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翘楚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4篇三阴
  • 4篇三阴乳腺癌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3篇肿瘤
  • 2篇电融合
  • 2篇增殖
  • 2篇融合疫苗
  • 2篇乳腺癌肝转移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增殖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张翘楚
  • 9篇刘瑞磊
  • 8篇黄勇
  • 7篇姜华
  • 6篇张鹏
  • 5篇刘宇
  • 5篇李玺
  • 5篇汤谧
  • 3篇黄泽楠
  • 2篇许尔蛟
  • 2篇张艳玲
  • 1篇吴珏堃
  • 1篇王佳妮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阴乳腺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利用细胞电融合技术制备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全抗原肿瘤疫苗,观察其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利用电融合技术,将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疫苗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融合疫苗的表型鉴定;ELISA试剂盒检测IL-12、IFN-γ的分泌情况;CCK-8试剂盒测定融合疫苗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效应。结果成功分离培养DC,其表面高表达DC的分子标记CD83、CD11c、CD86、HLA-DR;融合疫苗形态不规则,其表面共同表达DC和三阴乳腺癌的标记分子;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比对照组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结论电融合技术成功诱导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全抗原融合疫苗体外实验可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
张鹏刘瑞磊姜华刘宇张翘楚黄勇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电融合融合疫苗
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六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对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6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4岁;肝转移灶均为单发;肿瘤直径1.5~4.5 cm,中位直径2.5 cm;治疗前6~30个月曾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接受过化疗。肝内转移灶均经超声、CT 和 MRI 检查证实,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行 RFA 治疗。RFA 治疗后1周,根据患者既往化疗方案结合肝转移情况行个体化化疗。RFA 治疗后1个月复查增强 CT 或 MRI 明确病灶坏死情况。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 RFA 治疗疗效;根据患者存活和肿瘤复发情况,绘制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6例患者肝转移灶经过第1次 RFA 治疗后,病灶完全坏死5例、不完全坏死1例。1例不完全坏死病灶再次行RFA。随访期间肿瘤局部复发1例,全部患者存活,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8个月。结论 RFA 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张鹏许尔蛟黄勇张艳玲汤谧张翘楚刘瑞磊
关键词:肝转移消融技术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人源性荷三阴乳腺癌NOD/SCID小鼠模型建立及其免疫应答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具有人免疫学特征的NOD/SCID小鼠模型,并观察其对三阴乳腺癌的免疫应答。方法筛选无免疫渗漏NOD/SCID小鼠24只,分成4组,免疫重建组提前3 d腹腔注射250 mg/kg环磷酰胺(CTX),后经腹腔注射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单纯免疫组只注射CTX及PBMC;单纯荷瘤组只接种MDA-MB-231;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定期观察各组小鼠生物学及免疫学特征。结果免疫荷瘤组成瘤潜伏期(10~12 d)较单纯荷瘤组(8~10 d)延长,肿瘤生长速度减缓,第5周末肿瘤体积分别为1244.82±792.82 mm3和4308.77 mm3(P〈0.01),生存率提高(P〈0.01)。接受免疫重建的小鼠外周血人Ig G于第2周即可测到,并逐渐上升,较未接受免疫重建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中CD3+细胞比例于第2周逐渐下降,但于第9周仍可测到。第9周小鼠脾脏细胞中CD3+T细胞比例高达55.3%(免疫荷瘤组)及52.7%(单纯荷瘤组)。免疫荷瘤组小鼠脾指数9.64 mg/g明显高于单纯免疫组3.82±0.31 mg/g及空白对照组1.51±0.14 mg/g。结论成功构建稳定的具有人免疫学特征的NOD/SCID小鼠模型,并观察到其对三阴乳腺癌产生免疫应答,可为三阴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张翘楚李玺刘瑞磊姜华黄泽楠刘宇汤谧黄勇
关键词:免疫重建NOD/SCID小鼠三阴乳腺癌
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5 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6 岁,中位年龄49 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射频消融+ 化疗组(消融组,9 例)和手术+ 化疗组( 手术组,6 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围手术期观察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和 Log-rank 检验.结果 消融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5) min,明显短于手术组的(151±27) min(t=-18.69,P〈0.05).消融组无术中输血情况,手术组术中输血3 例.手术组肿瘤清除率为100%,消融组可获得与手术组-致的肿瘤清除率.消融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2)d,明显短于手术组的(11±5)d(t=-3.70,P〈0.05).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明显低于手术组的5/6(P=0.02).消融组和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23 个月.消融组1、2、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9%、66.7%、22.2%,手术组分别为82.3%、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05).结论 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可获得与手术切除治疗相同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刘瑞磊张鹏张艳玲许尔蛟汤谧张翘楚李玺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肝切除术
SIAH2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SIAH2蛋白在肝细胞癌(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Bel-7404,分别将空载体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及SIAH2 siRNA转染至人肝癌细胞Bel-7404中,将转染后细胞分为control-siRNA组和SIAH2-siRNA组。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对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SIAH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噻唑蓝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两组细胞迁移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两组细胞侵袭情况。两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ontrol-siRNA组和SIAH2-siRNA组的SIAH2蛋白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1±0.02、0.33±0.01。与control-siRNA组相比,SIAH2-siRNA组的SIAH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t=-4.629,P<0.05),增殖速度亦明显下降。control-siRNA组的细胞迁移率为(45.3±0.4)%,SIAH2-siRNA组为(14.3±0.4)%,SIAH2-siRNA组明显低于control-siRNA组(t=-3.689,P<0.05)。control-siRNA组的穿膜细胞数为(563±10)个,SIAH2-siRNA组为(122±7)个,SIAH2-siRNA组明显少于control-siRNA组(t=-3.428,P<0.05)。结论 SIAH2蛋白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从而加速肿瘤的发生、发展。
刘瑞磊王佳妮张鹏张翘楚李玺姜华黄勇
关键词:细胞增殖肿瘤侵润转染
乳腺癌假体术后防勒固定绷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乳腺癌假体术后防勒固定绷带,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表面设有替换绑带芯,所述替换绑带芯的四个端脚均固定设有硬性卡接块,四个所述硬性卡接块的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对应槽,所述绑带表面的四个端脚均设有橡胶固定板,所...
