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广利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肿瘤
  • 2篇肝癌
  • 2篇肝肿瘤
  • 2篇CT诊断
  • 1篇单光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态CT扫描
  • 1篇动态增强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流
  • 1篇影象
  • 1篇影象学
  • 1篇影象学诊断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机构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徐广利
  • 5篇王仪生
  • 2篇李松年
  • 1篇周茂义
  • 1篇彭勃
  • 1篇高玉洁
  • 1篇薛彦军
  • 1篇潘中允
  • 1篇李松年
  • 1篇孙相如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脊柱放射学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1989年
脊柱放射学的任务是显示脊柱和脊髓的病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体经历了普通X线、脊髓造影和CT三个发展阶段。由于高分辨力CT,特别是高分辨力MRI的临床应用,使脊柱放射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某些检查技术已被废弃,某些已降至不重要地位,MRI做为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工具,已在脊柱放射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为未来发展展示出十分动人的前景。本文的目的,一方面对脊柱放射学的历史做简单的回顾,认识各种影象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对MRI在脊柱放射学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作一个概括的介绍。
徐广利李松年王仪生
关键词:脊柱放射学脊髓造影术CT诊断
纤维板层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及影象学诊断
1991年
纤维板层性肝细胞癌(Fibrolamelly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L-HCC)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均与肝细胞癌有区别。本文将FL-HCC的临床、病理及影象学表现综述如下。1956年Edmondson发现一例女孩的肝肿瘤由嗜酸性的肿瘤细胞和大量的纤维基质组成,术后存活期较长,因而认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细胞癌,以后Peters。
白希江孙文侠徐广利李松年
关键词:肝细胞癌影象学诊断
^(99m)Tc-HMPAO SPECT rCBF显像与X线CT的对比研究
1989年
本文对^(99m)Tc-HMPAO SPECT和Ct两种颅脑断层显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各行其特长和局限性,能够互相补充。在癫痫及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前者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及定位准确性,而在发现小病灶方面,CT优于SPECT。
薛彦军潘中允徐广利王仪生
关键词:局部脑血流CT
50例原发性肝癌动态CT扫描结果分析
1990年
分析了50例经病理和肝穿刺细胞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动态CT扫描结果。以平扫选择层面,静快速推注60%泛影葡胺100ml,于注药后5s,10s,15s,30s,120s,120s,300s,和350s各扫描一片。在动态扫描图像上,肝癌的时间—密度曲线峰值与主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峰值同步出现,说明肝癌血供主要源于肝动脉。动态增强扫描可增加肝动脉—门静脉瘘、肝静脉或门静脉侵犯、门静脉或腔静脉内瘤栓形成的检出率。这对指导手术切除治疗有较大意义。
周茂义王仪生徐广利
关键词:肝肿瘤CT时间密度曲线
动态增强CT扫描和肝动脉造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992年
对36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动态增强CT扫描和血管造影对照性研究,肝癌时间密度曲线峰值高且早于正常肝组织峰值10~15s,说明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还可增加肝静脉及门/腔静脉内瘤栓的检出率。而肝动脉血管造影对了解肿瘤血供来源、供血血管的多寡和经肝动脉导管做介入性治疗等。单从定性诊断和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应选用动态增强CT扫描,而诊断与治疗并重则应选用血管造影,且该法可同时经导管灌注抗癌药和/或行栓塞治疗。
周茂义徐广利彭勃王仪生高玉洁
关键词:血管造影肝肿瘤
CT诊断脑腔隙梗塞被引量:1
1988年
脑腔隙梗塞(Lacunae)是脑深部穿通动脉发生梗塞后,由巨噬细胞将梗塞处脑组织移走后遗留的小腔(1),直径0.2-15mm不等,好发于内囊,丘脑,脑干和基底节,与高血压病有关,起病缓慢,预后较好,临床表现为一些特定的症状和体征(2),本世纪初Pierre Marie在描述内囊梗塞时第一次用了“腔隙”这个概念,并阐述了一组综合征(3),以后若干年许多神经病学家丰富了腔隙病发病机理,组织病理特点,做了大量临床病理对照,详尽描述了腔隙梗塞症候群,脑腔隙梗塞近年来逐渐从病理概念转变为临床概念,由于腔隙病灶微小,仅凭临床症状很难做正确诊断,因为各种检查包括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常常阴性(4),只有MR和CT可以显示腔隙病灶,鉴于MR尚未大量应用于临床,CT目前仍是应用最多,最为有效的影像学工具,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屡见CT诊断脑腔隙梗塞的报导,国内在这方面的报导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对CT诊断脑腔隙梗塞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徐广利王仪生李松年孙相如
关键词: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