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动学
  • 1篇药浓度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特征
  • 1篇人体药动学
  • 1篇活性代谢产物
  • 1篇健康人体内
  • 1篇胶囊
  • 1篇高脂
  • 1篇高脂饮食
  • 1篇安全性
  • 1篇肠溶
  • 1篇肠溶胶囊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方珊娟
  • 2篇所伟
  • 2篇吴伟
  • 2篇杜海燕
  • 2篇贾小欣
  • 2篇周子杰
  • 2篇揭秉章
  • 2篇闫秀娟
  • 2篇刘文芳
  • 2篇李静
  • 2篇杨克旭
  • 2篇赵桂平
  • 2篇林阳
  • 1篇吴学思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阿雷地平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阿雷地平(AR)肠溶胶囊后阿雷地平(AR)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羟基阿雷地平(AR-M1)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3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平行单次口服5,10和20 mg阿雷地平肠溶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0 mg组受试者继续进行多次口服10 mg,qd,连续7 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阿雷地平及其主要代谢产物AR-M1的药物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阿雷地平肠溶胶囊5~20 mg后阿雷地平和AR-M1的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约为2.0~2.7 h和3.9~5.6 h;达峰浓度(Cmax)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加,分别为[(2.12±1.14)~(11.34±5.98)μg.L-1]和[(29.41±9.80)~(111.74±24.03)μg.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也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加,阿雷地平和AR-M1的AUC0~t分别为[(6.02±2.96)~(30.33±8.88)μg.h.L-1]和[(156.05±32.24)~(776.00±160.47)μg.h.L-1],AUC0~∞分别为[(6.12±2.98)~(30.53±8.89)μg.h.L-1]和[(159.39±33.23)~(785.53±161.92)μg.h.L-1]。多次口服阿雷地平肠溶胶囊10 mg后阿雷地平和AR-M1的t1/2z分别约为2.5和5.5 h,AUC0~t分别为(18.09±5.42)和(604.46±159.66)μg.h.L-1,AUC0~∞分别为(18.25±5.42)和(611.93±162.81)μg.h.L-1。结论:在5~20 mg剂量范围内阿雷地平和AR-M1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10 mg多次给药,阿雷地平和AR-M1的Cmax和AUC均较单次给药显著增加,但未见明显蓄积。
刘文芳林阳李静杨汉跃周子杰杨克旭吴伟所伟杜海燕赵桂平方珊娟揭秉章闫秀娟贾小欣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
高脂饮食对阿雷地平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人体药动学、药效学特征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高脂饮食对口服阿雷地平肠溶胶囊后健康中国人体内阿雷地平(AR)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羟基阿雷地平(AR-M1)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的影响,并评价高脂饮食对该制剂的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自身交叉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两个阶段分别进行空腹和高脂餐后单次口服AR肠溶胶囊10 mg的PK试验,两次给药间隔7 d。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36 h内采集PK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健康受试者给药后血浆中AR及AR-M1的浓度。采用DAS2.1.1软件计算AR和AR-M1的主要PK参数(AUC0-t、AUC0-∞、mρax、tm ax、t1/2、Ke、CL/F、Vd/F等)。给药前及给药后36 h内分别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作为药效学指标。整个试验过程中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结果空腹和高脂餐后单次口服AR肠溶胶囊10 mg后,AR的AUC0-t、AUC0-∞、和tm ax有显著性差异(P<0.05)。AR-M1的tm ax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和高脂餐后单次口服AR,受试者DBP、SBP发生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在给药后8 h两组受试者DBP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0.05),部分受试者心率加快,但无统计学差异;空腹及高脂餐后两组比较,受试者DBP、SBP及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空腹和高脂餐后给药,男女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及各药效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结论高脂饮食导致AR的吸收出现延迟现象,吸收程度显著增加;AR-M1的体内生成延迟;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本研究制剂安全性较好,试验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综合考虑,临床应用不需调整用法用量,但应充分考虑病人的饮食习惯,建议空腹给药及清淡饮食。
杜海燕刘文芳杨跃汉李静杨克旭林阳吴学思揭秉章方珊娟闫秀娟贾小欣周子杰吴伟所伟赵桂平
关键词:高脂饮食药动学药效学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