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幼苗

作品数:24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带状疱疹
  • 8篇射频
  • 8篇疱疹
  • 7篇带状疱疹后
  • 7篇神经痛
  • 7篇经痛
  • 6篇带状疱疹后神...
  • 6篇腰椎
  • 6篇腰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疱疹后神经痛
  • 6篇骨癌
  • 6篇骨癌痛
  • 6篇癌痛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突出症
  • 5篇椎间盘突出症
  • 5篇胫骨

机构

  • 20篇秦皇岛市第一...
  • 6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徐州医学院
  • 3篇江苏省麻醉学...

作者

  • 24篇徐幼苗
  • 16篇张志利
  • 13篇杨旭
  • 10篇董蕊
  • 10篇李丽梅
  • 9篇刘悦
  • 6篇柳娇
  • 6篇申文
  • 6篇陈晏
  • 6篇刘婷婷
  • 5篇刘晓东
  • 5篇岳冬梅
  • 4篇王维彬
  • 4篇袁燕
  • 2篇梁栋
  • 1篇胡学铭
  • 1篇陈立平

传媒

  • 6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2
  • 4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疼痛程度。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 d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计算治疗后1、3、6个月优良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大幅度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时VAS评分为(1.91±1.15)、(1.47±0.76)分,均低于对照组[(3.75±1.50)、(2.38±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WBC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软组织及椎管内血肿、神经受损、腰椎间盘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董蕊杨旭杜思扬徐幼苗刘悦李丽梅赵健鑫张志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三维重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胶原酶
CT引导下三联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和腰椎功能评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三联疗法(臭氧+双极射频消融+小针刀松解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疗效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行臭氧、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小针刀松解术治疗,且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72.09%)高于对照组(48.84%),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62.79%),治疗后12个月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治疗前的VAS、ODI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5.328,t=5.227,t=4.875;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VAS和ODI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JOA评分提高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9,t=5.627,t=5.385;P<0.05)。结论:CT引导下三联疗法可明显提升LDH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腰椎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董蕊徐幼苗杨旭刘悦李丽梅杜思扬张志利
关键词:小针刀松解术射频消融CT引导
CT三维重建下脉冲射频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下脉冲射频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的40例顽固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脉冲射频组和神经阻滞组,每组20例。脉冲射频组采用CT三维重建下脉冲射频术;神经阻滞组先采用超声引导下行茎乳孔区面神经阻滞,每5 d注射1次,共3次,然后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天阻滞1次,左右交替共10次。记录2组患者术后15 d、3个月、1年时Cohen分级和治愈率,记录术后3个月、1年时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5 d,2组患者Cohen分级、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神经阻滞组比较,脉冲射频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Cohen分级明显较低,治愈率较高(P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顽固性面肌痉挛患者应用脉冲射频较单纯神经阻滞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在三维CT影像引导下进行治疗,具有定位精准、安全性高等特点,为面肌痉挛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李丽梅张志利刘晓东徐幼苗杨旭董蕊刘悦
关键词:面神经疾病脉冲射频CT三维重建面神经星状神经节
CT引导下腰椎间盘化学松解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腰椎间盘化学松解微创介入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借助CT行腰椎间盘化学松解术,观察组采用盘内盘外注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行盘内注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疗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7,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3.67%、87.76%和91.84%,对照组分别为79.59%、81.63%和85.71%,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患者均无腰椎间盘感染、神经受损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借助CT行腰椎间盘化学松解术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且盘内盘外注射治疗的止痛效果更加明显。
董蕊杨旭徐幼苗张志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引导
CT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评分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究CT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臭氧+胶原酶注射组、臭氧+射频组和臭氧+胶原酶+射频组,每组21例。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均无差异;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9,t=4.158,t=3.892;P<0.05);治疗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与臭氧+射频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臭氧+胶原酶+射频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低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和臭氧+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8,t=4.873;P<0.05)。治疗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与臭氧+射频组患者之间的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臭氧+胶原酶+射频组患者的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和臭氧+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0,x^2=4.239;P<0.05)。结论:CT引导下微创介入臭氧+胶原酶+射频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VAS评分和临床疗效,减少其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董蕊徐幼苗张志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引导微创并发症
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对胫骨癌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对胫骨癌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未交配sD大鼠30只,5—7周龄,体重150~1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Ft=10):假手术+人工脑脊液组(SA组),骨癌痛+人工脑脊液组(CA组),骨癌痛+甲氨蝶呤组(CM组)。采用胫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甲氨蝶呤100蜡,容积15弘l,注射时间10s。于造模前,造模后1、3、5、7d及给药后2、4、8、24h(T0~8)时测定机械痛阈(MPT)。于B时测定痛阈后处死,取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ELISA法检测脊髓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SA组比较,CA组和CM组MPT降低,脊髓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计数增多,脊髓TNF-α和IL-1β的含量升高;与CA组比较,CM组MPT升高,脊髓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计数减少,脊髓TNF—α和IL—1β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减轻大鼠胫骨癌痛的机制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有关。
申文岳冬梅柳娇陈立平徐幼苗陈晏胡学铭
关键词:甲氨蝶呤小神经胶质细胞骨肿瘤
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及髓核溶解术组,每组42例。经皮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行腰间盘切除术,髓核溶解术组行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治疗优良率;分析两组典型病例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V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但经皮椎间孔镜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在术后3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时间点均大于髓核溶解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7,t=6.67,t=4.68,t=2.06;P<0.05)。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经皮椎间孔镜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髓核溶解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7,x^2=4.94;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但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短期内效果更优。
董蕊徐幼苗张志利杨旭李丽梅王维彬
关键词:髓核溶解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辅助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辅助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6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及氨基末端激酶(JNK)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及血清IL-4、IL-10、MAPK、ERK及JNK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IL-2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叩刺拔罐合中药方剂辅助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降低远期复发率,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MAPK信号通路有关。
徐幼苗董蕊杨旭李丽梅刘悦张志利
关键词:叩刺拔罐带状疱疹神经痛
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手术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CT引导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4,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个阶段的疼痛评分标准(VA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6,P<0.05),观察组患者各个阶段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健康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t=2.950,t=2.469,t=2.938,t=2.706,t=6.552,t=2.753,t=3.545;P<0.05);两组患者的入睡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入睡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1,t=2.887,t=2.754,t=4.086,t=4.921,t=4.742;P<0.05);两组患者的头晕、嗜睡以及乏力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手术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中效果显著。
徐幼苗刘悦张志利刘晓东赵健鑫刘婷婷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微创介入超声引导
用于定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受损神经的定位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定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受损神经的定位支架,属于医用支架领域,包括定位支架主体,所述定位支架主体的前端侧外表面设置有网状铜线,所述网状铜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基线,所述定位支架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便捷...
徐幼苗刘婷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