因克隆等。在应用重组工程技术进行基因亚克隆时发现,体外重叠PCR法难以获得高质量的目的DNA打靶片段,严重影响重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Red重组酶介导的体内同源重组工作原理进行了技术改进。先用PCR方法合成egfp和kan两条末端互补的线性DNA片段,然后将其电击共转化进入携带Red重组酶和pcDNA3.1载体DNA的大肠杆菌DY331菌株内,经体内同源重组直接产生的pcDNA3.1-egfp-kan环状重组质粒DNA分子可通过抗生素标记筛选获得,阳性率可达到45%,瞬时转染pcDNA3.1-egfp-kan可获得绿色荧光蛋白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吴洋李山虎施庆国刘党生周建光
应用Red重组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外膜展示表达外源蛋白
为了将外源蛋白或抗原稳定表达展示于大肠杆菌的外膜上,应用大肠杆菌DY330介导的重组工程系统和kan/sacB无痕迹修饰技术,将长度为1653bp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敲入DY330染色体与外膜蛋白基因lpp、om...
李山虎施庆国黄翠芬周建光
关键词:大肠杆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外膜蛋白抗原表达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