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富

作品数:23 被引量:402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农用
  • 7篇农用地
  • 5篇土壤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3篇典型区
  • 3篇土地利用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省域
  • 2篇农业
  • 2篇农用地土壤
  • 2篇资源质量
  • 2篇污染
  • 2篇耕地
  • 1篇地价
  • 1篇地域分异
  • 1篇优化配置
  • 1篇宅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22篇南京大学
  • 4篇江苏省地产发...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市国土资...
  • 1篇铜山县国土资...

作者

  • 22篇张红富
  • 20篇周生路
  • 16篇吴绍华
  • 10篇任奎
  • 7篇廖富强
  • 4篇顾芗
  • 3篇李志
  • 3篇李莉
  • 2篇吕蕾
  • 2篇赵其国
  • 2篇郑群英
  • 2篇王晓瑞
  • 1篇冯昌中
  • 1篇姚鑫
  • 1篇吴巍
  • 1篇曹伟
  • 1篇杨得志
  • 1篇皮啸菲
  • 1篇耿召
  • 1篇郑光辉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理科学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分等样地的江苏典型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在江苏农用地分等东台、六合-八卦洲、宜兴、昆山4个典型区样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软件Sufer8.0,通过Kriging插值研究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1)东台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安全水平,六合-八卦洲有一定的污染,但总体尚好,宜兴则面临更高程度的污染危险,而昆山部分已经达到轻度污染,这种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形式及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性;2)4个典型区内部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具有各自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应的形成因素;3)通过在分等标准样地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分析,能够较好地揭示不同类型地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状况,从而为农用地环境质量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等提供参考。
周生路廖富强吴绍华任奎张红富李志
关键词:农用地环境质量重金属污染
基于GWR模型的南京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及其边际价格作用研究被引量:57
2009年
研究目的:以南京市为例,探索城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及其边际作用空间变化性及各因素边际作用大小空间分布状况,为城市土地科学管理提供帮助。研究方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结果:(1)地铁站点、商业网点、水景观、绿地公园对住宅地均价的边际影响能力的空间变化性强,高等学校、医院等其他因素边际作用的空间变化性较弱;(2)容积率住宅地价边际增值能力高于其他因素,各因素在具体不同地块上边际作用能力高低不同。研究结论:GWR模型可以改进传统空间回归方法,可对城市地价影响因素边际价格作用空间变化性进行良好的估计;住宅土地价格对快速交通、商服条件及自然景观因素较为敏感,反映主城区人们对住宅便捷性及休憩性呈强偏好;容积率边际增值能力空间变化弱与土地的住宅性用途有关,但容积率始终是边际增值能力最高的因素;GIS良好的输出图像可视化技术能够指导相关部门调控具体地块的主要规划因素,促进城市土地科学管理。
李志周生路张红富姚鑫吴巍
关键词:住宅地价
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补充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采用GIS支持的空间图形分析和两维图论聚类等方法,对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进行了研究,揭示该省耕地后备资源的质量潜力区域分异明显,其中农地整理类潜力苏北>苏中>苏南,而其他三类(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则苏南>苏中>苏北;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根据地域潜力相似性等建立了全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组合序列,为该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优先开发区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亚坤周生路张红富吴绍华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8
2011年
为了研究江苏省农用地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分析了2000年和2006年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和总产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人为影响因素和气象因素对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由南往北不断减少的格局,这个格局2006年与2000年相比没有发生改变,但是,随着近年表现出苏北和苏中粮食单产增加大于苏南的趋势,苏南地区的粮食单产优势在渐渐消失,苏中地区成为江苏省粮食单产的另一个高值区,局部地区接近苏南的单产水平。2000年粮食总产分布表现为高值区多中心的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苏中和苏北地区,但到2006年后粮食总产高值区在苏北和苏中连片,其他地方的高值区消失。从论文分析结果来看,人为影响因素和降水变化是江苏省近年农用地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生产格局的时空变化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其结论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张红富周生路吴绍华郑光辉花盛李莉
关键词:农用地粮食生产
