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土壤有机碳储量预测分析——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显著影响。基于模糊求解的多目标线性规划,对2020年多伦县土地利用最优结构进行求解,估算了此情景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多伦县2020年最优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3.31×104hm^2,林地1.37×105hm^2,草地1.84×105hm^2,水域2 300 hm^2,建筑用地5 600 hm^2,难利用土地2.89×104hm^2。最优土地利用结构下,多伦县耕地、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11×109kg、7.76×109kg和1.03×1010kg;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总有机碳储量比2009年增加了1.85×109kg。
- 房飞李滨勇唐海萍
- 关键词:多目标线性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
- 不同类型盐碱土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7
- 2013年
- 基于新疆6种主要盐碱土类型的资料,研究了新疆主要盐碱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SOC在不同类型盐碱土中的大小顺序为纯苏打(CSD)>氯化物-硫酸盐(L-LS)>硫酸盐-氯化物(LS-L)>苏打(SD)>硫酸盐(LS)>氯化物(L);除LS和SD、SD和LS-L两两之间SOC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盐碱土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垂直剖面上,各盐碱土SOC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分层特征;随着土壤盐碱类型和植被类型的变化,MBC在不同类型盐碱土中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SD>LS>L-LS>SD>LS-L>L;除L-LS和SD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盐碱土类型之间MBC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类型盐碱土的MBC差别较大,且与SOC含量大小并不一致,可能是微生物需要的生境和食性特征不一样决定的;同一盐碱土类型内,MBC剖面具有显著的分层特征。MBC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其递减率在不同盐碱土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MBC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的关系并不像一般的研究结果认为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 杨秀娟胡玉昆房飞公延明柳妍妍陈廷舰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盐碱土碳库
- 阿尔泰山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和储量估算被引量:14
- 2014年
-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库是重要的碳库之一,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和温室效应有重要影响。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分析,按照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100 cm的土壤分层方法,综合分析了阿尔泰山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并估算了该地区的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1)在阿尔泰山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海拔在500~2 400 m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 400~3 000 m之间,出现下降趋势;(2)土壤有机碳密度在0~100 cm土壤层内呈递减趋势,且不同土层有机碳密度的变异程度不同;在土壤各个土层深度,9种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密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3)研究区域0~100 cm有机碳储量为0.477 4 Pg,各土壤类型储量差异显著(p〈0.05),亚高山草甸土的储量最多,山地灰色针叶林土次之,储量最少的出现在高山寒冻土和棕钙土;其中0~30 cm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0.225 Pg,占总储量的44.13%。研究结果为估算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以及分析碳源碳汇提供了数据参考,并对进一步研究此地区碳循环具有一定意义。
- 陈廷舰胡玉昆柳妍妍公延明房飞杨秀娟
- 关键词:有机碳密度储量
- 世界各国草地资源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3
- 2014年
- 草地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世界各国对草地资源的管理有着不同的体制与策略。本文梳理了各大洲主要国家的草地资源管理体制,分析了草地资源管理历史进程与趋势,总结了各国草地资源管理的优势和可资借鉴之处。结合我国草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在国家层面重视草地资源的管理,建立专门行政部门管理全国60亿亩草地,建立健全现有的草地资源管理体制,同时建立草原质量的监测数据网络,并加强对草地利用的监管力度。
- 唐海萍陈姣房飞
- 关键词:草地资源人工草地天然草地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影响研究被引量:33
- 2013年
- 测定了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人工草地、围封样地、一年耕地、弃耕地、自由放牧样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和轻组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比较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典型草原土壤起源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4.98±3.47)g·kg-1,围封样地的为(12.41±6.40)g·kg-1,一年耕地的为(12.20±5.59)g·kg-1,弃耕样地的为(10.39±5.08)g·kg-1,自由放牧样地的为(9.45±3.19)g·kg-1。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围封样地和一年耕地的含量相似,自由放牧样地的含量最小。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在土壤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分配比率在不同类型样地范围分别为0.24%~0.66%、0.002%~0.019%和0.05%-0.25%,显示出各组分对土壤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更能反映土壤有机碳的早期变化,可以作为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和土壤肥力的敏感指标。
