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唐宋诗之争中的“温柔敦厚”说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从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宗唐诗话和宗宋诗话对唐诗、宋诗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审美观照,就唐诗、宋诗的审美情趣和风格特征的差异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发表了许多不乏深刻和独到的诗学见解,既丰富了我国诗歌艺术的理论宝库,又促使了诗歌批评的不断深入、完善。
- 饶毅张红
- 关键词:唐宋诗
- 王维诗歌对《桃花源记》的接受及范式建构
- 2019年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建构了中国式“理想国”,亦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桃源”主题,后世仿作、拟作不计其数。王维在“桃源”接受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他继承、发扬了“桃源”主题,并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结构范式。
- 张红申斯琦
- 关键词:陶渊明范式建构
- 藤原惺窝《文章达德纲领》的文学思想及其杜诗观被引量:1
- 2018年
- 藤原惺窝作为日本朱子学的开创者,对江户时代的儒学与汉文学有着深远影响。《文章达德纲领》是其纲领性诗文论著,著作由摘录汇编宋、元、明时代理学家与文章家语录而成,体例谨严、选取精当,以此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考察、分析《文章达德纲领》的材料和体例,可以见出惺窝文学思想之主旨与倾向,杜诗在江户时期独尊地位的形成也可由此得一初步了解。
- 张红
- 关键词:文学思想
- 追踪飘忽的“文学性”——读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被引量:2
- 2010年
- 文学性是文学的"活的灵魂",如何从实际作品中捕捉和把握它始终是一个问题。在"重写文学史"呼声四起的今天,此一问题更显突出。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日本学者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在此一方面所作的探索,颇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 杨合林张红
- 关键词:中唐文学
- 清代朴学家的诗话创作
- 2003年
- 清代学术对诗学影响深远而广泛,因为清代是学不废文,文不废学,学术与文学相互融通的时代,学者参与诗话创作蔚为风气,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学者型诗话家群体,大量质量上乘、学术价值较高的学者诗话流行于世。考察朴学家的诗话创作,可以揭示清代学术对诗话的繁荣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 张红
- 关键词:朴学诗话近代化
- 林鹅峰的诗学思想被引量:1
- 2019年
- 林鹅峰为日本江户初期著名理学家,诗学上继承并发展了其父林罗山的思想,对于当时及后世诗坛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主张以经为本,诗文为从,表现了较为浓厚的理学色彩。另一方面,从他一生求学、治学、讲学的实际经历及教育实践中,更多表现为"经诗兼修"的倾向,对于诗文颇为重视,这为江户中叶的诗学大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林鹅峰对于唐宋诗有兼取的融通态度,对李、杜、苏、黄皆有推重与取法,而以杜甫为其诗学之理想境界。这些观念体现了五山诗学向江户诗学转关的过渡性特点。
- 张红
- 关键词:理学诗学唐宋诗
- 刘壎诗学思想初探被引量:2
- 2006年
- 元代诗学主潮为"举世宗唐",江西诗论家却是其中颇为特殊的一支,他们上承江西统系,探索唐、宋诗之渊承,成为"宗唐得古"思潮下较温和的"折衷唐宋"派,刘壎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刘壎的诗学思想有两大关键:一是"折衷唐宋",二是以"四层次"论诗,其诗学思想受陆九渊心学影响颇深。
- 张红饶毅
- 关键词:诗学宗唐得古
- 方回的杜诗观及其诗学体系之建构被引量:4
- 2006年
- 方回作为江西诗派最后的中坚,其带有总结性的诗论在诗学史上颇具典型意义。方回的诗学思想是以杜甫研究为轴心展开的,通过对杜诗的解读,意在寻求一条融贯唐宋的通道,从而为江西诗派乃至宋诗谋求“正统”地位。
- 张红
- 关键词:方回江西诗派诗论
- 对外汉语教学中Seminar模式的运用研究——以面向留学生的文学类教学为例被引量:10
- 2018年
- 面向留学生的文学类教学,既不同于中国大学生的文学类教学,也不同于留学生的语言类教学。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局限性较大,亟待改进。将当今世界流行的Seminar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建构"双讲—讨论式"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文学感悟力和文化理解力,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 张红
- 关键词:SEMINAR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学
- 王维的“终南山”:兼论盛唐山水诗的转型被引量:3
- 2018年
- 王维创作了一系列终南山诗歌,其中不少篇章体现了王维乃至盛唐山水诗的最高成就。全面考察《诗经》、汉赋、六朝诗歌中歌咏终南山的篇章,以此为基础,对王维的终南山诗从意象、意境及创作思维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和解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山水诗产生、发展及嬗变的轨迹,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其典范意义。盛唐诗人将不涉理路、排除知性干扰的纯自然山水诗创作发挥到了极致,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极具艺术精神的思维方式与审美理想。
- 张红
- 关键词:山水诗盛唐