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忻凌

作品数:156 被引量:663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1篇医药卫生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1篇数据挖掘
  • 60篇关节炎
  • 42篇中医
  • 42篇风湿
  • 38篇类风湿
  • 35篇关联规则
  • 34篇类风湿关节炎
  • 34篇风湿关节炎
  • 33篇用药规律
  • 28篇炎症
  • 24篇免疫
  • 23篇关节
  • 21篇免疫炎症
  • 19篇中药
  • 18篇骨关节
  • 18篇骨关节炎
  • 16篇中医药
  • 16篇类风湿关节炎...
  • 15篇强直
  • 15篇强直性

机构

  • 129篇安徽中医药大...
  • 10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2篇安徽中医学院...
  • 4篇智业软件股份...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安徽财贸职业...
  • 2篇安徽财贸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宿州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绍兴市上虞中...

作者

  • 153篇忻凌
  • 91篇刘健
  • 35篇万磊
  • 21篇黄旦
  • 20篇周巧
  • 18篇宋倩
  • 15篇方妍妍
  • 14篇董文哲
  • 12篇姜辉
  • 11篇方朝晖
  • 11篇赵进东
  • 8篇汪元
  • 8篇孙玥
  • 8篇张国梁
  • 7篇李艳
  • 6篇陆瑞敏
  • 6篇刘春
  • 6篇张莉
  • 6篇张颖
  • 5篇李肖凤

