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一平

作品数:136 被引量:66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经济管理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农业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生态
  • 12篇草地
  • 9篇生态系统
  • 8篇雪灾
  • 7篇生物资源
  • 7篇城市
  • 6篇刻画
  • 6篇脆弱性
  • 5篇地理
  • 5篇能值
  • 5篇恢复力
  • 5篇草地生态
  • 4篇畜牧
  • 4篇灾害
  • 4篇载力
  • 4篇生计
  • 4篇生态经济
  • 4篇农业
  • 4篇作物
  • 4篇旅游

机构

  • 127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电子科技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四川省科技顾...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34篇方一平
  • 15篇徐云
  • 12篇陈国阶
  • 11篇苏春江
  • 9篇丁永建
  • 9篇李仕明
  • 8篇曾勇
  • 7篇秦大河
  • 5篇朱付彪
  • 4篇杨建平
  • 4篇许科研
  • 4篇王明杰
  • 4篇阎晓
  • 3篇蒋梅鑫
  • 3篇赵霜
  • 3篇李伟
  • 2篇艾应伟
  • 2篇刘淑珍
  • 2篇陈栋
  • 2篇盈斌

传媒

  • 29篇山地学报
  • 6篇决策咨询通讯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四川环境
  • 3篇城市环境与城...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三峡环境与生...
  • 3篇第一届中国大...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国土经济
  • 2篇宁夏工程技术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决策咨询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8篇2004
  • 4篇2003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框架与战略体系被引量:5
2020年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是冰冻圈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研究的典型代表。文章阐述了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的内容框架,分析了目前国际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的现状、动态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两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2007年起步至今,已建立了由冰冻圈变化影响(冰冻圈服务和冰冻圈灾害)-风险-恢复力-适应构成的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实践研究方面,从致利与致害两条线,开展了冰冻圈服务与冰冻圈灾害风险研究;从冰冻圈与人类圈交互视角,开展了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恢复力与适应典型案例研究。未来,一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现有理论体系,尤其是冰冻圈与人类圈相耦合的灾害风险、脆弱性与适应定量评估方法;另一方面,既要针对不同冰冻圈问题,加强案例研究,又要拓展尺度,深入宏观研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建议。
丁永建杨建平方一平方一平
基于环境责任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理论基础、战略意义和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环境责任挑战、培育可持续的责任竞争力的最佳战略选择;案例分析表明,不同规模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在思路和实现路径上各异,应加以区别对待。
鞠晴江王川红方一平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
气候变化脆弱性及其国际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9年
脆弱性一词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学科群体,由于各自学科研究传统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脆弱性的理解和界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依据近年来国外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和综述了气候变化脆弱性概念的基本要素、脆弱性因素的分类特征;梳理了国际研究在灾害与权利的关系、社会和生态的综合集成方面的主流和进展;分析了脆弱性研究在度量、实证和治理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挑战和方向.
方一平秦大河丁永建
关键词:气候变化脆弱性权利丧失
一种雪灾对草地畜牧经济传导效应的直观表达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灾对草地畜牧经济传导效应的直观表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雪灾作为输入和干扰项、草地畜牧经济主要量值作为输出和效应结果项,遴选雪灾、草地畜牧经济代用指标;S2、利用单位根检验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方一平
文献传递
山区生态产业及其环境保育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山区生态产业是依赖于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按照生态学原理组织形成的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形式。本文阐述了山区生态产业七个方面的特征:即山区生态产业对自然资源的特殊依赖性、受高度景观带的制约性、结构多样性与复杂性、建设长期性、经济收益级差性、开发水平落后性和开发任务艰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调控设计、垂直带幅生态调控设计、产业模式系统生态设计出发探讨了生态产业与垂直地带性的构建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山区生态产业开发建设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得出了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就是努力避免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逆向作用,积极引导与实现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正向作用的结论。
方一平蒋梅鑫
关键词:生态产业生态设计环境保育
我国山区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类型划分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广、内部差异大,科学认识山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特征,有助于揭示山区经济地域分异规律。本文在分析已有山地分类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基于海拔、相对高度组合指标构建中国山地划分体系,并参照...
方一平盈斌
关键词:山地
文献传递
全球风险和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尺度转换的局限性被引量:10
2009年
近年来,国际上采用一系列指标,从全球的、区域的视角测度风险和脆弱性的工作不断增多。从全球尺度看,风险和脆弱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UNDP的灾害风险指数、哥伦比亚大学的热点项目,以及哥伦比亚国家大学环境研究所开发的美洲项目;从区域尺度看,以GTZ和印度尼西亚社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基于社区的风险指数最为典型。通过国际主要文献的综述,介绍了几种主要评估方法的目标、框架、测算指标和基本要求,分析了这些评估方法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指出了不同方法在空间尺度降次、升级转换过程中的不足和难点。
方一平秦大河丁永建
关键词:脆弱性
长江黄河源区降水量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Voronoi图插值法计算长江、黄河源区1961年以来各年代年均降水资源量,并结合产水模型中的年产水系数得到各年代水资源量。分析结果表明:降水资源与水资源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说明长江、黄河源区降水资源变化与水资源量的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许科研方一平鲍文
关键词:降水资源水资源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将社会学研究思想扩充到自然科学研究,用个体行为的局部微观感应和认知来推演资源环境这一极具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综合性的全局宏观规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方向。利用社会问卷调查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结合已有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长江黄河源区案例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江河源区气候变暖,雪灾等灾害气候增加。(2)包括草地围栏、灭鼠、人工草地、定居畜棚建设等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工正向干预不断增强,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局部改善。(3)降水量变化增减不明显,但植被生长季节、尤其夏季干化趋势增强、水资源呈现减少的趋势。(4)气候变化构成了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草地鼠害以及采挖虫草、不合理放牧等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逐渐突显。对此,有以下启示:(1)江河源区气候变化已是基本事实,源区生态系统特有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以及气候变化减缓空间有限性,凸显了适应科学研究和适应能力构建的战略性和迫切性。(2)尽管气候变化构成了源区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调整该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减缓同等重要。(3)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工正向干预是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是较长时期内草地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有效途径。
方一平秦大河邓茂芝葛中全
关键词:环境变化社会视角
雪灾荷载下高寒草地第二性生产力动态响应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雪灾荷载下高寒草地第二性生产力动态响应的测定方法,将影响高寒草地第二性生产力的组件分解为雪灾荷载力、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力、雪灾害预防和控制力、畜产品生产力四个功能模块,四个模块的分量和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相...
方一平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