江苏省农用地质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本文从农用地资源的质量出发,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景观生态学等方法,对江苏省农用地资源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从江苏省农用地资源自然质量、利用质量、经济质量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农业区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多样性、均匀度、集中度、优势度等分布特点来看,不同农业区的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分异明显,表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两个方向上的递变规律。文章最后探讨了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主要受到地带性因素以及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因素如大地貌单元等要素的控制,同时还受到人类活动如区位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干扰,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分异显著。农用地资源质量的空间分布与组合格局是不同层次、多因素综合作用和相互嵌套、相互影响的结果,这对进一步研究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红富周生路吴绍华廖富强任奎吕蕾
关键词:影响因素
广东省不同典型区耕地产能利用潜力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在广东省农用地三个层次产能核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五个典型区农用地产能理论利用潜力(远景产能潜力)和可实现利用潜力(近期产能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结合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根据各农用地分等参评因子的因子距和相关分析,分析了各典型区近期农用地产能提升的关键方向。结果表明:广东省粤北和潮汕地区农用地利用强度最高,农用地产能潜力较小,未来产能提升空间较低,尤其是潮汕平原区,有的地方已经基本用尽潜力。雷州半岛、粤西南、粤中南地区产能潜力较高,未来产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雷州半岛地区产能提升主要靠提高灌溉保证率;粤西南和粤中南提升的主要方向均是农田基础设施整治,提高灌溉保证率,同时改善土壤pH和提高土壤肥力分别是粤西南区和粤中南区的另一个产能提升的重要方向;粤北主要靠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有机质含量、改善田面坡度来提升产能;潮汕平原区农用地产能提升潜力较低,可通过对沿海土壤盐渍化的改善提升部分农用地产能。
王秋香张红富胡智毅孙伟杰王振毅赵其国
基于可持续度的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被引量:31
2008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对于落实规划、强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可持续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对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采用可持续度量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②上一轮规划实施至今,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呈上升趋势,处于中度可持续状态,但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方面,规划实施仍不可持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规划着眼解决的3个难题:"生存与发展问题"、"刚性与弹性问题"、"静态与动态问题",以及完善规划的若干措施和建议,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
任奎周生路廖富强吕蕾吴绍华张红富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经济发展梯度影响下的江苏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格局被引量:14
2008年
根据江苏省农用地22个标准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应用TWINSPAN分类、CCA排序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格局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特征具有明显的沿经济发展梯度(苏南-苏中-苏北)的递减格局。空间位置、人类活动强度、土壤理化性质是控制梯度分布格局重要的环境因素,通过变量分离,空间变量解释的部分占21.5%,人为活动变量解释部分占17.9%,理化性质变量解释部分占17.5%,三组变量总解释量占56.9%,不能解释部分占43.1%。人类活动与空间位置因素一起可以综合反映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梯度,其占了总解释量的69.2%,经济发展梯度对农用地重金属元素含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吴绍华周生路张红富赵其国
关键词:TWINSPAN分类CCA排序重金属
长江三角洲典型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采集不同年代被覆盖,且性质可比的土壤为载体,运用空间转换时间法,重建长三角宜兴市1950~2006年期间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Cu、Ni、Pb、Zn4元素含量和土壤重金属累积水平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As元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Cd元素含量呈明显累积;Co和Cr元素含量则稳定波动。(2)各指标与重金属含量和累积水平有较高的关联度,且排序稳定。重金属含量的主要经济影响因素为总人口、农村化肥施用量和总播种面积,而与总货运量、农村工业产值和总产值的关联度较小;对重金属累积水平的影响,农村化肥施用量、总人口和粮食总产量最为重要。
徐明星周生路王晓瑞吴绍华曹伟张红富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长江三角洲
江苏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该文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地统计学分析、景观生态学、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农业区农用地资源质量结构差异和区域分异明显,表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两个方向上的递变规律。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上,省域尺度主要受到地带性因素及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因素如大地貌单元等要素的控制;农业区尺度主要受到局部自然条件如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耕层厚度等因素的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主导因素有所差异;人类活动的扰动进一步影响了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分布格局,使其更加复杂和多变。
任奎周生路张红富吴绍华郑群英
关键词:农用地资源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