传媒

  • 25篇风湿病与关节...
  • 13篇中医药临床杂...
  • 12篇中国临床保健...
  • 8篇中医药管理杂...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电脑知识与技...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医杂志
  • 3篇新中医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医学信息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14篇2022
  • 22篇2021
  • 18篇2020
  • 19篇2019
  • 17篇2018
  • 29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徐经世教授诊治肝郁脾虚型胃脘痛用药规律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诊治肝郁脾虚型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徐经世教授诊治的肝郁脾虚型胃脘痛医案。运用结构化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录入诊疗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诊治的常见症状、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本研究共搜集患者85例,157诊次,711个症状,药物103味。胃脘痛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胃脘痛、嗳气、失眠,其中失眠的患者超过40%。出现频次超过50%的药物有竹茹、陈皮、绿萼梅、枳壳、半夏、黄连、酸枣仁。用药以甘平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胆为主。复杂网络图显示竹茹、陈皮、绿萼梅、枳壳、半夏、黄连、酸枣仁、白芍为核心药物;中药药对关联规则显示竹茹→陈皮,绿萼梅→陈皮,陈皮→枳壳,绿萼梅→枳壳,绿萼梅→陈皮、竹茹,陈皮→绿萼梅、竹茹,竹茹→陈皮、绿萼梅等为药对。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发现徐经世教授诊治肝郁脾虚型胃脘痛常用竹茹、陈皮、绿萼梅等药物用药以甘平为主,以肝胆脾胃为重。
李艳赵进东忻凌刘丽丽侯勇张莉李永攀张国梁徐经世
关键词:胃脘痛肝郁脾虚数据挖掘
3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队列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首次诊断为AS的住院病例,制定AS患者队列研究调查表,并通过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检索符合选择标准的AS患者,并依次进行病案调查和随访。观察AS患者首次入院的实验室指标情况,记录中西药物治疗、出院后一般资料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出院患者实验室指标、中西医治疗、性别、年龄等指标与AS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99例AS患者,完成随访323例。其中应用西药主要以NSAIDS类、DMARDS类及生物制剂为主,应用口服中成药总频次为215次,中药汤剂总频次为556次。调取323例患者首次入院检查的实验室指标,参考正常值范围记录,其中指标异常率较高的有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乳酸脱氢酶(LDH)。323例患者中终点事件发生6例,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是再发入院66.67%(4例)、手术治疗16.67%(1例)、关节外病变16.67%(1例)。323例患者再发入院、手术治疗、关节外病变的相关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性别、ESR、IGM能够增加AS患者再发入院的发生率;性别增加AS患者手术的风险;年龄、性别、DMARDS类药物、PLT能够增加AS患者关节外病变的风险。结论中医药干预是AS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足强度的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AS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文建庭刘健万磊忻凌董文哲方妍妍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治疗队列研究
215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中药治疗数据挖掘及关联规则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关联规则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中医论治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AS)用药对患者免疫炎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的影响。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15例2012年6月—2015年6月湿热型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复杂网络技术挖掘其核心处方,并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对免疫炎症及SOD指标的影响。结果 (1)对其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核心用药为:薏苡仁、陈皮、山药、茯苓、泽泻、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丹参、豨莶草、威灵仙、杜仲、狗脊、甘草。核心药物使用均在50%以上,其中以健脾药使用最多,药物以归脾、胃、肾经为主。(2)在关联规则最小置信度设为60%,最小支持度设为20%条件下提取值与指标关联较高的药对,山药配伍独活、黄柏分别与C3、C4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19%,93.33%),与茯苓配伍与hs-CRP关联度高(置信度为78.10%);茯苓配伍知母与IgA、IgG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3.33%,91.67%);黄柏配伍桃仁与ESR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71%);豨莶草配伍蒲公英、独活分别与SOD、WBC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71%,75.93%)。外用药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ESR、hs-CRP、SOD关联度较高。结论根据各用药的比例分析,本院风湿科治疗湿热型AS以从脾论治为主,兼顾肝肾,配伍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的配方原则;并且中药内服及外用,与免疫炎症及SOD指标关联性高。
黄旦刘健忻凌张帆宋倩郭锦晨周巧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湿热型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免疫炎症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中医内外合治类风湿关节炎对免疫炎症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刘健采用中医健脾单元疗法中医内外合治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并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中t检验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外用药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临床最常用4类中药为健脾化湿药、活血通络药、清热利湿药、祛风除湿药,以归脾、胃、肝、肾经为主,外敷药为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单纯中药组和内外合治组中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α1-酸性糖蛋白(α1-AGP)、Ig G、Ig A、C3、C4、血小板计数(PLT)治疗后比治疗前均下降;2组治疗后指标比较,内外合治组ESR、hs-CRP、RF、PL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SR、hs-CRP、RF、抗CCP抗体支持度和置信度相对较高的中药是蒲公英、黄芩、白花蛇舌草、威灵仙、豨莶草;与α1-AGP、Ig G、Ig A、C3、C4支持度和置信度相对较高的中药是薏苡仁、山药、茯苓、陈皮、白花蛇舌草、鸡血藤,与PLT支持度和置信度高的中药是丹参和山药。芙蓉膏联合消瘀接骨散与ESR、hs-CRP、RF下降有明显关联。结论:清热利湿药和祛风除湿药与炎症指标有关联,健脾化湿药和清热利湿药、活血通络药与免疫指标有关联,活血通络药与凝血有关联,外敷药与炎症指标下降关联密切,中医内外合治采用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良好的疗效。
端淑杰刘健张帆忻凌
关键词:关联规则中医内外合治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功能参数变化的数据挖掘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与炎症、免疫、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关联性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以下指标:心功能参数包括主动脉内径(AODd)、每搏输出量(SV)、左心房舒张期内径(LA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肺动脉压(Pmax)、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炎症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代谢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E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Hcy)、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运用SPSS 22.0、SPSS Clementine 11.1 Aprior等统计学软件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关联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共纳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2例,与正常值相比,AODd升高22例,SV降低23例。②相关性分析显示: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AODd与ALT呈正相关(P < 0.05),与Hcy呈正相关(P < 0.01),与IgM呈负相关(P < 0.05),与其余项无相关性(P > 0.05);SV与hs-CRP呈正相关 (P < 0.05),与其余项无相关性(P > 0.05)。③关联性分析:AODd升高与hs-CRP、α1-AGP升高呈强关联;SV降低与hs-CRP升高呈强关联。④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4、IgG、hs-CRP、AST是 AODd升高的危险因素(OR > 1),α1-AGP、IgM、IgG升高是SV降低的危险因素(OR > 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下降,与炎症、免疫、代谢指标的升高具有相关性,且部分指标呈有效的强关联性,hs-CRP升高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值异常的危险因素,参与强直性脊柱炎心功能变化的发病及活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龙琰刘健忻凌黄旦鲍丙溪孙广瀚张颖
