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元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油藏
  • 7篇内源微生物
  • 7篇驱油
  • 6篇内源微生物驱...
  • 6篇微生物驱
  • 6篇微生物驱油
  • 6篇采油
  • 5篇聚合物驱
  • 5篇聚合物驱后
  • 5篇聚合物驱后油...
  • 5篇激活剂
  • 4篇微生物
  • 3篇原油
  • 3篇降解
  • 3篇采收率
  • 2篇油污染
  • 2篇生物采油
  • 2篇石油污染
  • 2篇石油污染物
  • 2篇提高采收率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16篇张继元
  • 8篇乐建君
  • 7篇侯兆伟
  • 5篇柏璐璐
  • 4篇王蕊
  • 4篇王颖
  • 4篇伍晓林
  • 4篇王艳玲
  • 3篇陈星宏
  • 2篇窦绪谋
  • 2篇郭盟华
  • 2篇石梅
  • 2篇李蔚
  • 2篇陆会民
  • 2篇王志瑶
  • 1篇吴国鹏
  • 1篇李星
  • 1篇杨振宇
  • 1篇金锐
  • 1篇刘晓波

传媒

  • 2篇中外能源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芽孢杆菌L-510生物降解原油的特性及现场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利用芽孢杆菌L-510对原油进行生物降解,经室内特性分析实验表明,经芽孢杆菌L-510处理后,原油中轻组分范围变宽,非烃组分含量平均增加2.09%,沥青质含量平均下降1.29%;原油含蜡量平均降幅为17.6%,胶质含量平均降幅为26.5%;原油的流动性得到改善,粘温曲线初始表观粘度与处理前相比降幅达50%。用该菌在葡北油田进行微生物吞吐现场试验,生产井经该菌处理4个月后,有效井达到80%,产液量增幅43.8%,产油量增幅51.4%。该菌株可广泛应用于采油工程领域,特别是微生物强化采油领域。
姚建华乐建君迟双会张继元
关键词:芽孢杆菌生物降解微生物采油
大庆油藏本源微生物生态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调查了大庆油田本源菌的分布状态 ,进行了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的研究。实验表明 ,水驱后和聚合物驱后的油藏中生长着好氧性烃氧化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石油烃降解菌、腐生菌、铁细菌、发酵菌、硫细菌、产乙酸盐菌、产甲烷菌、糖蜜菌、反硝化菌等 11种本源微生物。同时 ,水驱后的油藏中总菌数比聚合物驱后的油藏高 2个数量级 ,本源微生物之间的生长具有相关性 ,存在协同代谢作用 ,而且油藏经多年注水开发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微生物菌群 ,适合采用激活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
石梅王志瑶陈宗运金锐张继元
关键词:本源微生物油藏好氧菌微生物采油
一种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的激活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的激活剂。激活剂的配方为:玉米浆干粉0.1~1.5%,硝酸钠0~0.5%,磷酸氢二铵0~0.3%和酵母粉0~0.1%,其余为水。所述激活剂通过至少一口注水井注入,被激活后的...
乐建君张继元柏璐璐陈星宏白文广侯兆伟李蔚伍晓林庞彦明王凤兰程杰成
文献传递
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研究与试验被引量:7
2015年
我国大多数陆上主力油田已进入"双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采阶段。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的石油采收率,本研究发现了一种促进油藏内源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高效激活剂,且该激活剂已通过室内产气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及岩心电镜观察和454(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激活剂在高压容器中静置培养60 d后产气增压达到2 MPa,用量0.35 PV,浓度为1.8%(W/W)的激活剂溶液在聚合物驱后的天然岩心上石油采收率可再提高3%,并在电镜观察到岩心内部激活的内源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现场于2011年12月在萨南南二区东块的1注4采井组开展了试验,监测到4口有效生产井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δ13C(PDB)含量产生明显变化,与萨南南二区东块对照试验区产油量增幅35.9%,含水稳定在94%,在3年半期间阶段累计增油5 957 t,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乐建君柏璐璐王蕊郭盟华张继元侯兆伟伍晓林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激活剂聚合物驱后油藏性能评价
一种采油微生物降解原油过程控制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一种微生物降解原油过程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生长和原油降解的影响确定所用的表活剂种类、浓度、用量等参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油污染物降解剂,包括采油菌和确定的表活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对石油...