- 房飞唐海萍李滨勇
-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
- 叶片和群落尺度净光合速率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 2015年
- 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是研究光合作用机理的基本尺度;而群落净光合速率(Pc)是研究群落光合能力及其与外部环境因子间关系的更好尺度,特别是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碳循环的研究,需要将叶片尺度的生理生态模型扩展到冠层尺度。理论上,群落内所有叶片的累积Pn与实测群落净气体交换速率(NCE)是相等的,但在野外实际观测中,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尚未见报道。该文选取敖汉苜蓿(Medicago sativa‘Aohan’)人工草地,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6400测定Pn,结合叶面积指数等参数推算Pc,利用LI-8100连接同化箱测定生态系统净气体交换速率(NEE),加上土壤呼吸速率,得到NCE。结果表明:Pc为3.52μmol CO2·m–2·s–1,与实测NCE(3.56μmol CO2·m–2·s–1)基本相等。这表明:可利用Pn,结合叶面积指数、群落叶片数目、健康叶片比例和群落可接收有效光照的平均比例等4个关键参数,准确地换算Pc。然而,利用同化箱式法测定群落呼吸速率时,不可避免地会包含土壤呼吸,所以在观测NCE时,需要同时测定土壤呼吸。此外,在冠层模型中,群落垂直结构和光量子的非线性响应不可忽视。
- 唐海萍薛海丽房飞
-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敖汉苜蓿
- 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被引量:73
- 2012年
- 为了探明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在对其草原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以及种间关联度指数对物种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物群落高等植物分属16科,26属,36种;主要有14个常见植物种;2)用来检验方差比率(VR)偏离1是否显著的统计量W=61.52,说明该草原群落内物种整体关联度表现为不显著相关;表征种间关联程度的Ochiai指数(OI值),与联结系数AC值基本吻合;3)伴生种或杂类草与其它物种之间联结显著,正向或负向,在群落中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分布易受其它物种的影响,在群落中不能稳定存在且只占据劣势生态位;4)根据14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可将它们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各种间具有较强的正联结,而不同组间联结较为松散,主要是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5)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 房飞胡玉昆张伟张伟公延明柳妍妍
- 关键词:巴音布鲁克植物群落种间联结高寒草原生态种组
- 1997-2004年2种针茅群落多样性的变迁
- 2014年
- 以锡林浩特北的典型草原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7、2001和2004年3个时间段的样方资料来揭示植物群落特征和2种针茅多样性的变迁.结果表明:1)调查的植物群落样方中,建群种组成都发生了显著变化;2)豆科植物数量和菊科植物数量都急剧下降;3)群落中多年生草本数量锐减;4)群落中2种针茅的平均高度不断降低;5)2种针茅在群落中的重要值越来越低;6)2种针茅群落7a之内功能完全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牧活动,而非气候因素.
- 房飞唐海萍姚颖
- 关键词:植物群落特征针茅多样性放牧
- 不同荒漠生态系统下有机碳和微生物碳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旱生荒漠的3种建群灌木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态系统下土壤剖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Mc)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生态系统类型之间土壤剖面SOC分布状况和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别,但每个生态系统土壤剖面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各生态系统土壤上层均存在着一定厚度的SOC富集层,中部(10~30cm)SOC含量迅速下降,下部有机碳含量低而稳定。Mc分布与含量与SOC存在相似的规律。Mc对90cm以上的土壤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深层次的碳库影响不大,不会对全球变化做出响应,但意义更重要,它们可以更长期保留于土壤中而不释放回大气圈。
- 房飞胡玉昆杨秀娟公延明柳妍妍
- 关键词:干旱区土壤有机碳碳储量
- 荒漠土壤微生物碳垂直分布规律对有机碳库的表征作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漠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以分析它们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微生物碳(SMC)含量与有机碳(SOC)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线性相关(R2=0.63,p=0.0003)。(2)SMC出现了2个明显的改变界面(20cm,80cm),0~20、20~80、80~500cm值分别为:2.24~3.06、0.19~0.72、0.0017~0.0097mg.kg-1;0~20cm和20~80cm的SMC差异极显著(p<0.0001),20~80cm和80~500cm的SMC差异显著(p<0.05)。(3)对应于SMC的土壤层划分,SOC在0~20cm、20~80cm和80~500cm同样具有一定的分层性。(4)我们把具有不同微生物活性的有机碳层分别定义为活性、惰性、稳定性有机碳库,土壤垂直剖面上微生物碳的分布很好地表征了土壤中活性、惰性、稳定性有机碳库的分布;通过对这3种碳库所在土层进行合理划分,可以定量分析土壤中3种有机碳库的储量。
- 房飞胡玉昆公延明杨秀娟柳妍妍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