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韬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突触
  • 4篇突触核蛋白
  • 4篇核蛋白
  • 4篇Α-突触核蛋...
  • 3篇单胺
  • 3篇单胺类
  • 3篇单胺类神经递...
  • 3篇递质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神经递质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血清
  • 2篇线粒体
  • 2篇脑组织
  • 2篇结构域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韬
  • 6篇杨慧
  • 6篇赵焕英
  • 5篇范春香
  • 5篇刘琦
  • 3篇赵春礼
  • 2篇段春礼
  • 2篇隋雷鸣
  • 1篇崔韬
  • 1篇谷利
  • 1篇夏和桃
  • 1篇吴波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及脑组织中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培养细胞上清、脐带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后细胞及上清、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左旋多巴(L-DOP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柯(DOPAC)、多巴胺(DA)、5-羟吲哚乙酸...
赵焕英隋雷鸣范春香刘琦张韬杨慧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高效液相色谱
文献传递
血清及脑组织中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培养细胞上清、脐带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后细胞及上清、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左旋多巴(L-DOP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柯(DOPAC)、多巴胺(DA)、5-羟吲哚乙...
赵焕英隋雷鸣范春香刘琦张韬杨慧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生物样本中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被引量:25
2009年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左旋多巴(L-DOP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柯(DOPAC)、多巴胺(DA)、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及5-羟色胺(5-HT)8种递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使8种物质在25min于单一流动相、单流速、单通道检测器情况下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采用ESAMD-150色谱柱(150mm×3.2mm,3μm),流动相为50mmol/L柠檬酸、50mmol/L无水乙酸钠、0.5mmol/L1-庚烷磺酸钠、0.5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mmol/L三乙胺,pH3.5,在甲醇浓度为5%~10%,流速0.3~0.5mL/min,柱温为30℃时,都能使8种物质很好分离,其中在甲醇浓度8%,流速0.4mL/min,检测到前5种物质线性范围为0.005~10nmol/L;后3种0.001~10nmol/L,8种物质相关系数在0.994~0.999之间,检出限在pmol/L水平;回收率在80.3%~102.1%之间,相对偏差在1.4%~4.8%之间。且对样本处理和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
赵焕英段春礼范春香刘琦张韬杨慧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
在MN9D细胞α-synuclein N、NAC、C端结构域与线粒体关系的研究
张韬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INK1和α-突触核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来鉴定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INK1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两种蛋白在MN9D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将α-synuclein基因插入pGEX-4T-1载体,经DNA测序证明形成GST融合蛋白,经大肠杆菌BL-2l表达纯化后,与MN9D细胞裂解液共孵育,检测PINK1与α-synuclein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应用MN9D细胞的内源性PINK1与α-synuclein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两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MN9D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蛋白的细胞内分布及共定位状态。结果:利用GST-α-synuclein融合蛋白捕获及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到特异的PINK1条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到两者存在部分共定位。结论PINK1和α-synuclein在体外和细胞内均可发生相互作用并在MN9D细胞中存在共定位关系。
范春香崔韬谷利张韬刘琦赵焕英赵春礼杨慧
关键词:PINK1Α-SYNUCLEIN蛋白质相互作用共定位
成年人麻痹性屈膝畸形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1998年
作者从1988~1995年8月共收治了164例,完成治疗计划术后随访18个月以上者96例。临床资料本组男55例,女41例。年龄18~47岁,平均28.2岁。左下肢40例,右下肢49例,双下肢7例,共103条腿,术前屈膝畸形10°~90°,平均38.6...
秦泗河夏和桃张韬
关键词:屈膝畸形麻痹性成人外科手术
α-突触核蛋白磷酸化参与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129位点磷酸化修饰是否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内α-SYN过表达情况,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野生型α-SYN(WT/α-SYN)及129位点磷酸化α-SYN(S129D/α-SYN)过表达后α-SYN在细胞内聚集情况,应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观察WT/α-SYN及S129D/α-SYN对MN9D的细胞毒性,从而明确S129D/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WT/α-SYN及S129D/α-SYN在MN9D细胞内均过表达(P<0.01)。WT/α-SYN过表达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未见明显的α-SYN聚集;S129D/α-SYN过表达组细胞内可观察到明显的α-SYN聚集体,同WT/α-SYN组相比细胞活力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129位点丝氨酸的磷酸化修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WT/α-SYN过表达所引起的细胞毒性。
刘琦段春礼吴波范春香张韬赵焕英赵春礼杨慧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神经元保护多巴胺神经元
α-突触核蛋白各结构域与MN9D细胞线粒体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各结构域与MN9D细胞线粒体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获得α-synuclein/1~65(N),α-synuclein/61~95(A)及α-synuclein/96~140(C)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LNCX2,经测序正确后以脂质体转染PT-67细胞,挑取单克隆并扩增,收集上清感染MN9D细胞,分别用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蛋白表达,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测蛋白与线粒体共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状态及线粒体膜电位状态。结果成功构建了pLNCX2/N、pLNCX2/NAC及pLNCX2/C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获得了可稳定表达α-synuclein各基因片段的MN9D细胞株。通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可见α-synuclein/N端与线粒体存在共定位关系;α-synuclein/NAC主要在核内聚集表达;α-synuclein/C端在胞质和胞核内均有表达。JC1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过表达α-synuclein/N实验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α-synuclein的N端可能定位于线粒体,并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α-synuclein/NAC虽具有疏水性但却能穿过核膜,聚集在核仁周围;α-synuclein的C端定位于胞质和核内可能参与多种细胞功能。
张韬赵焕英赵春礼杨慧
关键词:线粒体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