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海宗

作品数:19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胰腺
  • 9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5篇胰腺炎
  • 5篇腺炎
  • 5篇腹膜
  • 4篇修补术
  • 4篇急性胰腺炎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镜检
  • 3篇机器人
  • 3篇肺损伤
  • 3篇腹腔镜检
  • 3篇腹腔镜检查

机构

  • 19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方海宗
  • 18篇黄鹤光
  • 15篇陆逢春
  • 14篇林贤超
  • 13篇林荣贵
  • 12篇陈燕昌
  • 11篇杨媛媛
  • 11篇王丛菲
  • 3篇陈志耀
  • 2篇林葆
  • 1篇周武汉
  • 1篇王锋
  • 1篇沈锐潮
  • 1篇文实
  • 1篇姚义
  • 1篇陈飞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经腹部分腹膜前修补术治疗下腹边缘疝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部分腹膜前修补术(TAPE)治疗下腹边缘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下腹边缘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3例;年龄为(65±11)岁,年龄范围为54~76岁。患者均行TAPE。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APE,术中测量疝环直径为(7.0±2.9)cm。58例患者中,因肠管与腹壁粘连严重6例,行杂交手术,术中行腹壁小切口分离粘连;复发疝2例,术中取出原补片后再行TAPE;术中探查发现合并左腹股沟直疝、右腹股沟斜疝和直疝各1例,均行同期修补术。5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3±46)min,术中出血量为(20±10)mL;术后不受麻醉限制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4 h进食流质食物,48 h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后住院时间为(3.8±1.1)d;腹带加压束缚3个月。(2)随访情况: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22±19)个月。58例患者中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血清肿3例,行细针穿刺抽吸积液+加压包扎后痊愈;肠梗阻2例,予禁食、胃肠减压、灌肠通便、抑制消化液分泌、补液营养等治疗后好转;Trocar疝1例,在全身麻醉下放置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痊愈,未再复发;切口感染1例,予抗感染及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及尿频、尿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APE治疗下腹边缘疝安全、有效。
潘茂恩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王丛菲方海宗
关键词:切口疝疝修补术补片修补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的特点、机制及临床意义
黄鹤光陆逢春王锋陈志耀方海宗洪钟时沈锐潮周武汉
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69)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0086、2011J01177)进行资助,各课题均已结题。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出现的毛细血管渗漏严重程度决定了患者死亡率,但其产生的机制...
关键词: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救治
一种胰肠吻合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胰肠吻合器,其包括由可降解生物材料3D打印成的支架管和支撑环盘,所述支架管内设有通道,支撑环盘环设在支架管中部;所述肠管与胰腺吻合时,支撑环盘的外周壁套设支撑在肠管切口内,支撑环盘对应胰腺的外侧面22与...
黄鹤光杨媛媛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方海宗王丛菲
文献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与肺毛细血管内皮屏障损伤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p38MAPK与SAP肺毛细血管内皮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O)组和SAP组,SAP组又再分为3、6、12及24 h 4个时间点组,共5组,每组8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肺和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p38(p-p38)蛋白和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AQ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AP各时间点组大鼠肺组织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胰腺组织可见大片坏死,部分腺叶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SO组高(P<0.05)。SO组大鼠肺组织中p-p38蛋白仅有微量表达,而在SAP3 h组,p-p38蛋白的表达就明显上调,在6 h时达高峰,24 h时仍高于SO组(P<0.05)。SAP各时间点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SO组下降(P<0.05),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SAP组大鼠AQP1 mRNA的表达与TNF-α、IL-1β及p-p38蛋白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87,P<0.05;r=-0.88,P<0.05;r=-0.78,P<0.05)。结论肺组织中AQP1蛋白表达的下调是SAP肺毛细血管内皮屏障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可能与p38MAPK的激活及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有关。
林葆黄鹤光陈志耀方海宗
关键词:肺损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水通道蛋白1
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治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27例AP患者,按照轻(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重(severe acute pancreadtis,SAP)三种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UTI组与对照组),UTI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分别于人院第1、3、7天抽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0水平,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第3、7天UTI组中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Treg百分率(MAP:2.72%±0.76%,2.26%±0.61%:MSAP:3.04%±0.74%,4.12%±1.10%;SAP:4.41%±0.86%,5.38%±1.13%)均高于对照组(MAP:2.08%±0.50%,1.83%±0.67%;MSAP:2.24%±0.89%,3.25%±0.70%;SAP:3.35%±0.85%,4.56%±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UTI治疗的MAP患者入院第3天IL-10水平(48.85±15.46)高于对照组(37.43±13.36);MSAP、SAP患者UTI组入院第3、7天IL-10水平(MSAP:32.95±10.72,59.79±20.09;SAP:22.48±3.67,30.91±8.74)均高于相应对照组(MSAP:25.15±10.05,36.66±16.80;SAP:18.73±2.69,23.72±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2%比79.4%)。结论UTI可以通过上调A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急性炎症反府.促进疾病恢复.
潘誉方海宗黄鹤光陆逢春姚义陈飞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乌司他丁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肝素结合域多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cAMP/PKA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本研究共包括两大部分,每部分都通过建立SAP大鼠模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探讨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第二部分采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
