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杰 作品数:6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LH-BP松散耦合模型的日径流预测 被引量:1 2014年 鉴于基流过程对降雨不敏感,致使传统的BP神经网络日径流预测性能受到制约的问题,结合LyneHollick(LH)数字滤波算法和BP算法的优点,建立了基于LH分割基流与BP神经网络日径流预测的松散耦合模型(LH-BP)。先采用LH数字滤波算法分割出基流,再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锦江流域四个水文站的直接径流和基流。结果表明,LH-BP耦合模型较传统的BP模型性能更优,弥补了传统的BP模型对日径流模拟与预测的不足。 方玉杰 万金保 罗定贵 陈春丽 邓长涛关键词: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算法 BP神经网络 流域总量控制下赣江流域控制单元划分技术 被引量:12 2015年 作为"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的关键环节,控制单元的概念、内涵及划分方法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其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在分析欧美控制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单元的概念(基于"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的理念,为实现水环境容量总量的计算、分配和管理等目标,综合考虑水文、水环境、水生态和水体使用功能等因素而人为划分的水质目标管理单元),并阐述了其内涵.基于GIS技术,采用多指标空间叠加分析和专家判断方法,提出了不同尺度流域的控制单元的划分原则、指标体系及技术路线,并以赣江和锦江流域为例进行了控制单元的划分,赣江流域划分为17个1级控制单元、57个2级控制单元;锦江流域划分为4个控制单元.对锦江流域开展了非点源参与下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控制单元总量动态分配,丰水期CODMn和NH4+-N水环境容量分别占研究区年总容量的63.4%和60.6%.假设总量利用率为70%,将控制单元的分配结果作为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的点源输入,验证控制单元划分方案的可行性,模拟结果显示,良田和均车断面的ρ(NH4+-N)均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说明划分方案可行. 方玉杰 万金保 罗定贵 孙善磊 陈春丽关键词:控制单元 总量控制 指标体系 基于ArcSWAT2009的锦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ArcGis10.0建立了锦江流域数据库,将ArcSWAT2009模型应用于锦江流域的径流模拟。采用LH-OAT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出模型灵敏参数序列,并利用4个水文站(危坊、宜丰、上高、高安)2001-2008年径流观测数据对SWAT模型进行参数率定。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校准期和验证期年均值相对误差(Re)小于20%,月相关系数(R2)和月效率系数(NSE)均大于0.7,拟合精度较高,SWAT模型适宜锦江流域的径流模拟。 方玉杰 万金保 邓长涛 罗定贵 章茹关键词:SWAT模型 径流模拟 基于SWAT模型的赣江流域水环境模拟及总量控制研究 当前,我国的水污染总量控制以目标总量控制为主,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依旧处于低级阶段。在“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首先,控制单元的概念、内涵、划分指标体系存在着不确定性;其次,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定... 方玉杰关键词:赣江流域 总量控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 被引量:1 2014年 在Arc Gis 10.0平台下,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SWAT模型。利用潭口和渡峰坑水文站的逐日径流、泥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及验证,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月径流:0.886 2≤R2≤0.967 6,0.81≤NSE≤0.87;月泥沙:0.837 4≤R2≤0.911,0.68≤NSE≤0.76)显示了良好的精度,表明建立的Arc SWAT2009模型适宜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模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3-2012年汛期(4-8月)土壤侵蚀为全年的83.2%,说明强降雨是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其中,87.3%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微度或轻度侵蚀级别;且农业发达和城镇密集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较高,其侵蚀模数居前两位,表明人为活动可能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之一。 方玉杰 万金保 孙善磊 罗定贵 陈春丽关键词:SWAT 土壤侵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基于SWAT模型的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2015年 土地利用快速变化对水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定量分析土地利用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利用3S技术,通过SWAT模型对1983年与2012年昌江流域的水量和水质模拟,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结合氨氮、总磷模拟数据,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下该流域的水环境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及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耕地则呈减小趋势。林地占比最大,为70%左右,其次为水田。水田为水环境非点源负荷贡献的第一大来源,且其占流域略多于20%的面积,贡献了该区域总磷总量的53.48%~57.01%和氨氮总量的51.86%~56.57%;农业耕作以25%的地类面积,贡献了60%~65%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旱地的单位面积贡献污染负荷高于林地及城镇及建设用地,表明农业非点源污染是该区域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刘瑶 江辉 方玉杰 王静岚 闫喜凤关键词:SWAT 土地利用 水环境 非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