关键词:心功能参数关联规则数据挖掘
基于数据挖掘对刘健治疗骨关节炎用药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最常受累于膝、手、足、髋和脊柱关节。年龄是骨关节炎高发病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年化,骨关节炎正日益成为需要重视的问题。本病属中医学骨痹、历节等范畴。
周巧刘健忻凌宋倩郭锦晨黄旦
关键词:骨关节炎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ALAT1表达降低、 hsa-miR155-3p表达增加并参与Notch信号通路调节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hsa-miR155-3p表达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关系,探讨RA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采取RA患者(RA组)、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利用反转录PCR检测筛选的lncRNA MALAT1和hsa-miR155-3p及Notch信号通路受体配体表达。结果通过lncRNA测序分析发现,共有9158条差异表达的lncRNA。基因本体(GO)功能分类注释得出差异表达的mRNA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细胞转录调节等。通过通路(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与免疫炎症、应激、Notch通路等功能基因变化有关。经顺式(Cis)和反式(Trans)预测,Jagged1/2、Delta1/2、Notch1/2可能与RA发生密切相关。与NC组相比,RA组MALAT1降低,hsa-miR155-3p明显升高;Notch通路配体Delta1、Delta2、Jagged1、Jagged2及受体Notch1、Notch2表达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hsa-miR155-3p与MALAT1呈负相关,hsa-miR155-3p与Notch通路Delta1、Jagged1呈正相关,MALAT1与Jagged2呈负相关。结论RA患者lncRNA MALAT1降低、hsa-miR155-3p增加,共同调节Notch信号通路变化。
万磊刘健黄传兵赵磊姜辉刘磊孙玥忻凌郑力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
14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队列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随访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出院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探讨其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断为RA患者的病例,调取并记录RA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电话随访方式,随访并记录出院患者中医药使用情况(根据RA患者服药时间分为非暴露组、低暴露组、中暴露组和高暴露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调取随访成功RA患者首次入院的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因素与RA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812例RA患者,随访成功1 468例,随访终点事件有80例。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年龄、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能够增加病死率;再发入院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血沉、超氧化物歧化酶、血小板可以增加再发入院的发生率;关节外病变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年龄、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会增加关节外病变的风险;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结论中医药干预是RA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且干预强度越大,终点事件发生率越低。
文建庭刘健万磊忻凌董文哲方妍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ncR NA差异表达谱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ncRNA差异表达。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每组3例。抽取2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ncRNA和mRNA表达,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功能分布,构建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Cis和Trans预测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凋亡、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相关lnc RNA。利用RT-PCR方法验证lncRNA。结果:通过lncRNA测序分析发现,lncRNA在类风湿关节炎组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表达。共有9158条差异表达的lncRNA(差异倍数≥2,且P≤0.05),表达上调的有5682条,下调的有3476条;差异表达的mRNA共有7895条。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细胞代谢、细胞转录调节、骨髓白细胞活化、血小板细胞活化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细胞衰老、信号通路等方面。通过RT-PCR验证发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细胞凋亡lncRNA为ENST00000619282、ENST00000637683、ENST00000511703,氧化应激为HOTAIRM1、DANCR,Notch通路为MALAT1、CARMN、LINC-PINT。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异常表达,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信号通路失衡有关。
刘健万磊孙玥章平衡忻凌姜辉方妍妍董文哲文建庭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NOTCH信号通路
23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的数据挖掘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类风湿关节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及其相关参数与炎症、免疫、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关联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整理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其实验室指标,运用SPSS 22.0、SPSS Clementine 11.1 Aprior等统计学软件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关联性分析、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RA患者2300例,共有贫血患者1448例,其中轻度贫血1042例,中度贫血397例,重度贫血9例,极重度未发现。(2)相关性分析显示:RBC及其相关参数大多与白细胞计数(WBC)、补体C3、补体C4、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P <0.05或P <0.01),与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类风湿因子(RF)等呈负相关(P <0.05或P <0.01)。(3)经关联性分析:RBC降低与WBC、IgM、C3、C4、TC、TG升高有明显关联性,血红蛋白(Hb)降低与WBC、IgM、C3、C4、TC、TG升高有明显关联性,红细胞压积(HCT)降低与WBC、C3、C4、TC、TG升高有明显关联性。(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4、TG、TC升高是RBC下降的危险因素(OR> 1),WBC、C4、TG、TC升高是Hb下降的危险因素(OR> 1),WBC、TG、TC升高是HCT下降的危险因素(OR> 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RBC及其相关参数的下降,与炎症、免疫、代谢指标的升高具有相关性且部分指标呈有效的强关联性,WBC、C4、TC、TG升高可作为RBC及其相关参数值降低的危险因素,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活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孙艳秋刘健忻凌万磊方妍妍文建庭董文哲
关键词:贫血关联规则数据挖掘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