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

作品数:69 被引量:219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方剂
  • 24篇配伍
  • 16篇方剂学
  • 11篇教学
  • 10篇中医
  • 8篇抑郁
  • 8篇抑郁症
  • 6篇配伍规律
  • 6篇人参
  • 6篇教学改革
  • 5篇方剂学教学
  • 4篇失眠
  • 4篇失眠症
  • 4篇宋明理学
  • 4篇理学
  • 4篇辨证
  • 3篇药理
  • 3篇中药
  • 3篇教育
  • 3篇经方

机构

  • 55篇云南中医学院
  • 23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69篇张胜
  • 48篇秦竹
  • 40篇熊洪艳
  • 30篇马凤丽
  • 7篇徐薇
  • 6篇吴施国
  • 6篇周滢
  • 5篇孙艳红
  • 5篇熊红艳
  • 4篇谭圣琰
  • 4篇李生茂
  • 3篇李启勇
  • 3篇戴翥
  • 3篇邓中甲
  • 3篇吴志明
  • 2篇谭睿
  • 2篇严石林
  • 2篇夏丽
  • 2篇陈为
  • 2篇于宏波

传媒

  • 11篇云南中医学院...
  • 7篇中医药信息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成都医药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痤疮治疗方剂的历史及现状浅析被引量:4
2006年
孙艳红秦竹张胜吴志明夏丽熊洪艳
关键词:痤疮
甘麦大枣汤在抑郁症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12
2011年
收集现代医家治疗抑郁症方剂310首,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甘麦大枣汤的方剂有46首,占所有抑郁症用方的14.84%;补虚药、安神药、理气药是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的常用配伍药物。
熊洪艳秦竹张胜马凤丽
关键词:抑郁症方剂甘麦大枣汤配伍
诊病辨证的核心是辨识病机被引量:6
2009年
文章认为中医诊病辨证的基本元素是症状体征,辨证不能单纯以症状体征的有无或权重的多少对号入座地方式进行判断。指出症状体征具有多重属性,只有通过辨证思维,分析深蕴于内的病机变化,做出鉴别诊断,才能减少诊断失误,提出诊病辨证应以辨识病机为核心。
严石林于宏波刘锋张胜赵琼陈为李炜弘
关键词:辨证
方剂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及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熊洪艳秦竹张胜马凤丽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中医教育
甘麦大枣汤在抑郁症治疗中的运用
收集现代医家治疗抑郁症方剂310首,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甘麦大枣汤的方剂有46首,占所有抑郁症用方的14.84%;补虚药、安神药、理气药是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的常用配伍药物。
熊洪艳秦竹张胜马凤丽
关键词:抑郁症方剂学甘麦大枣汤配伍规律
文献传递
法象药理学的利与弊被引量:6
2009年
法象药理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法象药理学对古代医家深入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新方的创制起到推动作用,用于解决临证问题有一定指导作用,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天人相应"的思想。但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把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混为一谈,简单、机械的说理方式和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沦入了形而上学。法象药理学的影响直到今天仍很巨大,我们应对其给以正确评价。
张胜秦竹熊洪艳马凤丽
关键词:宋明理学格物穷理
葛根与人参配伍探析被引量:5
2009年
葛根与人参相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药对。本文通过研究历代文献,归纳出葛根与人参配伍可用于脾胃气虚、外感、热病、消渴、痘疹、中风偏瘫、痹证、痿证等多种病证的治疗,并分析了葛根与人参在其中所发挥的配伍机理。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对中药复方配伍的认识,为我们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张胜秦竹熊洪艳马凤丽
关键词:人参配伍
讨论式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5
2008年
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方剂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在方剂学教学中开展讨论课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教师在方剂学讨论课前应精心设计,在讨论课中教师又应注意引导实施,鼓励人人参与,指导学生正确对待讨论,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作简要的笔记,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控制讨论的进行,不吝惜对学生由衷地赞赏和表扬,澄清学生模糊的或错误的概念,保证讨论集中于主题,及时制止讨论偏题,并做好总结性发言。
张胜秦竹熊洪艳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方剂
宋明理学知行观对中药理论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儒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相互影响,宋明理学家的知行观对当时乃至后世中药学理论的发展亦产生深远的影响。正确、全面认识宋明理学与中医药理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宏观的社会学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医药学理论框架的构建,同时还有助于理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脉络,溯本求源,古为今用。
张胜秦竹熊洪艳马凤丽
关键词:宋明理学知行观中药
无忧汤在陈士铎《辨证录》中治疗心身情志疾病经验举隅
本文总结清代医家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应用无忧汤治疗情志及心身疾病的经验,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思路.通过对《辩证录》中有关无忧汤治疗情志疾病的文献整理。发现其主要应用在不寐、健忘、呆病、怔忡、郁证等疾病中有相关论述,据此认...
吴礼龙张胜秦竹
关键词:情志疾病心身疾病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