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滔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肝癌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囊肿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检测
  • 1篇星状细胞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占位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不适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彭滔
  • 6篇郑启昌
  • 5篇熊俊
  • 5篇李俊
  • 4篇李民
  • 2篇郭瑜
  • 2篇胡青钢
  • 2篇杨斌
  • 2篇刘小卫
  • 1篇夏耘
  • 1篇柯文波
  • 1篇吴泽华
  • 1篇唐本忠
  • 1篇陈斯杰
  • 1篇张磊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囊肿一例
2011年
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发热、头痛、咳嗽1周”入院。既往2000年因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查体: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中部可见约7cm手术瘢痕,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10.68×10^9/L,TBIL17.5μmol/L,DBIL9.0μmol/L,ALT44U/L,AST20U/L,AFP5.1μg/L,CAl9-943.8U/mL。肝脏/胆囊CT增强提示:肝门部囊性占位,大小约7.3cm×4.0cm,
彭滔李民李俊郑启昌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囊肿迷走上腹部不适手术瘢痕囊性占位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肝星状细胞间质上皮转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对肝星状细胞(HSCs)间质上皮转化的作用。方法用人重组TGF-β1 及其中和抗体孵育原代人肝星状细胞48h,以Western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间质标记Vimentin、desmin和上皮标记CK18及白蛋白(Albumin)的表达,并分析其迁移能力和形态变化。结果TGF-β1 可显著下调肝星状细胞表达Vimentin和desmin,而使其表达CK18及Albumin,同时其迁移能力显著下降(3083±629,P〈0.05),细胞形态由星芒状向铺路石样转化。在同时接受TGF-β1 中和抗体孵育的肝星状细胞中,上述标记表达,迁移力(9250±1146,p〉0.05)和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TGF-β1 可显著诱导肝星状细胞向肝上皮细胞转化,提示其可能是肝细胞重要再生来源之一。
李俊郭瑜彭滔刘小卫郑启昌熊俊
关键词:TGF-Β1肝星状细胞
营养剥夺通过诱导自噬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明确营养剥夺促进肝癌细胞侵袭的机制。方法以Hank’s平衡盐缓冲液对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细胞进行营养剥夺培养,同时构建转染针对自噬基因Atg3的siRNA(siRNA-Atg3),观察营养剥夺在Atg3基因沉默前后对肝癌细胞自噬活性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分析自噬活性与侵袭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平衡盐缓冲液较对照完全培养液能明显诱导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内自噬体形成[(93±5)vs.(40±6)/高倍视野,P<0.05;(83±4)vs.(36±4)/高倍视野,P<0.05]及LC3蛋白的表型转换,抑制P62蛋白表达,同时显著增加HepG2和BEL7402细胞的侵袭数[(60 875±1 051)vs.(15 812±515),P<0.05;(59 750±1 571)vs.(15 500±645),P<0.05]。转染siRNA-Atg3可沉默细胞Atg3表达并显著对抗营养剥夺诱导的LC3蛋白表型转换和P62蛋白表达下调,HepG2和BEL7402肝癌细胞的侵袭数较未转染细胞也明显减少[(17 438±427)vs.(59 875±520),P<0.05;(17 250±408)vs.(59 500±540),P<0.05]。结论自噬可能是营养剥夺条件下促进肝癌细胞侵袭性增加的主要机制。
李俊杨斌郭瑜郑启昌彭滔柯文波张磊熊俊
关键词:肝癌细胞自噬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四苯基乙烯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及细胞毒性检测
2011年
目的应用四苯基乙烯(TPE)进行细胞成像并检测其对细胞的毒性。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PE对人宫颈癌细胞和原代人乳腺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成像,观察染色部位和荧光强度,并检测不同浓度的TPE对细胞的活性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在紫外光激发下,TPE完全溶解时不发光,而固态时发出蓝色荧光。TPE选择性作用于细胞质,随着TPE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并且TPE对细胞的活性和凋亡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TPE可以作为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在其基础上可以合成具有细胞器或者细胞内分子特异性的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民陈斯杰夏耘熊俊彭滔吴泽华唐本忠郑启昌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细胞成像细胞毒性
腹腔镜术后Trocar部位疝七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Trocar部位疝发生的原因、分型、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7例腹腔镜术后发生的迟发型Trocar部位切口疝均采用Sublay术式修补切口疝。结果术后1例并发皮下少量积液,1例术后疼痛,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尚无复发病例。结论Tro-car部位疝的发生是多因素的,需手术修补治疗,预防Trocar部位疝的有效方法是除了术后控制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外还应将切口全层缝合。
彭滔李民李俊熊俊胡青钢郑启昌
关键词:切口疝腹腔镜并发症
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附118例报道)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8例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肝叶切除术,B组行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处理肝创面,对比术后肝功能、近期并发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B组术后第1、4天的丙氨酸转氨酶均高于A组的(t=10.614,P=0.000和t=9.993,P=0.000);两组术后总胆红素和白蛋白(均P〉0.05)以及近期并发症(X^2=0.008,P:0.9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1年复发率高于B组(36.36%比15.87%,X^2=6.503,P=0.011),1年生存率低于B组(76.36%比90.48%,X^2=4.239,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降低1年复发率和提高1年生存率,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李民郑启昌刘小卫彭滔杨斌李俊胡青钢熊俊
关键词:肝切除术微波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