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园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开放基金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穴位针灸结合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立普妥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
- 施园
-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血流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项针结合药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项针结合药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项针结合中药药枕疗法,对照组用项针结合安慰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结果:两...
- 陈利芳施园陈晓军陈炜吉
- 关键词:项针药枕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
- 文献传递
- 耳穴贴压合烟雾吞咽法治消化道肿瘤后期呃逆26例
- 2009年
- 施园
- 关键词:耳穴疗法消化道肿瘤呃逆
- 头皮针配合体穴按压治疗胆心综合征46例被引量:5
- 2010年
- 施园
- 关键词:胆心综合征
- 穴位埋线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本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选取中极、子宫、卵巢穴位进行穴位埋线治疗配合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对子宫内膜形态、卵泡发育、排卵情况及IUI妊娠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 李艳施园丁彩飞吴玉军
- 关键词:人工授精穴位埋线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率
- 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穴位针灸结合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立普妥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斑块的消退情况以及TC、TG等相应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斑块形态良性改变以及PSV(峰值流速)、EDV(舒张末期流速)、PI(搏动指数)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RI(阻力指数)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扁平斑和软斑有消退作用,能够明显减小此类斑块的厚度和面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且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方法。
- 蔡劲施园
- 关键词:针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血流动力学
- 基于脏腑精气“上注于目出于项”从颈论治干眼症32例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根据脏腑精气"上注于目出于项",观察从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32例有颈椎病史的干眼症患者采取针刺颈部穴位为主、配合眼周针刺为辅的方法治疗,主穴为风池、天柱、大杼、颈百劳、太阳、攒竹。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治疗6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针刺治疗后,16只眼达到显效,42只眼有效,6只眼无效,总有效率为90.6%。结论:从颈椎治疗颈源性干眼症安全有效。
- 韩德雄施园田鸿芳杨丽娉房连强李星凌刘婧
- 关键词:干眼症颈椎病针刺
- 肩关节周围炎病因的研究进展
- 目的:总结肩周炎病因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肩周炎、病因。"结果:肩周炎的病因可分为退变因素、损伤因素(急慢性损伤)、颈椎病因素、内分泌改变因素。结论:肩...
- 施园
- 改善睡眠在慢性病康复中的意义
-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多种慢性病伴随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不但会影响慢性病的治疗,可能还会加重原发疾病或诱发新的疾病.因此,改善和提高睡眠质量已是慢性疾病治疗目标之一.中医认为治疗任何疾病都要遵循“形神...
- 田鸿芳程莹莹姚畅胡汉通黄迟艺李星凌施园
- 关键词:慢性病睡眠质量功能康复
- 特制药线穴位埋植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特制药线穴位埋植对气血亏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将59例气血亏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采用药线治疗的有20例,采用肠线法的是21例,采用温针灸治疗的为18例。采用疲劳程度及VAS疼痛评定法作为指标。结果:特制药线穴位埋植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相比较,药线组和肠线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对差异(P〈0.01),与温针灸组之间体现显著差异(P〈0.05),药线组的疼痛变化率和温针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和肠线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组治疗前后疲劳指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就其变化率来讲,虽未见显著性意义,但可以看到药线组有改善明显的趋势。结论:特制药线埋植能有效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之疼痛和疲乏之症,实验阶段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好。
- 王晨瑶邱新英刘婧施园
- 关键词:穴位埋线疗法中药慢性疲劳综合征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