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组织
  • 5篇纤维化
  • 5篇肝纤维化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血清
  • 2篇炎症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干扰素
  • 2篇肝炎患者
  • 2篇Γ-干扰素
  • 2篇HBCAG
  • 2篇层粘蛋白
  • 1篇胆固醇
  • 1篇毒性肝炎

机构

  • 11篇淮安市第四人...

作者

  • 11篇张菁
  • 5篇刘兴祥
  • 3篇张志清
  • 3篇丁琦
  • 2篇李桂珍
  • 2篇张明侠
  • 2篇杨汉青
  • 1篇王惠菊
  • 1篇李晶
  • 1篇梅秀珍
  • 1篇徐云芳
  • 1篇董翠英

传媒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谷茂林张菁李桂珍刘兴祥
关键词: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脂蛋白胆固醇肝病
肝组织HBsAg及HBcAg的三种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效果比较
2010年
目的在EliVisionTMPlus二步法、ABC、SP三种常用免疫组化方法中,探索最适合标记肝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的方法。方法肝穿标本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及切片等处理后,用EliVi-sionTMPlus二步法、ABC及SP法标记HBsAg、HBcAg,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SP法标记肝组织中HBsAg、HBcAg的效果最好,ABC法次之,EliVisionTMPlus二步法效果不理想。结论对需要鉴别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疾病及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首选SP免疫组化标记方法来标记肝组织中的HBsAg、HBcAg。
张菁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免疫组化
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Ⅳ、PⅢNP含量与病理改变对比观察被引量:6
2001年
张志清胡丽佳张菁刘兴祥梅秀珍
关键词:肝炎肝纤维化血清LN
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学、B超图像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丁琦张菁王惠菊
关键词:肝纤维化层粘蛋白肝组织学B超检查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及一氧化氮含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一氧化氮(NO)含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免疫法分别检测7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急性肝炎及29例正常人血清中sIL-2R和NO的含量,并作肝组织活检。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两者的含量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及正常人,且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越高,其含量也越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炎症活动度与sIL-2R和NO密切相关。结论:CHB患者免疫机能低下,sIL-2R及NO均参与炎症活动的过程,并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刘兴祥张菁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一氧化氮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γ-干扰素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2002年
重组γ-干扰素(IFN-γ)经动物实验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临床血清学观察也初步证明IFN-γ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我院应用IFN-γ治疗肝纤维化30例患者,以肝活检病理指标为主评价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张明侠胡丽佳张菁杨汉青丁蔚茅丁琦
关键词:抗肝纤维化Γ-干扰素血清学指标层粘蛋白肝功能变化肝星状细胞
血清中SIL-2R、NO的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度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和NO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呈相关性。方法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免疫法分别检测7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急性肝炎及29例正常人血清中SIL-2R和NO的含量,并作肝组织活检。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越高,血清中NO和SIL-2R含量也越高,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G与SIL-2R、NO密切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机能低下,NO和SIL-2R均参与炎症活动的过程.并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
刘兴祥张菁董翠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一氧化氮
丙型肝炎患者HCV-RNA含量与其肝组织损害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与体内病毒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肝穿刺活检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 ,应用定量PCR检测患者体内的HCV -RNA ,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3 与G1,G4与G1、G2 之间 ,纤维化程度S3 与S1,S4与S1、S2 之间 ,血清HCV -RN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
张志清张菁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组织损害肝损害
重组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1例,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慢性肝炎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接受重组-干扰素注射,对照组不使用重组-干扰素。-干扰素治疗方案:肌肉注射每日1次1 Mu×1个月,再隔日1次1Mu×5个月,并在治疗前后行肝组织学、血清学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在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改善及血清学检查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
李晶张菁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与肝组织HBcAg及炎症分级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HBeAg与肝组织HBcAg及炎症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CHB肝穿刺患者,按血清HBV DNA水平,分为A组(<3 log10 IU/ml)45例,B组(3~6 log10 IU/ml)138例,C组(>6 log10 IU/ml)67例.按HBeAg阴阳性不同分为阳性组142例,阴性组108例.分别与肝组织中HBcAg水平、肝组织炎症分级进行比较,分析彼此的相关性,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及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HBV DNA不同水平与肝组织HBcAg免疫组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5,P=0.001);与肝组织炎症分级(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75),两者之间也无相关性(r=0.04,P=0.325).HBeAg阳性和阴性分组与肝组织中HBc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6,P=0.001);与肝组织炎症分级(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43,P=0 065),两者之间也无相关性(r=0.06,P=0.415).结论 CHB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更能反映出肝内HBV复制状态,患者血清中测不出病毒标志物时,可以考虑肝穿刺以观察肝组织中HBcAg表达来判断HBV复制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刘兴祥李桂珍徐云芳张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