侯兆伟陆会民王颖窦绪谋张继元陈星宏王艳玲
文献传递
聚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体系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聚驱后油藏如何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难题,开发了一种用于促进油藏内源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高效激活体系。室内通过物理模拟驱油试验、产气试验、岩心电镜观察试验对该激活体系激活聚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生长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将其应用于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的一个试验井组。结果表明,该激活体系能够激活聚驱油层注入污水中的内源微生物,使其在岩心中大量生长繁殖,原油采收率在聚合物驱后基础上可以再提高3%以上;产气试验中激活体系能够激活注入水中的内源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的生物气,使密闭容器压力呈阶段性升高;现场注入激活体系后,聚合物驱后油藏中有明显的产气增压效果,实现阶段累计增油3068.1t,含水率下降2.2%,为化学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张继元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
聚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2017年
针对聚驱后油藏如何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在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的聚驱后区块开展了两轮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研究,两轮激活体系总用量15611m^3,保护剂总用量5808m^3,总段塞体积为0.0785PV。试验结果表明,激活体系能够定向激活聚驱后油藏中的微生物;激活后的内源微生物产生大量的生物气,其中CO_2和CH_4含量变化存在交替增减,CO_2和CH_4的δ^(13)C(PDB)碳同位素含量变化范围在-54.5‰^-45.2‰和6.4‰~13.3‰之间波动;在两轮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过程中,试验区注入压力升幅均在1.5MPa以上,其中第二轮保持在13~14MPa很长一段时间,为提高产量、延长增产期提供了有利条件。试验期间阶段累计产油20524t,扣除后续水驱自然递减及停产影响以外,阶段累计增油6243t,提高采收率3.9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聚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张继元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生物气提高采收率
超小微生物在低渗透油田增产现场试验研究
本文介绍了利用超小微生物在大庆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低渗透油层三类不同油藏开展的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情况。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大小控制在0.5μm以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一群微生物进...
乐建君韩培慧张继元柏璐璐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油田开采油田增产细菌采油
文献传递
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被引量:34
2014年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对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南二区东部聚合物驱后典型油藏开展了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通过优选由玉米浆干粉、硝酸钠和磷酸氢二铵构成激活剂,与保护剂聚合物交替注入,并运用分子生态学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内源微生物激活前后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利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油藏中有明显的产气增压效果;油藏驱动压力的动态变化及代谢产物气体组分CH_4和CO_2的δ^(13)C同位素含量波动,验证了激活剂的加入促使油藏内源微生物微氧和无氧代谢交替进行;产出液的各项生化监测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激活后优势菌群为Pseudomonas、Thauera和Arcobacter,且丰度增高;试验区阶段累计增油3 068.13t,含水率下降2.2%,驱油增产效果明显。该试验的成功实施证明了聚合物驱后油藏采用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的工艺方法是可行的,并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乐建君刘芳张继元柏璐璐王蕊刘晓波侯兆伟伍晓林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油藏激活剂内源微生物菌群结构
微生物减氧空气泡沫复合驱油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发泡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为大庆炼化生产的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为1900×10^(4),用减氧后的废弃菌液配制泡沫体系进行一系列室内评价和减氧空气泡沫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耗氧菌减氧速率与气液比成反比,气液比越大减氧速率越慢,在气液比为4∶1时24h可以使空气减氧到含氧量为10%的安全线以下,为矿场注采的安全生产运行提供保障;通过气泡悬滴弛豫震荡法,测定耗氧之后菌液的气液界面黏弹性,结果表明微生物菌液气液界面黏弹性强,可增强泡沫体系的稳定性,提高发泡表面活性剂半衰期一倍以上;驱油实验表明,用菌液配制的泡沫体系相比于单独二元泡沫体系,在非均质岩心条件下菌液泡沫体系能够多提高采收率5%,使体系对原油的乳化性能增强,不仅能够达到较好的泡沫驱油效果,而且还能大幅度降低气源成本。
王艳玲李星王颖张继元吴国鹏
关键词:微生物泡沫驱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