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春娴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宇宙
  • 5篇宇宙线
  • 4篇甚高能
  • 4篇高能
  • 3篇天文
  • 3篇望远镜
  • 2篇探测器
  • 2篇天文望远镜
  • 2篇脉冲星
  • 1篇星云
  • 1篇银道
  • 1篇银道面
  • 1篇银河
  • 1篇银河宇宙线
  • 1篇噪声
  • 1篇天文观测
  • 1篇天文学
  • 1篇统计模型
  • 1篇周期
  • 1篇望远镜系统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徐春娴
  • 9篇何会林
  • 7篇姜印琳
  • 5篇何会海
  • 4篇陈永中
  • 3篇张勇
  • 2篇陈端保
  • 2篇何长孝
  • 1篇何惠海
  • 1篇戴长江
  • 1篇李惕碚
  • 1篇范桢子
  • 1篇李延国
  • 1篇顾逸东
  • 1篇陆柱国
  • 1篇霍安祥
  • 1篇马宇倩
  • 1篇吴枚
  • 1篇张承模
  • 1篇戴义方

传媒

  • 6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第七届全国宇...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被引量:3
1997年
两台自动跟踪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已经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投入运行,它们用于寻找甚高能γ射线点源和研究点源的发射特性以及探测甚高能γ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本文介绍望远镜的结构和牲能以及在观测条件下的测试结果。
姜印琳陈永中徐春娴何会林何会海李辉东霍安祥
关键词:天文望远镜甚高能Γ射线天文学
甚高能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中的光补偿系统及其产生的噪声
1997年
本文介绍在甚高能(1011~1013eV)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中用于稳定光电倍增管阳极电流的光补偿系统,并给出了其产生的噪声水平。
何会林徐春娴何惠海陈永中李辉东姜印琳
关键词:甚高能宇宙线
甚高能γ-射线观测系统收集效率的蒙特卡洛计算
陈端保徐春娴何长孝
关键词:蒙特卡罗法天文观测
Crab Pulsar甚高能γ-射线的周期分析
该组自行研制的两台大气契伦科夫望远镜(ACT2和ACT3),在1995年秋至1996年春的观测季节对Crab Pulsar进行了163小时(ACT2)和120小时(ACT3)的跟踪观测。分析这些数据没发现有月或几天时间...
徐春娴何会林
关键词:宇宙线甚高能周期
Crab脉冲星TeVγ射线突发的周期性发射
站两台甚高能(10〈’11〉 ̄10〈’13〉eV)大气契伦科夫望远镜在95年10月至96年3月对Crab进行了on方式观测。ACT-2共获得163小时、ACT-3获得120小时数据。没有发现与射电频率一致的稳定周期发射,...
何会林徐春娴
关键词:脉冲星宇宙线
蟹状星云脉冲星的TeVγ射线周期发射被引量:1
1998年
利用自行研制的两台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ACT2和ACT3),在1995年秋至1996年春的观测季节对蟹状星云脉冲星进行了168小时(ACT2)和126小时(ACT3)的跟踪观测.分析这些数据没有发现有月或天时间尺度稳定的33ms周期的TeVγ射线发射,但发现两段持续几十分钟的暴发样本具有33ms周期。
徐春娴何会林何会海陈永忠李辉东姜印琳
关键词:Γ射线源
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中的探测器系统
1998年
本文介绍兴隆站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中的探测器系统,测量了抛物面反射镜的反射效率和光电倍增管磁屏蔽的效果,给出了测得的宇宙线切伦科夫光的幅度谱。
何会林姜印琳徐春娴何会海陈永中张勇
关键词:探测器
空间硬X射线望远镜系统HAPI-1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观测
戴长江吴枚马宇倩陆柱国李光华张承模范桢子徐春娴顾逸东李惕碚张希
为了开展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的实测研究,研制成功了空间硬X射线望远镜HAPI-1,并用气球搭载HAPI-1,完成了对高能天体的首次空间观测,成功地测量了蟹状星云这一超新星遗迹以及其中的脉冲星PSR0531+21的高能X射线辐...
关键词:
关键词:天文望远镜望远镜蟹状星云脉冲星
观测来自银道面的TeVγ射线被引量:5
2001年
给出来自银经 79.3 866°的银道面的TeVγ射线的观测结果 .数据是在1 995年 1 0月至 1 998年 1 1月间的晴朗无月夜 ,用兴隆站的大气契伦科夫望远镜ACT2和ACT3以向源 -背景 (ON -OFF)观测方式取得的 ,总观测时间为 2 2 4 .4h .在望远镜计数服从高斯分布的情况下 ,导出了最大似然比λ的表达式 ,它直接给出显著性水平的概率 .用它分析观测资料 。
徐春娴张勇何会林何会海陈永中姜印琳
关键词:银道面宇宙线跟踪望远镜
空气簇射切伦科夫光观测
1989年
用快、慢光电倍增管分别构成两种探测装置,记录了广延空气簇射(EAS)切伦科夫()光的脉冲形状和光强.测量了海平面EAS(能量E_0>5×10^(14)eV)光脉冲的半高全宽(FWHM)分布和光子密度谱.两种光强探测结果的比较表明:由GDB100慢光电倍增管和峰值ADC组成的光强测量系统,对于测定EAS光的光强是一种简单和经济的好方法.
李延国何长孝袁余奎姜印琳徐春娴戴义方陈端保何会林王建伟
关键词:空气簇射探测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