方海宗
关键词:肺损伤传导通路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文献传递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转导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SAP+H89(cAMP抑制剂)组,后两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又分为3、6、12及24h四个亚组,共9组,每组8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同时观察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蛋白方法检测cAMP依赖PKA催化亚基C(PKAC)和磷酸化的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P—VASP),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VSAP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O组比较,SAP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1β明显上升(P〈0.05),胰腺、肺病理学改变明显,肺组织PKAC蛋白、VASP磷酸化水平及VAS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5),12h达高峰[TNF-α(266.07±17.14)pg/mL、IL-1β(169.17±25.92)pg/mL、PKAC(210.69±6.32)×103、P—VASP(56.62±0.57)×103、VASP mRNA(2.06±0.21)],且与TNF-α、IL-1β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与SAP组比较,SAP+H89组各时间点胰腺、肺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肺组织PKAC蛋白、VASP磷酸化水平及VSAP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参与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与TNF-α及IL-1β水平上调及VASP磷酸化而发挥作用有关。
方海宗陈志耀黄鹤光林葆
关键词:胰腺炎环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类肺损伤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
微创手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疗效分析(附单中心89例报告)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含保留胰腺实质手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N)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治疗的89例胰腺SPN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89例病人中有7例(7.9%)中转开放手术。42例(47.2%)行腹腔镜手术,47例(52.8%)行机器人手术。其中规则切除术68例,保留胰腺实质手术21例。手术时间为270(90~840)min,术中出血100(15~1500)mL。32例(36.0%)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19例(21.3%)术后胰瘘(均为B级胰瘘),5例(5.6%)腹腔感染,4例(4.5%)肺部感染,2例(2.2%)腹腔出血,1例(1.1%)胆瘘和1例(1.1%)胃排空延迟,无再手术病例。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9(4~45)d。随访43(3~140)个月,所有病人均存活,未见复发或转移。12例(13.5%)病人出现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10例(11.2%)病人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保留胰腺实质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为280(90~530)min,术中出血50(15~500)mL。15例(71.4%)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1例(52.4%)为胰瘘(均为B级胰瘘),术后住院时间为15(4~39)d。术后出现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各1例。结论微创手术切除胰腺SPN安全可行,远期疗效良好;保留胰腺实质的胰腺切除术可能有助于更好保护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但术后胰瘘发生率高。
林贤超林荣贵陆逢春陈燕昌杨媛媛王丛菲方海宗文实黄鹤光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胰瘘
腹腔镜探查活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诊治中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活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65例接受腹腔镜探查活检术的LAPC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清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检查、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等。结果所有65例术前诊断为LAPC的病人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诊断为腺癌,包括胰腺穿刺活检51例(78.5%)、腹膜活检(腹壁、大网膜、肠系膜表面结节)8例(12.3%),肝脏活检3例(4.6%)和区域淋巴结活检3例(4.6%)。11例(16.9%)病人在术中探查时发现存在隐匿性转移,包括3例肝转移和8例腹膜转移。所有病人术后无出血、腹腔感染、胰瘘等并发症。65例病人中有50例(76.9%)在活检术后接受了化疗,剔除5例合并旁路手术病人(一般术后2周以上接受化疗)外,手术与化疗之间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 d。结论对术前影像学评估为LAPC的病人行腹腔镜探查活检术安全且有效,还可发现隐匿性转移和缩短术后化疗等待时间,腹腔镜探查活检术可以作为LAPC获取病理学诊断和准确分期的常规方法之一。
林贤超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荣贵杨媛媛王丛菲方海宗
关键词:胰腺癌腹腔镜探查活检隐匿性转移化疗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7例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左季肋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借鉴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左髂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借鉴腹腔镜左半结肠手术,右季肋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可借鉴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髂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借鉴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其中4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4例取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4例联合行周围脏器切除术,其余25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单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3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60±87)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1.0)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0±2.0)d。术后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乳糜漏 2例,胃排空障碍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围术期死亡患者。37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4)d。(2)随访和生存情况:3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随访期间,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于术后15个月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二次手术后9个月出现肝转移,多次行介入手术治疗;1例Castleman病患者和5例淋巴瘤患者术后定期行化疗,无瘤生存;其余患者无瘤生存。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
高晓杰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方海宗王丛菲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腹腔镜检查入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