王文娟李媛媛张翘楚王建丰
三阴乳腺癌疫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免疫效应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全抗原肿瘤疫苗,观察其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方法:从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利用电融合技术,将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疫苗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融合疫苗的表型鉴定;用CCK-8试剂盒测定融合疫苗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结果:成功分离培养DC,其表面高表达DC的分子标记CD11c、CD86、HLA-DR;融合疫苗的形态不规则,其表面共同表达DC和三阴乳腺癌的标记分子;T淋巴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结论:电融合技术成功诱导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全抗原融合疫苗体外实验可显著增强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
张鹏姜华刘瑞磊刘宇张翘楚黄勇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电融合融合疫苗
保留单侧腺体上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Graves′病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改良后保留单侧腺体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式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两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改良后保留单侧腺体上极术式(Ⅰ组59例)和传统的保留双侧甲状腺背侧组织术式(Ⅱ组54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初次手术时间基本相同,但Ⅰ组患者的失血量、二次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Ⅱ组。此外,Ⅰ组无术后血肿,Ⅱ组出现3例(5.56%)术后血肿。Ⅰ组2例(3.39%)和Ⅱ组4例(7.40%)出现短暂的低钙血症。【结论】在失血量、二次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保留单侧腺体上极的术式比保留双侧甲状腺背侧组织术式效果更好。
张翘楚刘宇姜华刘瑞磊李玺黄泽楠吴珏堃黄勇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
楔形真皮瓣塑形矫正乳头内陷21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Ⅱ、Ⅲ型乳头内陷合并近乳晕区包块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对21例Ⅱ、Ⅲ型乳头内陷合并近乳晕区包块患者行包块切除术的同时行楔形真皮瓣乳头内陷矫正术。根据乳腺包块位置与乳头连线方向设计一个以乳晕侧为蒂的去表皮楔形真皮瓣,包块切除后皮瓣卷起内翻旋转固定于乳头基部以支撑乳头,并作荷包缝合塑形乳头颈部防止乳头回缩。结果用该矫正术治疗21例、21个乳头,术后乳头血运良好,外形满意。随诊6个月,感觉、勃起正常,瘢痕不明显。其中2例Ⅲ型乳头内陷术后出现轻度回缩,但比术前明显改善,患者未要求二次修复。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有效,同时解决了乳腺包块、乳头内陷,以及乳头内陷引发包块再发的隐患,针对乳头内陷合并乳腺包块人群值得推广。
张翘楚刘瑞磊李玺姜华黄泽楠刘宇汤谧黄勇
关键词:乳头乳头内陷
Runx2-树突状细胞基因疫苗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杀伤三阴乳腺癌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Runx2基因在乳腺癌中分布及Runx2-树突状细胞(DC)疫苗能否在体外诱导产生针对三阴乳腺癌的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方法】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Runx2在三阴乳腺癌、非三阴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中表达;提取健康人外周血并分离DC,流式检测DC表面标志;制备Runx2过表达慢病毒,转染DC并分为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荧光显微镜、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转染效率;将各组转染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IL-12、IFN-γ的分泌量,MTT检测疫苗对三阴乳腺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PCR结果示Runx2在MDA-MB-231、MCF7及MCF10A中ΔCT值分别为10.37±0.61、11.86±0.59、12.97±0.06(P<0.05),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显示MDA-MB-231中Runx2蛋白呈强阳性,在MCF7及MCF10A中仅为弱阳性;本研究制备Runx2慢病毒在转染DC后可以表达丰富绿色荧光,证实Runx2基因成功转导入成熟DC中。转染组与T细胞共培养后分泌IL-12、IFN-γ量(pg/m L)分别为170.33±5.03、517.15±5.88,而阴性对照组的分泌量仅为72.30±3.05、171.57±1.37(P<0.05),同时转染组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三阴乳腺癌杀伤率(%)为60.02±3.51,较对照组(25.57±3.64)增强(P<0.05)。【结论】Runx2可能为三阴乳腺癌治疗新靶点,并能成功转导Runx2至DC中制备Runx2-DC疫苗,增强DC对三阴乳腺癌的靶向性,从而高效诱导该疫苗在体外对三阴乳腺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汤谧张翘楚张鹏刘瑞磊姜华黄勇
关键词:RUNX2三阴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